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之路 / 学界人物 / 博学笃志,育人为先 ——记教育老前辈尹熙钟先生!
博学笃志,育人为先 ——记教育老前辈尹熙钟先生!
2014-11-16    海棠依旧    唐诗之路    点击: 3879

博学笃志,育人为先  

——记教育老前辈尹熙钟先生!

                            

 

提起尹熙钟先生,嵊州教育界熟识他的人会夸他 “博学笃志,育人为先,是我们嵊州市德高望重的教育老前辈!”                             

不错,熙钟先生从教一生,在不少的人们中传诵着关于他的动人故事,在他的身上蕴含着一个人民教师宝贵的人格魅力!

 

               (一)

熙钟先生是讲究教学真本领的人。开国初,他在阳山中学,是勤工俭学的带头人,也是学校缺什么、他就教什么的“全能老师”。他教过生物、历史、地理、英语等多门科;每教一科,都受学生好评。五十年代,党中央提出 “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各校掀起了办工厂、农场、畜牧场的高潮;可崇仁中学的农场就办不出名堂,连年完不成国家下达的粮食征购任务,受到当地党委、政府的严厉批评。崇仁中学从领导到教师为此而一筹莫展。这时,县府调熙钟先生去崇仁中学担任副校长。

熙钟先生一到崇仁中学,管理教学的同时又主管农场。在农场里,经过深入调查,他提出并实施了办好农场的“三个不同”,即:“依据土地的优劣分配给不同的年级,根据土地的性质种植不同的作物,按照种植的作物实行不同的管理”。于是全校师生大展才能,各个班级大显身手:农场出现了“八仙过海,各竞所能”的局面。他和各班主任又抓住了“五个环节”,即种子选择、土质改良、秧苗栽种、禾苗管理、科学施肥等,亲力亲为,笃实力行。结果,农场呈现蓬勃兴旺的景象,诚如熙钟先生回忆的 “既是农场,看上去绿油油一片;又如公园,各种作物欣欣向荣。”六十年代初,崇仁中学的农场丰收了,连续两年总产量从2万来斤提高到7万多斤,超额完成了国家下达的粮食征购任务,崇仁区委还组织了农村干部去学校田头开现场会,崇仁中学受表扬了,全县(当时新昌、嵊县合并一县)各中小学前去参观取经者纷至沓来。这使全校师生欣喜不已,一再说:“尹校长,真是行家,真有本领!”可熙钟先生意味深长地说:“只是行家,不够,还要实干;没有实干,是行家何用?”

注重实干、带头真做,从此在学校里形成了一种气氛。

                                          

(二)

熙钟先生抓教学,坚持“从教师中来、到教师中去”。他热衷听课,善于在听课中总结教学经验。六十年代,他去听进校不久的青年教师竺洪凡老师的物理课。听了多次后,他很兴奋。他觉得老师讲物理 “条理清晰,重点突出”;“以理领路、形象演示”;他一再肯定竺老师的物理课,“理居先而形象开路,演跟上而概念深刻。”于是,他认为老师的物理教学是 “形象教学”。 熙钟先生的眼睛真亮,真善于发现。竺老师在物理教学中果然结出了硕果,在省市县的比赛中捧回了一个又一个奖杯,在高考中不断刷新高考成绩,竺老师成了崇仁中学不断创造高考成绩的功臣,他先后六次获得了市县的先进。

熙钟先生爱才,首先善于发现人才;一旦发现了,他就抓住不放、全力推广。文革后,熙钟先生在当班主任中发现了青年教师宣培才,在频繁的接触中发现其数学讲得好、文章写得好、连英语也有扎实功底,于是他一再坦诚地说“自己和他比,连做他的学生还不够格;因为宣老师是个出类拔萃的人才”。果不其然,宣老师不久就被绍师专(现在的绍兴文理学院)选去了,后来不仅成了名教授(享受国家的专家津贴),而且担任了绍兴文理学院副院长。

当然,对那些知识基础差又无心教学的老师,熙钟先生的态度有些冷峻,批评也够严肃。要是有心搞好教学而似乎少点表达本领的老师又当别论。有个新教师,讲不好课,好像“茶壶里煮饺子”——有货倒不出。熙钟先生听其课的同时又帮其备课。教他备课要备课本的,也要备学生的;备课本知内容,备学生明效果;教他备课定主次,讲课有详略,熙钟先生说 “详略得当,内容就显山露水了”。这个老师在熙钟先生的点拨、提携中,讲课水平慢慢提高了,最后也成了高级教师……

熙钟先生尊重知识、热爱人才,他一再说“爱才,须要发现 ‘才’,因此而护好才、用好 ‘才’!”这话真的道出了人才观的真谛!           

 

(三)

七十年代末,熙钟先生调入甘霖中学。当时的甘霖中学声名日下,有的老师对甘霖中学已然失去信心熙钟先生走进学校,首先以尊重老师、谦虚谨慎的行动把大家团结起来,集中精力,用心教学。接着和领导成员谈心交底,消除领导之间的相互猜忌,把领导成员逐一拧成一股绳。当时学校正逢生源匮乏,少得连新生组班也成问题。他便与领导成员真诚商量,提出“一、向社会宣讲学校办学新举措、二、向兄弟学校求讨超员新生,三、向新生提出‘一个带一个’的要求”,于是生源不足的困难解决了。在这争取新生的工作中,熙钟先生可是真抓实干的,他依仗与崇仁中学的老关系做了大量工作,向崇仁中学要来了不少的新生。

熙钟先生还常常深入课堂了解教师讲课情况,把肯教、会教的老师树为榜样,对懒教、怠工的教师给以严肃的批评、真诚的帮助……于是,许多教师说他“铁肩担道义”,是个耿介正直、忠诚教育的人。

大凡具有正直之心的人,就具有特殊的威慑力。熙钟先生的刚正、公正,使教师队伍中的正气日升日上。学校出现了追求上课质量、发扬团队精神维护学校纪律、争创优秀成绩的崭新形势。

合力所产生的效果真是不可估量的。在八十年代初,甘霖中学,出了个在全国数学竞赛中荣获金奖的学子;在高考中,又有多个学生考上大学:甘霖中学在教育界声名再起,成了全县“大树不一定长在森林里”的典型!

有人说,“熙钟先生是甘霖中学的功臣!”熙钟先生不同意这种说法。他一再说,他只是做了分内的两件事:一是团结领导,二是尊重老师。他认为,功臣,应该是一心一意奋战在讲台上的老师!                          

(四)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教师的工作环境比较艰难特别是文革期间,被冠上“臭老九”的教师所受到的迫害,更不堪言表;熙钟先生也难免其苦。可是,熙钟先生依然相信党、忠于党、热爱教育事业有人想不明白,熙钟先生忠诚共产党的观念为什么始终不变?其实,了解他的人生,也就不难理解。

熙钟先生亲眼目睹了军阀混战,他知道军阀们争权夺利、疯狂杀伐;他断言“军阀不是好东西”;

熙钟先生在蒋家王朝时期生活过,他了解蒋家王朝结党营私、唯利是图:他深信“蒋家王朝成不了气候”!

熙钟先生在共产党领导下工作,他看到了共产党是想为人民谋福利,于是坚信:“共产党能领导人民走向美好的明天。”

七十年代,熙钟先生就是嵊县政协委员、人大代表,可他说:“入党,是我毕生的愿望!”党对从旧社会过来的知识分子要求入党,似乎得经受“百炼”的考验。熙钟先生并不因此而信念动摇,他乐在考验中。在七十年代后期,领导终于批准了他的入党要求:他光荣地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卓然矣,谱写功德新篇”,熙钟先生从此以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从不看重名誉地位,从不计较金钱待遇,他以更加切实地工作来维护注入他生命里的新生命。

近几年来,我们一群七八十岁的退休老师,从心底里敬重熙钟先生,便不定期地去看望他。老头子们聚在一起,不是回忆过往的“峥嵘岁月”,就是畅谈当前的安定和乐;期间对党内的贪腐也不乏牢骚。可熙钟老师不是,他固然痛恨党内的腐败现象,但是,他坚信,党在自我净化中,会把一切坏蛋清理干净,还共产党干部“清如水、明似镜”的廉洁!他一再说,试想,这种敢于公开自我净化的精神在中国的历史上,哪个朝代有过?试想,在我中华民族数千年文明史上虽也出现过盛世,可有哪一个盛世能与我们今天的太平盛世相比?

大家听了心悦诚服,也因此更加懂得“风物长宜放眼量”的含义了!

 

熙钟先生确实是令人敬仰的,他一生就扑在嵊州教育事业上!

1922年,熙钟先生出生在甘霖镇尹家村的一个农家,八岁丧父,是母亲抚养长大的。三十年代在省立杭州初级中学毕业后考入省立杭州高级中学,是公费生就读的。四十年代,他考入国立英士大学(现在的浙江大学),是公费生,攻读农业经济系。毕业时,学校要留他担任助教,无奈家母病重,他婉言谢绝,回乡在嵊县简易师范致力于师资培养。从此,他就在教育这块领地里躬耕着。他为创办嵊县大学出过大力,他又在阳山中学(现在的长乐中学)、春皋中学(后来的甘霖中学)、崇仁中学等担任过正副校长,中学高级教师。八十年代,他调入嵊州市教研室工作。1984年本应退休,可县府延长熙钟先生工作时间5年退休,到66岁(1988年),熙钟显示才真正休息在家!

如今,熙钟先生93岁了,铜钟色的脸庞,耳聪目明,脑子灵敏,有极强的记忆力;腰杆挺直,走步平稳,每天读书、看报、能够料理自己的日常生活:熙钟先生真乃健康老人也。

2010年,他老人家举办了一次《答谢宴会》,面对满座宾朋,我即兴朗诵了一首《长寿乐》,献给敬爱的师长——熙钟先生

鹤寿松年,庆华诞,

满座高朋欢颜。

开国举步惟艰,

正道直行,风雨向前

注重硬功夫,赋得真诚暖人间。

乃一代优秀,学界传遍。

卓然矣,谱写功德新篇。

 

教坛,几经骚乱,                                          

中流砥柱谁见?

无私不惧风险,

博学笃志,育人为先。

竭忠又尽力,热忱携手青年。                               

引多少后辈,勇攀峰巅。                      

看今朝,花开桃李满天!            

写于2014.10

关键字: 记 教育老前辈 尹熙钟先生!
相关文章
致哀丨 南京大学资深教授周勋初逝世 - 2024-03-14 15:24:50 - 点击: 42
讣告 - 2019-07-08 18:49:07 - 点击: 2467
余英时:中国学者跟西方调子跳舞,却丢了自己的读书传统 - 2017-06-20 15:18:31 - 点击: 1994
郁贤皓:从读者到作者 ——我与中华书局的历史情缘 | 往事 - 2017-06-13 11:28:46 - 点击: 2016
白也诗无敌 谁解其中味:薛天纬先生《李白诗解》出版 - 2017-06-12 14:22:26 - 点击: 2928
郁贤皓先生的学术研究 - 2017-06-09 11:19:00 - 点击: 2390
蒋寅:一位值得纪念的学者——全椒丘良任先生学述 - 2017-04-27 08:42:19 - 点击: 2264
何止于米,相期以茶 | 恭贺周勋初先生八十八岁寿辰 - 2017-04-11 09:51:52 - 点击: 2930
追忆调老 | 程毅中 傅璇琮 沈玉成 - 2016-11-07 14:08:17 - 点击: 2062
怀念傅璇琮先生 - 2016-11-07 14:06:41 - 点击: 1990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加入收藏 Email给朋友 打印本文
最新评论 (共有 6 条评论) 发表时间 作者
张扬尹熙钟教学精神,看来是我们老一辈的责任。 2015-02-01 09:00:33 海棠依旧
愿尹熙钟先生的精神得到传承。 2014-11-19 13:24:42 海棠依旧
愿尹熙钟先生的精神得到传承。 2014-11-19 13:23:47 海棠依旧
我怀念嵊州曾经的教育辉煌,所以花了不少精力撰写这一文章。 2014-11-18 14:50:58 海棠依旧
嵊州,原来是出省级状元的地方;如今,殿在绍兴的最底部。 2014-11-18 14:49:07 海棠依旧
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内容:
  1.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作品 。
  3.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浙东唐诗之路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4. 网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网站中的任意内容。
  5. 网站内所有的文章版权归原文作者和浙东唐诗之路共同所有,任何人需要转载社区内文章,必须征得原文作者或浙东唐诗之路授权。
  6. 网友提交者发言纯属个人意见,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Copyright ©1991-2015 新昌浙东唐诗之路研究社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
:::浙江绍兴新昌县南明街道永安巷6号 电话:0575-86027224 :::
::: 选用本网站文章和图片,请置名本网,否则为侵权。 :::
::: 备案序号:浙ICP备12033077号-1:::
公安备案号: 33062402000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