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之路 / 诗文吟赏 / 诗歌隐喻与意象
诗歌隐喻与意象
2011-12-10    KK    唐诗之路    点击: 3615

诗歌隐喻与意象

杨伯恒

人对诗歌隐喻的认知是知识智慧的传递,诗歌是情感体验的传播,诗歌于诗人是灵感的迸发,于读者是心灵的交换,运用隐喻不仅促使读者思考,发挥读者想象,并且激起他们的各种情感。诗歌是语言的精华,诗歌是精神灵魂的传承。诗歌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而且还是一种认知现象。诗歌语言技巧注重隐喻的运用,会使用隐喻,发现隐喻并充分运用隐喻。在修辞学中,隐喻是诗歌最常见的修辞手法之一。而在认知语言学中,隐喻是一种主要的认知模式,它帮助诗人用简洁的语言表达其对自然事物和人类本身最原始和最质朴的理解。
   
诗歌隐喻在我们的日常生活、语言、思维以及哲学中无处不在,诗人常常用隐喻来创造美,美化普通的或丑陋的事物,使用隐喻避免诗歌的平淡和单调,使诗歌显得更美、更吸引人。不用隐喻来思考经验和推理是很难想象的。隐喻不是伟大诗人的创新,而是人类正常认知世界的方式,是人类所有思维的特征,普遍存在于全世界的文化和语言之中。隐喻是身体、感知、体验、大脑和心智的产物,隐喻是自动的、无意识的思维模式。许多理性思维运用了隐喻模型,人们在很多场合下能自动地和无意识地获得这些思维隐喻模式,而且一定要利用隐喻进行思维,它是不可避免的,是我们最有用的智力之一,通过隐喻理解经验是人类想象力,需要用感觉现象来表达精神现象,所以就产生了隐喻。
   
我们知道,人类的一切实践行为、精神行为、文化行为都是在特定心智、思维的支配下产生和实现的。既然人类的心智本质上具有隐喻性,那么,隐喻性的认知、思维必然影响人们的实践行为成果无不打上隐喻性的烙印。人们正是凭借隐喻这种心理机制,创造了语言、神话、宗教、艺术乃至科学五大文化形态。从这个意义上说,隐喻就是人类文化生成的基因。如诗歌用语言符号描绘客观世界的声音与形状,记录人的内心感受。比如,溪山掩映斜阳里,楼台影动鸳鸯起。隔岸两三家,出墙红杏花。描写景物不仅勾勒出一幅秀美的图景,而且包容着一个隐喻空间,一任读者通过联想、想象和揣摩去体验和填补,这就形成了一种诱人的魅力。又如;“黄昏”是通过描写景色特点来表示时间,是隐喻。通过秋光秋意的描写来烘托感情。李清照通过秋光秋意的描写来烘托感情。荷叶残败,荷花凋谢,一派肃杀气氛,残荷凄景隐喻时间的流逝。宋代黄裳《演山集》:“携手逸民今在否,杯茶谁与话平生。”喝一杯茶的时间。隐喻时间短暂,有时亦指一杯茶。
   
隐喻在人的日常生活思维和行为中,隐喻无所不在,人们往往参照他们熟知的、有形的、具体的概念来认识、思维、经历对待无形的、难以定义的概念,形成了一个个不同概念相互联系的认知方式,这种认知方式在本质上是隐喻性的。隐喻概念在一定的文化中又形成一个系统的、一致的整体,即隐喻体系,它们在人们认识客观世界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人的概念系统是根据隐喻建构起来的,人的活动是根据隐喻建构起来的,因此语言也是根据隐喻建构起来的”。
   
在诗歌艺术中通过隐喻、象征等语言句式短长错杂,随情而布。音节短促缓急,字句跌宕起伏。在音步、轻重音和长短句上打破了文人诗歌语言呆板、句式缺少变化的局面,给诗歌的句式、华丽的语言句式。诗歌语言句式的特殊主要表现在语序的错综,成分的省略,特殊的语法句等几个方面。其中语序的错综最为常见,包括主语后置、宾语前置、主宾换位、定语挪前、定语挪后、定中换位、状语挪前、状语挪后、连动式部分谓语挪前、兼语式部分谓语挪前。因而也扩展了语言的表达内涵和外延,提高了语言的表达效率。
   
隐喻,表面看来,隐喻只是一种语言现象和文体现象,它是润饰词藻的一种修辞手段,是以言示意的表达方式。深层次看,它是更为广泛和重要的文化现象,不仅能折射出人类诗性智慧的光辉,也能揭示出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哲学睿智;不仅是人类改造世界的桥梁,也是人类认知自身的途径。隐喻具有其内在的思维逻辑,它规范着人类对于世界的感知、理解、体验、想象与把握。在诗歌中,任何转喻都略具隐喻的特征,任何隐喻又都带有转喻的色彩。例如,“桃李得日开,荣华照当年。东风动百物,草木尽欲言”。李白由此感悟人生,联想反思自己功业无成,游仙不果,重蹈古人的覆辙,陷入痛苦之中,不抒不快。于是尽情倾吞,激昂文字,悲歌式的心灵,融汇着千古人所共有的情愫,感发着人意,体验着人生的苦乐。生活的表面现象,尽管充满了诱惑力,更多的是思考留下的忧患。惟有以真以情去善待他人,良知向善才会感觉到,我们的生命原来是活着的。
   
隐喻是诗歌的生命原则,诗歌与隐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诗歌隐喻具有创造性、灵活性、和连贯性等特点。诗歌隐喻的特点决定了其在诗歌中的功能:修辞功能、陌生化功能、构建功能、认知功能和美学功能。根据诗歌语言的表现形式,即声音、排列形式和文字意义,诗歌隐喻分为音喻、形喻和意喻。诗歌隐喻存在于诗歌的任何层面,从标点符号、单词拼写、诗行排列,到整个语篇意义的构成。转喻现象在人的感官上,即在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及触觉方面对人产生的冲击进行分类,使读者对现象产生感性认识。
   
诗歌隐喻的表现形式例如:视觉喻听觉:“风随柳转声皆绿,麦受尘欺色易黄。”(严遂成《满城道中》);听觉喻视觉:“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朱自清《荷塘月色》);嗅觉喻听觉:“佳人抚琴瑟,纤手清且闲。芳气随风结、哀响馥若兰。”(陆游);触觉喻视觉:“寺多红叶烧人眼”(王建);“夏月见红似热。”(李义山);触觉喻听觉:“有时婉软无筋骨,有时顿挫生棱节。急声圆转促不断。”(白居易);众觉联喻、互喻:“月凉梦破鸡声白,枫霁烟醒鸟语红。”(李世熊《剑浦陆发次林守一》)(月光发“白”,“白”为冷色,因“白”而生“凉”;月白而天将破晓,使人感觉鸡叫声也是“白”的;天气晴和,烟消云散,枫林尽染,一片通红,林中鸟声也像被染成了红色。);五官感觉喻“心觉”,“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心觉”:指思想、情感、意志等“内在感官”。隐喻它既是语言的一个法则,又是文学上组合相似事物。因此,有必要将符合语言普遍原则的隐喻与特殊的诗歌(文学)隐喻区别开。语言中的隐喻和诗歌中的隐喻,前者强调物体的主要特征,如桌子的腿;后者是要给一个物体以新的印象,使它沉浸在一种新的气氛中。并把隐喻分为“语言的”隐喻与“审美的”隐喻两类。
   
诗歌语言并不是万能的,由于思维和语言的局限性,人类常常陷入表达的困惑。文学实际上是人生哲理的丰富思考与象征、诗情的执着追求,永远开拓,永远进击,不断地思索人生、感悟、探求人的一切实践行为无不受到隐喻思维的制约影响。因此,隐喻成为理解人类众多文化现象的一把钥匙。隐喻作为认知手段,导致了语言中大量诗歌隐喻性词汇的转化,从而造成了词汇的发展变化。诗歌隐喻理解过程使人们借用现成的方位词汇来描述这些抽象概念,这就形成了语言中大量的隐喻性转化,随着词汇隐喻性的消失,方位词就在抽象概念的运用中沉淀下来,形成新的语义,从而推动了词汇的发展变化。诗歌隐喻是人类创造力的体现,是帮助人们认识新生事物,标志着人类智慧水平的提高。
   
意象是诗歌的主题,诗歌是语言的精华,而意象又是诗歌的灵魂,它是诗人主观情意与客观现实的复合体。诗歌意象是大脑对感觉的复制。眼睛看到一种颜色,大脑就会留下这种颜色的印象。诗歌的目的是要创造意象和构成意境。因此,诗歌有特殊的审美趣味、审美艺术,应超越单纯的训诂文字、诠释词语的范围,主要应该用心灵去捕捉诗歌的意象和境界。
诗歌的意象可分为五大类:即自然界的,如天文,地理,动物,植物等;社会生活的,如战争,游宦,渔猎,婚丧等;人类自身的,如四肢,五官,脏腑,心理等;人的创造物,如建筑,器物,服饰,城市等;人的虚构物,如神仙,鬼怪,灵异,冥界等。自然界意象、社会生活意象、人类自身的意象、人的创造物意象、人的虚构意象。诗歌意象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比喻型意象、象征型意象和描叙型意象。诗歌中的比喻型意象使用较广,主要分为九类论述:即单喻意象、双喻意象、连喻意象、骈喻意象、较喻意象、否喻意象、博喻意象、共喻意象和典故意象。象征型意象往往借助具象表现某种抽象的感情或思想概念。固定型、定向型与不确定型是屈大均诗歌经常使用的三种主要象征型意象。描叙型意象是指直接描写叙述人物、事件与环境等物象形态的意象类型。主要分为两类:即情隐式意象和情显式意象。
   
诗歌意象所涉及的题材极为广泛,诸如神话意象、山水风物、日月星辰以及花草乌兽等无不摄入笔端,或情感激越,或清幽新奇。诗歌创作的过程就是诗人寻找客观事物作为意象、建构意象语言、从而使其主观情感能够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来的过程。意象是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诗人的创作情感,是随着诗人自身的生活经历的改变而发生变化的。
   
诗歌意象依据其功能分为送别意象、思乡意象、伤感意象、情感意象、爱情意象、战争意象以及闲适意象。依据其结构,可以分为复合意象、单一意象和重叠意象。这些分类无助于读者理解诗歌文字意象的本质,且此方面的例证分析不够充分。依据诗歌意象与人类的认知器官的对应关系,可以将其分为视觉意象、味觉意象、触觉意象、听觉意象、动觉意象、嗅觉意象以及通感。这种新的分类更有助于读者理解每种意象的认知特征与语言特征,因而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诗歌意象形象性特征。比如,一首诗歌除了文字直接表达的言表意象之外,若别无更深广渺窅的含蕴意境,就好比醋只给人以酸,盐只给人以咸的感觉,别无更“醇美”之味。只有掌握了意象与意象之间的组合规律,出神入化地对意象进行磨合、拼接,才能使诗句生辉、意境灿烂。例如,李商隐:“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中的“长河”、“晓星”、“碧海”、“青天”等,都是一些具体可感又引人遐思的词语,非常优美;意境的营造,悠远而深邃,情韵绵长。
   
情景交融意境营造形象,一边写景,即景见情。一边写情,即情见景”的意境表现。这是诗词创作中最高的境界。如《孤山听雨》写清晨泛舟西湖,到孤山看葛岭的晨妆美景。作者将清幽不可言说的美景与自己的心情相互映衬,情景交融,构成清新婉曲、细密明丽的意境。
   
我们在平凡的生活、事物中发现诗。一般是借景抒情,借物抒情,借人抒情,借事抒情。着力于营造诗的意境,常用现代派手法。诗词中并不拘泥于个人情事,而是虚笔点染,以精彩的艺术表达营造出绝妙的抒情意境,准确而深刻地表现出一种最普遍最抽象的离愁别恨的情感,具有高度的艺术概括力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撼人心魄。比如王昌龄作:“孤舟微月对枫林,分付鸣筝与客心。可以领略诗人所营造的“孤舟、微月、枫林”的意境;可以领悟弹奏者、倾听者的当时心境以千重万重雨化作泪痕深的复杂情感。张九龄的《望月怀远》说:“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但愿人人年年平安,相隔千里也能共享着美好的时光,表达了作者的祝福和对亲人的思念,表现了作者旷达的态度和乐观的精神。是作者情怀的自然流露。情韵兼胜,境界优美,既有理趣,又有情趣,很耐人寻味,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诗歌讲究意境的营造。物我合一,尔后意境出。对于诗歌而言,意象是取自客观事物表象、蕴含诗人思想感情和人生哲理、用语言文字显现的诗意形象。意象的拼接组合直接影响诗歌意境的生成。诗歌中意境营造与意象的拼接组合分三方面:直接拼合,即并置——在横向的空间里拼接组合意象:间接拼合,即流动——在纵向的时间内拼接组合意象;立体拼合,即叠加——在交错和跨越的时空中拼接组合意象。简单地说,意象是取自客观事物表象、蕴含作家诗人思想感情和人生哲理、用语言文字显现的诗意形象。意象是意中之象,是客观物象经过诗人的感情活动而创造出来的独特形象,是一种富于更多的主观色彩、迥异于生活原态而能为人所感知的具体艺术形象。
   
诗歌意象的审美特性是具体性、精确性、婉约性等特性意味。诗歌以心灵为殿堂,诗歌意象比其它文学体裁更具有浓烈的主观色彩,因此,它是一种具有独特审美心理效应的艺术。好的诗歌呈现出鲜明的意象美,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首先是音乐美,包括节奏美、韵脚美、音调美和声情美。其次是色彩美,诗歌意象克服了直观性、有限性及笼统性的色彩描写,而代之以间接性、丰富性与变化性的色彩描写。诗人通常从选用色词、实物代色、光影映衬、情绪染以及虚空色彩等五个方面表现其诗歌意象的色彩美。动态美,主要通过直接描述式和化静为动式表现其诗歌意象的动态美。最后是含蓄美,诗歌中常用寄托、比兴及典故等表达含蓄的手法。它在语言形式中创造的多侧面的感觉复合型意象,追求意象组合核裂变中生发的无穷审美意味,以适度反自然、反常规的语式表达不同凡响的情感体验,从而使意象获得立体的审美空间。
http://article.hongxiu.com/a/2011-11-24/4097213_2.shtml

关键字: 诗歌 隐喻 意象
相关文章
心中有一轮抒情的月亮 - 2022-09-14 15:17:41 - 点击: 1718
读书必先“识字”,“识字”必从《说文》始 - 2017-10-18 15:14:26 - 点击: 3176
机锋应对妙成诗 - 2013-10-28 15:29:51 - 点击: 2138
鼓板声韵留人间 - 2013-06-05 07:24:48 - 点击: 2370
《浙东唐诗之路长卷》观后 - 2013-05-27 15:06:27 - 点击: 2730
五绝一首 - 2013-01-01 22:06:29 - 点击: 2779
菊花 - 2012-09-08 22:32:04 - 点击: 2475
我在孔子学院唱古诗 - 2012-08-03 05:49:51 - 点击: 2798
李白近体格律论析 - 2012-03-29 09:57:54 - 点击: 3127
李白与汪伦 - 2012-03-29 09:49:22 - 点击: 2404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加入收藏 Email给朋友 打印本文
最新评论 (共有 0 条评论) 发表时间 作者
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内容:
  1.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作品 。
  3.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浙东唐诗之路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4. 网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网站中的任意内容。
  5. 网站内所有的文章版权归原文作者和浙东唐诗之路共同所有,任何人需要转载社区内文章,必须征得原文作者或浙东唐诗之路授权。
  6. 网友提交者发言纯属个人意见,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Copyright ©1991-2015 新昌浙东唐诗之路研究社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
:::浙江绍兴新昌县南明街道永安巷6号 电话:0575-86027224 :::
::: 选用本网站文章和图片,请置名本网,否则为侵权。 :::
::: 备案序号:浙ICP备12033077号-1:::
公安备案号: 33062402000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