俞晓军
竺岳兵,“唐诗之路”的发现者,首倡者。他半路出家从事学术研究,在年近50岁的时候提前退休,称要“躲到地球的某一个地方研究某一个人”,这个人就是李白。竺岳兵在年轻时从事过各种类型的工作,如当兵、乡村代课教师,修建运输毛竹的公路,创办企业,管理过风景旅游等。在修建公路中,他发现了以李白为代表的许多唐代诗人写新昌、嵊县(今嵊州)、绍兴的诗,他通过实地走访加上科学的论证,发现了古代水道,古人行船之路。由此深入研究,挖掘出了这条淹没千年的“唐诗之路”。在研究唐诗之路的过程中,竺岳兵更深入地研究了李白,并数次组织关于李白的国际国内研讨会,有力推动了关于李白的研究。
01
缘起:竺岳兵为何要研究李白
1935年,竺岳兵出生在浙江省新昌县黄泽乡白杨树湾(今新昌县羽林街道白杨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这个寻常的山村,以前曾有许多高大挺拔的白杨树,当地村民至今仍喜欢称之为“白杨树湾”。竺岳兵的大哥竺岳卿年长他20岁,读过几年私塾,粗知文史,爱唱诗词,是他的启蒙老师。到了五岁的时候,竺岳兵就能背诵《唐诗三百首》了,大人已教他看《说岳全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等古典小说了。所以当生活艰辛只能喝粥汤之际,年少的竺岳兵就能随口吟出“欲折月中桂,持为寒者薪”这样的诗句。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在经历了多种工作之后,竺岳兵年近五旬,一种“老无所成”的威胁感在他心里油然而生。尽管他被人认为多才多艺,音乐、美术、吟诗、设计等均可手到拿来,但他自己认识到这是浪费精力。转而又认识到自己所具有的综合优势,结合当时他在搞山区交通建设期间了解到的新昌至华顶水道有关的唐诗,竺岳兵重新给自己定位:研究李白,研究唐诗,研究剡溪这条旅游线。于是他提前退休从事学术研究工作,结果他不单研究了李白,还提出并将“唐诗之路”的研究推向了学术的高境。
是什么力量吸引竺岳兵如此钟情李白?这与他当时从事的工作有关,与他的学术追求有关,更与他的个性气度有关。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国家商业部每年拨一批资金用来开发山区公路,竺岳兵来到新昌县土产公司负责建设运输毛竹公路的工作。那时正是“文革”时期,但他在这十年中,负责或参与修建的公路有十多条,几乎每年有公路完成交国家验收。由于平时他好读古书,尤其是积累了一些诗词,在工作中,他敏锐地发现与新昌至华顶峰水道有关的唐诗较多,进而他想这水道可能是古代著名的水上旅游线。在这条旅游线上首先引起竺岳兵注意并加以研究的诗人是李白。1984年和1987年,竺岳兵先后撰成《李白行踪考异》和《李白“东涉溟海”行迹考》两篇论文,都是基于有大量的实地考察调研的。譬如在《李白“东涉溟海”行迹考》一文中论证今新昌兰沿至天台慈圣一段水路在古代是可以通舟这一点时,有如此陈述:“在一九六O年前,当地人货往来,主要依靠那种用几根毛竹或几根木头连结成排的、当地称之为簰(即筏)的工具。由此水路运输,从沿溪而居的二十五个自然村、六千九百人当中,有四百余人从事这种运输业,可见其繁忙的程度,所以当地有簰工工会组织。以位于水路中段的白竹为界,兰沿至白竹,可长年运输货物。白竹至慈圣,雨季通簰,故白竹地方设有货物中转站。”在这陈述的前后,又列举了《东山卬志略》、《万历·新昌县志》、宋《剡录》等史籍中记载的许多舟楫沃江(即剡溪,今称新昌江)的诗,紧接着有列举李白后来对青年时期畅游剡溪的追忆的诗句,佐证其论点。
竺岳兵十分景慕李白,常以李白笔下的大鹏自比。“大鹏一飞九万里”,“陶然见,洒毛千里是鲲鹏”这些诗句都出自他平日所写诗文,这既是对李白的倾慕,也是竺岳兵自身的追求和写照。在他撰写的《<梦游天姥吟留别>诗旨新解》中写到“景慕者与被景慕者,必有许多相似之处……谢(灵运)与李(白)有以下几点相似……这种种相似凝集到一点,是气质上的相似……李白当被抑身不用、排挤出京的时候,他需要一种类似大鹏那样压倒一切的形象,来支撑他那颗高昂的头颅。于是一个势拔五岳诸山的天姥山形象,和一个‘倔强于朝廷’的谢灵运形象便结合在一起,浮现在他的心中,喷泻于他的笔端。”① 李白对谢灵运的景慕之情,可谓弥襟。同理,竺岳兵与李白,也都是腰里有傲骨。李“戏万乘如僚友,视俦列草芥”、“目无开元天子”,竺考美院名列第七,但最终落榜,当别人劝他明年再考,他却说:“‘天生我材必有用’,我怎么能戚戚于一时之得失呢!”于是昂首面对现实,转而去读公路交通学校了。概而言之,竺岳兵与李白,气息相同,气度相近,都有很强的人格魅力。至于李白为何偏爱浙东,“佳景殊胜固然是一个原因,但更重要的,是这里有着深厚的,具有不可替代的文化积淀,吸引着他们。”包括李白在内的唐代诗人来浙东的重要原因,“是追慕魏晋遗风与汉及先秦文化,乃至史前传说”。②笔者总览竺岳兵作品和手稿,发现他涉及面广,上及远古,目环宇宙,正因为他有开阔的视野,历史的眼光,凝为喷发的一点,这一点就是唐诗之路。所以竺岳兵研究李白、研究唐诗之路绝非偶然,是他对历史使命的担当。
02
竺岳兵研究李白成果和方法
(一)从细节的考证入手
竺岳兵是从研究李白开始研究唐诗之路的, 1983年6月,竺岳兵偶然买到郁贤皓先生著的《李白丛考》,便反复仔细研究其考证的方法。到1984年底,竺岳兵绘制了李白一生的《李白游踪图》,在这个基础上,写出了约3万字的《李白行踪考异》,向学术界提出了李白“移家东鲁”说辨疑、李白“移家东鲁”行踪考异、“会稽愚妇”指谁、李白初入剡中年代考和一条古代著名水上旅游线(即李白“东涉溟海”行迹考)这样李白研究中的五个问题,很快得到了学术界的赞许。唐诗研究专家孙望教授称论文“解决了许多过去没有解决的问题”。李白研究专家郁贤皓教授来信说:“五个问题,讲得都很有道理,非常精彩。尤其是末了一章,令人耳目一新。”吴熊和教授说:论文“为李白青壮年时勾勒出了清晰的轮廓,开辟了新的研究道路。”当时在苏州的日本早稻田大学文学院院长松浦友久教授,读了他的论文后,专程赶来新昌与他研讨与李白有关的学术问题。后来这五个问题,分别发表在《唐代文学研究》、《中国李白研究》学刊上,为证明李白多次到过今新昌、嵊县提供了有力证据。
位于今浙江省新昌县境内的天姥山,自谢灵运《登临海峤初发强中作》一诗以来,有许多文人墨客慕名往游。尤其是李白,他多次入剡,均与“天姥”有关。早在1994年,竺岳兵就完成了一篇颇具说服力的《〈梦游天姥吟留别〉诗旨新解》论文,提出此诗的主旨是挣脱樊笼,争取自由。诗人以天姥山作为题材的原因在于仰慕它的气势和对于能自由山水间的谢灵运的钦羡。并指出“越人”即指谢灵运。文章一发表,好评如潮。郁贤皓教授信中说:“大作拜读后大有耳目一新之感,诗中‘连天横’气势视为不屈事权贵的形象比喻,从而使全诗的主题完全统一,富有启发性,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中文系莫砺锋教授说“大作对于万口传诵的名篇做到这步决非易事。其中有些论点,如谓‘越人’指谢灵运,很有说服力。说排挤李白者为李林甫,也很合理。如此论证,提出确据,为李白研究之一大突破也!”松浦友久教授也来信说:“大作给这首《梦游天姥吟留别》名作的注解史别开生面,通过古典诗歌题材论的意象结构观点,得出很多新颖见解;特别是以‘越人’看作‘谢灵运’这一点,说服力极大,令人信服!
竺岳兵的论文虽然是以解决问题为最初目的,但其成效绝非只是解决了某个或某些学术问题。朱熹说:“某寻常看文字都曾疑来。”胡适则倡导“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发现问题是学术研究向前发展的第一步,是学术思维的最初动因。竺岳兵正是在这个方面表现出过人之处,他发表的《“南陵”考辨》、《此心郁怅谁能论——李白安徽五松山诗诗旨新解》等论文都以李白行踪和精神为研究对象,都是在这种心态下写出来的。竺岳兵还特别关注李白人格力量的现实意义。《“此心郁怅谁能论”——李白安徽五松山诗诗旨初探》《从李白五松山诗看李白时代精神》《李白<与南陵常赞府游五松山>是首政治诗》等论文都对李白作品既剖玄析微,又宏观瞰视,从而窥见“李白在逆境中仍不改变自己济世报国之志”,“比文学史上任何人都更有资格被称为政治诗人、社会诗人”之实质①。另有《论李白人格力量的现实意义》,更是直抒胸臆:“李白人格力量是与国家命运紧紧地结合在一起的,是在社会和他的经历变化中展现出来的,尤其是当理想受到挫折、人格受到污辱和在社会发生重大变化时,展现得最为鲜明。我们看到他在实现理想受挫的时侯,他的意志反而更加亢奋激昂。”
《天姥山研究》是竺岳兵研究天姥山的力作,傅璇琮评议这是竺岳兵详细论述了“在1999年‘李白与天姥’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提出并得到学术界普遍认可的‘天姥即王母’的研究成果”,是在“鸟瞰式地审视天姥山和与之有关地区的历史人文地理,大大扩展了视野”,“构成了本书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②在他组织的13次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中,李白和天姥山占了重头戏。1999、2006、2008、2018年四次直接以李白、以天姥山为研讨主题。其中1999年的研讨会有十个国家两个地区120名学者参加。2000年春节前夕,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病,使竺岳兵元气大伤。但他并未因此而放弃初衷。由他担任主编的《李白与天姥国际会议专辑》,当年十月由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甚至在养病期间,他撰写《李白与天姥》剧本,时为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博士后朱玉麒看了该书后认为:“不是对李白、剡溪情有独钟并兼具文学才情者,断不能写出如此佳作,恰您是在病中完成这样一部反映浙东风情和李白生平的大作,其创作热情实在令人感佩。”
(二)提出多学科交叉研究的方法
竺岳兵搞研究工作,视野十分宏阔。拿李白研究而言,他不但能够准确把握其在整个中国文学史的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追溯其思想的文化基因,甚至追溯到史前时期,从宏观上来审视李白的宇宙观、生命观。竺岳兵多篇论文论及任公子钓鳌这一典故,任公子钓鳌典出庄子,在中国思想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李白也自称“钓鳌客”,以任公子自比,寄托自己豪放的胸襟与远大的抱负。在《李白“东涉溟海”行迹考》一文中,竺指出:“我们今天讨论李白‘东涉溟海’行迹的意义,并不单单在于研究李白的本身,它的意义还在于使我们能够较准确地了解其他古代诗人的作品。”因为有了《李白行踪考异》《李白“东涉溟海”行迹考》《李白三上天姥考》《李白“移家东鲁”考》等论文的基础,竺岳兵撰成《剡溪——“唐诗之路》一论文,1991年,他在中国首届唐宋诗词国际学术讨论会上宣读,得到了与会学者的一致好评。在该论文中写道:“唐代诗人来浙东的重要原因,是追慕魏晋遗风与汉及先秦文化,乃至史前传说。由此我们得到这样一个结论:唐诗就像斑斓可爱的‘迭层石’,细细观察,可以见到长期沉积起来的各种藻类的遗迹那样,与浙东悠久文化有着整体性的渊源关系。”这也是对“唐诗之路”三要素中的“文化的继承性”这一点具体阐述后的结论。该文在具体阐述这一点时,作者首先讲到了汉前文化对唐代诗人的吸引,而汉前文化重点论述的又是“南岩与严光”,“南岩在剡溪岸边,进新昌县西北境内……距今7000年前,浙江沿海发生了几次叫卷转虫式的海侵,把浙东的海岸线推进到了三山的山麓,迫使原始居民迁移到各处……(钓巨鳌的寓言)因具有怀抱壮志、锲而不舍的内涵而被后人传颂不衰,后世以‘钓’为雅之风,实由此起。”①这是对作者自己设问的“为什么唐代诗人偏爱剡溪”有理有据的回答。该论文的第一、二部分对“唐诗之路”的另外两个要素(范围的确定性和形态的多样性)作了阐述,“内容详赡,脉胳分明,足见您对剡溪一带地理环境、历史文物等十分熟悉,甚佩。”所以读竺岳兵的著作论文就像欣赏壮阔的大片,既有宏大的场景,又有细节的特写,既有纲目的梳理,又辟理的分析,此为一例。
不断有人好奇,从事李白研究、唐诗研究的学者专家何其之多,唐诗之路研究首倡者的桂冠何以恰恰落到竺岳兵头上。笔者认为,这既是基于他开阔的视野和历史的眼光,又是因为他能穷根究底,让研究回归历史现场,把握问题实质,然后提升概括为“唐诗之路”这一中国文学史上的专用名词②。
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是“唐诗之路”上的主题歌。竺岳兵撰有《<梦游天姥吟留别>诗旨新解》,原文载1996年9月《唐代文学研究第六辑》,前文已有论及,又撰成《天姥山得名考辨》,该文引证大量文献典籍,在对“姥”字追本溯源的基础上,以翔实的史料和有力的论据,论述“天姥”一词,最早见于东汉天文学家张衡的《同声歌》;“姥”与“母”同音同义;“天姥”即“西王母”:西王母原是西域侯国国名转义为神话传说中的“西王母”,即后来的“王母”、“王母娘娘”,谢灵运和李白诗中的“天姥”,即在天之姥——“王母”;《后吴录》所云“天姥歌谣”乃指王母唱给周穆王听的“白云歌”。1999年5月,有8个国家2个地区的学者参加的“李白与天姥”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新昌举行。竺岳兵与他所领导的新昌唐诗之路研究社,是这次会议的承办者和组织者之一。他向会议提交了的这篇论文,以“天姥即王母”为观点,受到了与会代表的普遍赞同,被写进了《会议纪要》。郁贤皓教授在会上说:“关于天姥山命名由来的见解甚为深刻,特别是提出天姥谓西王母、天姥岑是专用词,以及‘姥’字字义的转化等等,论据充分,很有说服力……是一篇很有学术价值的好文章。”著名地理学专家陈桥驿教授说:“李白诗中的天姥山,从学术上论证,无疑在越州,这是完全可以肯定的。假如有人强词夺理,说此山不在越州,那就是愚昧无知,就不是学术,是自贻笑柄”。南京师范大学张采民教授还来信说:“大作资料翔实,条分缕析,考证缜密,很有说服力。尤其是第三部分,提出‘天姥’即‘西王母’,证据充分,论证有力,几可成定论矣! ”
(三)搞学术研究也需要同理心
搞学术研究,不寻根究底也罢,一追究则枝节横生,问题迭出,而且往往彼此连锁,要解决此一端,必先搞清彼一端;而要搞清彼一端,就又牵扯到另外一些事上去。单以李白中青年行迹来说,他“移家东鲁”在何年,其原因及其线路怎样,《南陵别儿童入京》之南陵在何处,“会稽愚妇”指的是谁,“东涉溟海”至何处,这些都是与李白有否到过天姥山有关的问题,也是学术界众说纷纭的问题。后人要想在这个领域中有新的创获,诚非易事。对于没有相当毅力的人来说,也许到此就会望而却步,更何况竺岳兵身处山城小县,既无名师指点迷津,搜集资料又十分困难。但竺岳兵却十分意外地发现了在李白生平上还有许多荒地可以开垦。《李白行踪考异》即是回答了上述五个问题,此前文已述。另《此心郁怅谁能论——李白安徽五松山诗诗旨初探》《从李白五松山诗看李白时代精神》等论文,都是从历史地理,历史事件为基础,阐幽发微,来重现历史场景,直指诗人内心。在《<梦游天姥吟留别>诗旨新解》,竺岳兵以“天姥连天向天横”的“横”为突破口,揭示“向天横”的寓意,分析天姥山丰富的文化内涵,归纳出“大鹏的气势就是‘横’的气势”“诗人选取天姥山作为诗的立意题材是当然的事”这结论,提炼出“不肯屈事权贵,挣脱黄金樊笼,洁身自好,争取自由”为该诗诗旨。再如竺在他自己的《“南陵”考辨》一论文中论及各家对李白家的地理方位之讨论,“问题在于我们过去对它们缺乏综合考察,以至说法参差,迄未了彻……这本来已经接触到了“谜底”的边缘,然而……延缓了这个问题的解决,这是很可惜的“。竺岳兵这种严谨的学术研究是对诗人、对历史的高度负责,发现“唐诗之路”,是对其深入研究李白的高度褒奖。陈寅恪说:“所谓真了解者,必神游冥想,与立说之古人,处于同一境界”,“始能批评其学说之是非得失,而无隔阂肤廓之论”。①这确也是竺岳兵的治学信条。
竺岳兵的李白研究,特点明显。有人问竺岳兵:“搞研究工作什么时候最有味道?是论文完成的时候吗?”他的回答是:“不是,是解决问题的过程最有味道!”为了解决问题,竺岳兵对相关资料力求“竭泽而渔”,并且从中敏锐地发现问题,在错综复杂的关系中慢慢理出思绪,最终厘清历史真相,还原本来面目。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是竺岳兵“最有味道”的时候,这个味道,显然不是指“成就感”,而是指解决问题的“乐趣”。这也是他坚持研究的内在动力了。曾任浙江大学日本文化研究所所长王勇教授就来信如此评价竺岳兵的《剡溪——“唐诗之路”》“甚见功力,唐诗研究历代名家辈出,史料发掘殆尽。增一字减一词已属不易,先生能立足地方,倡‘唐诗之路’一说,为学界开一新生面,令人鼓舞,值得敬佩“。竺岳兵视李白为异代知己,他仰慕李白,为李白在其身后受到的不合理评议感到不公。在《论李白人格力量的现实意义》②一文中,有一段直抒胸臆的撰述,为李白鸣不平:
我们实在不应该为了自己的某种目的而不顾诗歌的特性,去咒骂已经死了一千六百多年的、已没有反驳能力的李白;李白在这个时期写的《古风》可以证明他一直心系国家。我们应该把李白放到他那个时代去,投入到满腔爱国热忱,一旦被冷酷的现实强烈压抑的李白心境中去,才会较正确地理解李白的本意,受道箓只不过是渲泄忧愤,就像我们对杜甫的“世事已黄发,残生随白鸥。安危大臣在,不必泪长流”(《去蜀》)这诗句,不能解释为杜甫不关心国家之安危那样。
竺岳兵对学术极为严谨,即使是对自己的不足也毫不留情。《唐诗之路唐诗总集》一书,后来他就认为因地名繁复有差错,故很不满意,恨不得把已流入千万家的《唐诗之路唐诗总集》全都收回来,有人已经买了书想请他签名,他也不愿意。对于非要买这本书的人,他就附上一封《致读者信》:“地名繁复,今古迥异。例如:天台一山,西起关岭,东至舟山,与今新昌、嵊州、宁海、奉化、鄞县均有关系。请读者谨慎,并指出错误,以便再版时修定。谢谢!”竺岳兵写著作论文,绝不拾人牙慧,必有创见与发明。
因为创新,竺岳兵的论著生命力强,能打动人。像绍兴文理学院张炎兴教授曾感慨:“曾经认真读过竺先生的《王维寓家越中考》,那么多的证据,那么多的思考,不知花了竺先生多少时间?”
竺岳兵主张“把书读薄”,一本600页的《魏晋南北朝史纲》(韩国磐著,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先生可以读成一张纸,几次大动乱及其相互关系在纸上可以一目了然。竺岳兵主张“一读多记”,不“无用读书”,尽可能不反复读一本书,意即要高效读书,读以致用。再如,他喜欢把长文打印出来后垂直张挂,便于浏览和剪贴,这在他早年没使用电脑的时候是常用的,后来用电脑了,也时时有用,这也是高效、方便的工作方法。
很多人纳闷的是,竺岳兵半路出家,直到提前退休才从事研究,他到底凭什么占领学术高地的呢?还是方法。竺岳兵曾多次比划着说:“人家在正常走路,而我是走个其他路,就赶过他们了。”这个“其他路”,其实是更活学、更勤奋而已。这与李白的“奋其智能”又何其契合哉!
03
社会科学领域的发现,就相当于自然科学领域的发明,一项发现,足可以名垂青史。竺岳兵在学术上最大的发现就是发现“唐诗之路”,这是找回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一块瑰宝。它在学术史上具有开拓性,意义重大。竺岳兵用他的实际行动启示着我们,人生要有高目标、高定位,要善于整合自己的资源、力量并坚定执着地向目标前行。
首先,竺岳兵给我们的启示是人生要有定位,学术要有高目标,要正确认识自己,认识社会的需要,把自己的长处与社会需要粘合在一起。50岁以前,竺岳兵辗转多个行业,博学洽闻,在建筑、美学、词曲等多种学科领域取得一定成就,古人云“五十而知天命”,他结合自己的特点,将目标锁定在唐代文学研究上,他1991年在中国首届唐宋诗词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发表的《剡溪——“唐诗之路”》论文,引起了学术界及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而他积时最久、用力最勤的,乃李白研究。公开发表的数十篇关于李白的诗旨、行迹等考证论文,篇篇别树新义,刷新了学术界的耳目。他主编的《中国李白研究·李白与天姥国际会议专辑》,在李白研究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其次,竺岳兵启示我们学术研究要重视综合考察,整体着眼。这既包括纵向的以时间为轴的考察,也包括横向的,结合许多史料,打破各学科局限的熔裁。“文学艺术,特别是古典文学艺术的本身,就是各科知识的凝结。倘能把过去积累的东西综合起来,去研究唐诗,或许是一条可行的路。” 这是竺岳兵50岁时重新定位自己的人生时的观点。后来他之所以能提出“唐诗之路”这一概念,也正是因为他在研究李白的过程中整体关照历史、地理与文化等各个相关领域,整合各学科来开展研究所取得的成果。
第三,竺岳兵研究李白所获得的巨大成果还启示我们,从事学术研究一定要执着。竺岳兵对于事业的执着,是达到了忘我的境界的。凡是别人放假的时候,他都视为工作的好时机。在春节去图书馆查阅、做卡片,在自己家理发,都是因为他要投入研究工作,而从生活中挤压时间。他想把时间和精力尽可能地集合在唐诗之路研究上。竺岳兵自号白杨老人,这不但是因为他的老家叫白杨村,更是因为他要像白杨一样朴实、坚强和力求上进。竺岳兵工作经常到下半夜,但次日又凌晨起床,先开电脑,洗脸刷牙,在电脑前吃饭(而且往往是早饭吃迟了就连中饭也省了),中午稍事休息后马上又回到电脑,如此强度,连年轻人也承受不了。用竺岳兵自己的话说:“老而学犹秉烛夜行,歇不下来啊!”他的执着忘我,感染、影响了许多人。
04
竺岳兵研究李白在学界的影响及精神
竺岳兵的创新、执着、忘我、勤奋,他的高眼光,高境界,不仅会嘉惠士林,沾溉后学,而且有其更普遍的意义,会深刻而长远地影响世人。竺岳兵的精神,可称之为竺岳兵精神,即唐诗之路精神。凭着这精神,他“独具慧眼发现了“唐诗之路”,为了唐诗之路的研究与开发事业毫无保留地献出了自己的一切,几十年来在新昌县城永安巷的陋室中埋头研究,奠定了唐诗之路的研究基础,取得了学界公认的研究成果。”①竺岳兵的人生,是丰富多彩的一生,不仅仅是因为他的人生处于中国五千年大变革之时代,他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建立,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以及互联网时代。“蜗牛在它爬行过的路上,尚且留下了一道痕迹。人,又岂能空度一生!”这是竺岳兵的自勉语,他的人生,正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人生华章。
竺岳兵是“唐诗之路”的提出者,倡导者,竺岳兵这个名字已经和“唐诗之路”血肉相连。我们一提到“唐诗之路”,就想到竺岳兵,一想到竺岳兵,就想到“唐诗之路”。从某种意义上说,竺岳兵,就是“唐诗之路”的另一个代名词。由竺岳兵树起的竺岳兵精神,就是唐诗之路精神的灵魂和精髓。一种精神之所以能称其为“精神”,是因为它提供了这个时代及其后世所需要的精神力量,是具有普遍意义的,是能历久弥新的。竺岳兵以“用最少的时间考虑物质生活,用最多的精力研究疑难问题”作为座右铭,他亦以自己的一生践行了这句话。竺岳兵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下,耗尽一生心力财力以支持学术,可以说是“不忘初心”的典型代表。竺岳兵以严谨的学术研究对历史负责,以充分的文史挖掘为现实服务,以拳拳的赤子之心,醉心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也必将深远地影响后世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