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之路 / 简介 / 莫逆之交的秘密
莫逆之交的秘密
2011-06-29    张嘎    唐诗之路    点击: 5554

莫逆之交的秘密

 

 

很多人知道我与郁贤皓教授交往非常密切,但不知道这里边有一个秘密、一个连郁贤皓教授自己也不知道的秘密。现在要把它说清楚,须从二十八年前说起。

1983613,我在杭州新华书店的书架上,看到了一本赭石色书脊上写着“李白丛考”四个字的书。我就请营业员把它拿过来给我看看。我先看孙望先生为这本书所作的序,再看郁贤皓先生的《吴筠荐李白说辨疑》等考证文章,又回头看孙望先生对该书的评述,如此反复琢磨起考证的方法,直到营业员问我“买不买”时,我才抬头,看到壁上时钟己是指向打烊的时分了。于是我向营业员付清了书价上标的0.63元钱,买下了这本书。

 

看了《李白丛考》,再看我自己正在写的《天台山麓觅旧踪》这篇文章,不觉惭愧不己!

我写作《天台山麓觅旧踪》这篇文章的初衷,是想论述剡溪是一条著名的古代文人路线,这个想法始于我的中青年时代。那个时候,我负责一个县的毛竹公路建设工作,当时,毛竹是一项重要而紧缺的物资。为了开发毛竹资源,国家商业部从买卖毛竹费用中提取一定的资金用于建设运输毛竹的公路,也就是毛竹资源丰富的山区公路,因此我有机会穿梭在城市与深山之间。

山区公路建设要比平原公路建设复杂得多,尤其是在公路选线上,往往随地形变化而变化。先是选在溪边,沿溪而建;待到深山处,左旋右盘,“一路听泉到上方”。久而久之,我想到古代诗人出门远游的路线上去了。                          

有句成语叫“南船北马”,在南方,古人的交通工具主要是船,悠哉悠哉的,一边尝景,一边饮酒赋诗,于是形成了“山川”、“江山”、“山河”、“河山”、“名山大川”、“山清水秀”、“山重水复”、“山高水长”这样的组词和成语。

就像自然科学界的许多发明源自刹那的灵感那样,我是从山与水的词组里,蓦然发现古人旅游多从水路,所以名胜古迹多分布在水道边;还发现它是能够帮助我们较准确地了解古代诗人的作品的钥匙。例如:对杜甫《壮游》诗:剡溪蕴秀异,欲罢不能忘,归帆拂天姥,中岁贡旧乡中的归帆拂天姥句,著名唐诗研究专家傅庚生先生解释为云帆擦着天姥峰开始了我的归程( 傅庚生著《杜诗散绎》)。盖因其不知在“剡溪”上游,有一条绕天姥山流转的沃洲水路,故有此误。,意谓斜擦而过也,泛沃洲而未游天姥,所以言“拂”。

造成这个错误的原因还在于这条水路,大约从明代起,随着水源枯竭和水路功能渐失,己被人们淡忘了。这样,傅庚生先生既没有亲履实地考察,又无志书可征,就难免有误了。而我一方面运用河流流量计算原理和方法,得出在植被茂盛、雨量充沛的古代,剡溪是一定有舟楫之利的。一方面,用大量古人舟楫沃洲的诗,如:前辈高风不可追,舟来陵谷互推移;”“古柳垂溪水,门前整雪舟;”“泛舟东来古剡县,舍擢朝入桃花溪;”“连岭若无路,绝壑乃通舟等古人的诗句,印证古人行旅在这条水路上的状况,于是我着手写起了《天台山麓觅旧踪》文章。文章的主题是关于李白有否到过天姥山的问题。

历史地理与古代诗歌相互印证,说明剡溪上游(今新昌江)是一条古代文人水上路线这个方法,是一个研究方法。但是,如何使研究向纵深发展,使对李白有否到过天姥山的论题得到科学的阐述呢?这是我在那时苦苦寻求解决的问题,在书架上的《李白丛考》之所以吸引我的眼球的原因就在这里。而它之如此吸引我逐字逐句、细针密缕般地读,则是《李白丛考》的严谨精审的鲜明特色。先生在书中的观点和结论都建筑在周备坚实的考证基础上的,不但言之有据,而且各个证据互相联结,收水到渠成之功。反顾我在写的《天台山麓觅旧踪》,之所以写不下去,在于证据不足,只是浮泛地谈谈而己。这是不能服人的,甚至是徒费唇舌的。这是我读先生《李白丛考》的第一个体会。

第二个体会:治学必须确立方向:

确立研究方向,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对我来说,能认识到这一点,却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我兴趣广泛,什么都想研究研究,连人类从何时开始剃头到清人为何留辫子、从女人何时开始缠小脚到康熙为何要禁止民间女子缠足这样的问题,也曾化了一年半载的时间去左思右想,希冀把它弄明白。然而,过了“不惑”之年,还汲汲顾影,以发表一、二千字的文章为得意。

19821983年,我接到了好几种的技术职称呈报表要我填报,促使我再一次调整自己的人生座标,去想一个问题:我应该朝哪个方向发展?那时我已年近 “知天命之年”了。

“知命”之年是定位之年,是整合自己优势、实现人生价值之年。因为我从事过多种行业,我觉得文学研究也像文学创作那样需要有丰富的生活积累和沉淀。而我多方面积累起来的知识,都是我搞文学研究的优势,于是我想到了唐代文学研究。而唐代文学浩浩瀚瀚,虽倾其一生,也不能穷其一垠。恰好这时我得到了先生《李白丛考》,便如痴如醉地反复地读完了它。

《李白丛考》荟萃了有关李白生平事迹的十三篇考证性文章。虽然这些文章各自独立成篇,每篇又是各拈一题。但都着眼于李白生平事迹中带有关键性的问题和李白研究史中学术界争论较多的问题。例如李白在蜀中从赵征君蕤学,向苏廷"路中投刺",李白出蜀的年代、出蜀后"南穷苍梧,东涉溟海",就婚安陆,两入长安,以至安史之乱后长流夜郎,遇赦东归,直至卒于当涂等事迹,文中都有涉及,把各篇的内容沟通起来,李白生平的梗概,便清晰无碍地、实实在在地呈现在我的脑际。

看得出,先生在开笔前,是有一个明确的研究方向的,这就是经过细致坚实的考证,疏理审订古今李白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要为李白生平事迹勾勒出崭新的轮廓。

我研读了《李白丛考》、写出了《李白行踪考异》、《李白“东涉溟海”行迹考》之后,知道必须铁下心来,确立方向,坚持不懈地走下去。便以51岁的年龄向政府要求退休,领导问我为什么要提前退休、退休到哪里去的时候,我回答说:“我要躲到地球的某一个角落里研究某一个人” 。这里说的 “某一个人”,指的是李白。领导说“你要写作,那把你调到写作的单位去好了,今后工资年年要增加的,提早退休损失太大了。” 我指着墙上的座右铭上写的“用最少的时间考虑物质生活;用最大的精力研究疑难问题……” 。这样,我就以51岁的年龄退休,专致于唐代文学研究。

不论我在唐代文学研究上是否取得了成就?取得了多少成就?《李白丛考》显然地使我找准了人生座标。

 

第三、博览精读:

我的藏书,虽不能说洋洋大观,但也不算少了。早在198412, 著名学者、教育家孙望先生就来信说我“在新昌县城能找到如许资料,写出如此论文,是难能可贵的。”然而,我的存书很杂,指向不够明确。19855月,先生应我之邀,率国际著名版画家黄丕谟先生、西北大学安旗教授、青年书法家伍天玉女士、陈有英女士等组成的“六朝至唐文人行迹考察团” 来新昌考察。我向他们介绍了剡溪这条古代文人水上路线之后的次日,老师对我说:“搞唐代文学研究,这四本书是必须具备的。” 说着,他撕开了我放在案桌上的“西湖牌”香烟壳,在壳的反面写了《全上古两汉三国魏晋南北朝文》、《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诗》、《全唐诗》、《全唐文》这四本书的书名及其价格(附照片)

 

从那时起迄今,我购书有了明确的指向,基本涵盖了唐代文学研究领域所有重要的文献资料,自唐迄今的李白研究论文、论著,也基本完备。

但正如已故郭沫若先生所说,读书不妨就“读破一本”,我觉得是很对的。

说实话,被我读得最破的书是《李白丛考》(附照片)。这本书给我的不单是每篇文章观点的正确,更在于它给了我研究的科学方法。我的研究越深下去,碰到的问题就越多,越枝节横生。而且往往彼此连锁,要搞清这一个问题,必先要搞清楚另一个问题,而要搞清楚另一个问题,就又牵扯到另外的一些事上去了。譬如在了解了李白诗文中提到的某个人物的生平事迹时,又牵扯到了更多人物的生平事迹上去,这些牵扯到的人物中又会牵扯出另一些人物来,没完没了。可谓“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而在遇到诸多问题时,我就会有针对性地去翻翻它,看它是怎样进行排比,找出问题症结,从时间、地点、交友、校勘、训诂、历史地理、建置沿革、墓志文物、历史大事等方面寻找论据的。正是后者,挈领我不但在“万山圈子里”走出了一山又一山,而且在解决一个一个问题的过程中,研精钩深,扩大了视野,发现了“唐诗之路”。

 

前些天,中央电视台“探索与发现”栏目摄制组摄制《唐诗之路》,来板屋采访,看到了这本书后说:“这可是历史文物啊!” 我想这话是对的。

   

 

 

第四、审慎读书:

所谓审慎读书,就是孟子说的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过去我常用这个话,但说得上真正领悟其意,是我读了《李白丛考》之后。

关于对李白的研究,从李白活着的时候就己经开始了,宋、元、明、清各代均有许多论著,但不是片言只语,就是诸说互异,读了罔知所措。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人民出版社出版了郭沫若先生的《李白与杜甫》,我读后觉得有许多“结论”是作者凭想象推论出的。例如关于杜甫之死,郭老说死于腐牛肉中毒;还说:“聂县令所送的牛肉一定很多,杜甫一次没有吃完。时在暑天,冷藏不好,容易腐化。腐肉是有毒的,杜甫中毒而死是完全有可能的。”还往往望文生义,如李白“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 之“会稽愚妇” ,这里明明用的是朱买臣五十得志的典故,却被说成是李白在会稽又娶了一妇。这个话虽然出自魏颢“又合于刘,刘决” ,但仅凭魏颢这么一个孤证,在李白根本没有在天宝元年与吴筠共隐会稽剡中的情况下,怎么可以随意发挥呢?如此臆造,不一而足。

《李白与杜甫》虽在当年名燥一时,但与《李白丛考》相比之下,《李白与杜甫》就显得云里雾里了。

  孙望先生在《李白丛考》序里写到郁先生为李白诗歌研究提出了许多新的见解时道:“可是《旧唐书·李白传》却说成是李白和崔宗之一同乘舟"自采石达金陵"。史传铸错于前,论家踵误于后,遂使读李白诗者横添了几许困惑。” 郭沫若说的李白在会稽又娶了一妇,就是盲从《旧唐书·李白传》的结果。而孙先生说郁先生为李白诗歌研究提出了新的见解所举的关于辨明崔侍御即崔成甫例子,说明纠正前人所作出的错误,应该是当代研究者的任务之一。这是我读《李白丛考》得到的第四个体会。

类似崔侍御崔成甫、崔宗之这种问题是很多的。拙著《唐诗之路唐代诗人行迹考》中,就遇到过杨损还是杨勋、杨埙,魏徵还是魏征、皇甫冉还是皇甫曾等等的问题;还有像《八月十五日象自江东止田园移庄庆会未几归汶上小弟幼妹尤嗟其别兼赋是诗三首》这样把不同作者的作品牵混在一起,竟封存了大诗人王维一生百一分之二十二的行迹。

按此诗在《全唐诗》卷一百二十二卢象诗中,题为《八月十五日象自江东止田园移庄庆会未几归汶上小弟幼妹尤嗟(一作悲)其别兼赋是诗三首》,题下注曰:“俱见王维集。第一首题云休假还旧业,第二、第三首题云别弟妹。”《全唐诗》卷一百二十五王维诗中,题为《别弟妹二首》,题下注曰:“一作卢象诗。”

前辈学者对此诗己作过不少研究,但没有结论。我通过宽领域的考证,不但论证了《八月十五日象自江东止田园移庄庆会未几归汶上》为卢象作,《别弟妹二首》为王维作,而且还挖掘出王维曾携弟妹寓家越州及其寓居地、寓居时间和随王维寓居越州的弟弟叫王纮、同行友人叫皇甫岳、生活的来源等史料,解决了长期困拢学界的王维 “行止不明”的一段行事的困惑。由此还辨正了他的《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的《鸟鸣涧》、《莲花坞》、《鸬鹚堰》、《上平田》、《苹池》以及《山居秋暝》、《相思》等名篇,作于越中。

我读书审慎程度,几近是抱着怀疑的态度,连《李白丛考》也没放过。譬如先生在《李白出蜀年代考》中定李白于开元十五年(727)入剡,我据此提示,再经过许多资料排比,在《唐代文学·〈李白‘东涉溟海’行迹考〉》中认定为开元十四年(726)的春夏之交入剡中,实现了他“拂石卧秋霜” 的初衷。比老师说的提前了一年。

有记者说我的文章为什么总是独树新义的?我举着《李白丛考》说:“它是我的老师,是它教我的”

 

 

先生每次听到我恭敬地称他“老师”的时候,他总是歉虚地说:“不不不!我们是平辈兄弟。” 这就是我在前面说的“连郁贤皓教授自己也不知道的秘密”。

他可能是从两人年龄相近的角度上说的,而我是从学高为师  德高为范上说的。

 

我听人说过老师青年时期,在酷暑中赤博摇大扇,专一做学问的礪志攀登学术高峰的事迹不知有多少次,200111月,《人民日报》(海外版)刊载有吴瀛写的《郁贤皓埋头做学问的学者》一文写到先生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做学问,有人还讥笑他为异想天开 当时的他,参考书籍有的还不能随意借阅;也没有科研经费。但他没有在困难面前退却。他自费到上海、北京、西安、成都、开封、洛阳、当涂等地,查访遗迹,考索碑碣,查阅野史、翻检方志、寻觅古籍,积累卡片资料万余张,耗时10年之久,写成《唐刺史考》;吴瀛的文章用鲁迅先生的“中国不能没有傻子的话写道:“郁贤皓可算傻子中的一位。”

是的,我觉得这样的傻子 是一种对我们国家、对中华民族负责任的 傻子

教授勤奋过人做学问的事,是很多人知道的,我料想在这本纪念文集里,也会有这方面的精彩的文章而毋须我喋喋。我只想说老师的另一个方面,就是性格方面。

老师的性格,快言快语,单刀直入,不管你痛也不痛。但见血即止,不较劲到底。

有一次他听我说唐诗,说到“二胡”二个字的时候,他突然打住我的话,很认真严肃地说:“那不叫二胡,叫胡琴。说着他背起了岑参的‘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诗句来。

1983年,中国唐代文学第七届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新昌举行的前数月,他与莫砺锋教授来新昌检查筹备情况。起初他大声批评我的一位年轻助手,而我的助手竟不知高低也当众顶撞他,郁老师竟“切”了一下就走开了!

老师每次来新昌,大都是以国际学术研讨会的组织者身份来的,哪里顾得上游览、休息。前年,我想到我们都进入暮年了,就专们邀请他偕夫人来新昌轻松轻松。在沃洲湖边的餐馆吃中饭的时候,有人吟诵杜甫“……得鱼已割鳞,采藕不洗泥。人情逐鲜美,物贱事已睽”的诗句他当众问我这个“鲜”字,古代是怎么写的?我说不出来。他就大谈简化字、大谈古籍数字化,说这个鲜,古代写作“鱻”,是对鲜味的强调。一条鱼鲜,三条鱼更鲜,鲜得不得了啦!

他又说到郁字。他说:“我姓郁,有的人把郁字写成“鬱”,以为郁是简写,鬱是繁写。其实,中国有姓“鬱”的吗?”

他接着说:“利用数字化手段保护和传播古籍这一份宝贵精神遗产,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但在古典文学研究中,还得靠有纸版本” ;“古籍数字化学科建设不仅是个技术问题,更是个文化水准问题。

在我与老师的交往中,他的个性大都是在这方面展现出来的。我由此想到很多很多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我觉得人是生活在现实世界中的,同时是生活在精神世界中的。这个精神世界是多层面的,对人生的意义、人生的价值以及与之关联等等问题的不同,分出不同的层面。在同一层面上的人,就比较容易互相理解,比较会将心比心 设身处地而不断推进相互友谊。所以我对老师的每次批评指正,我都认为是他的无偿给予我的一份珍贵的礼物!” 在我的心中,他是可敬可亲的人。

不信我再举个例子吧!拙著《唐诗之路唐代诗人行迹考》,是一本考索451位唐代诗人游止浙东的目的、时间、路线、方式、交友、事迹、诗篇等的书。 2003年,我把电子稿发给先生,请他作序。过了几天,他来电说:

“老竺啊!你怎么搞的?”

 我说:“怎么啦?”

他说:“你发来的电子稿里,有你的许多发明呀!这些都是金子,你怎么与沙子掺和在一起呀?”

我说:“我懂了!”

 他问:“你怎么懂了?”

我说:“你说的是编排问题吧!”

他说:“你继续往下说。”

我就说:“我原来是按姓氏笔划排的,现在我把它分为考、疏、录三种编排,上编是把过去学术界没有提到、或者虽然提到过却有很大错误、这次是我纠误了的考证成果,叫考证;中编把过去学术界已有考论、但不够精确,或者众说纷纭的,这次我通过进一步阐释和分条疏理,作出新的结论的,称附疏;下编是附录,是学术界已经考明唐代诗人行踪及其诗篇,不需要重述而可以径录入的。

他说:“就是这个意思。”

我放下电话筒后,很是兴奋。大声地对在场的朋友说:“什么叫导师?这就是导师!”朋友们听了莫明其妙,我解释说,我刚完成的《唐诗之路唐代诗人行迹考》,共收进451唐代诗人,其中,有许多是我研究发现的成果;有许多是别人研究的成果,但证据不够充分,或者有部份错误,我提供了新的证据或进行了疏理。而我原来编排时混在一起,简单地按姓氏笔划编排,就乱了。

后来,我据此分上、中、下三编,上编考证收唐代诗人61位;中编附疏162人;下编附录228人:共计收451人。

老师见了,很高兴地为拙著写了一篇长长的序。

书出版后,受到了南京师范大学文学研究所所长钟振振教授、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张采民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所长蒋寅先生、新疆师范大学副校长薛天纬教授、南京大学莫砺锋教授、广西师范大学中文系、《浙江社会科学》杂志社等许多学者个人和单位的肯定和祝贺。

这使我想到“点石成金”的典故:假如没有神仙许逊,何来有以石逋赋?

所以于我来说,敬称先生是我的导师是完全没有错的。他深邃的科学眼光和渊博的知识、严谨的科学研究方法,在学科研究领域里长期形成的学术造诣、成就和声誉;他对理想、对事业的执着、坚定的追求和强烈的责任感和无私奉献人类的高尚精神,至今感召我奋斗不止。

这就是我说的“莫逆之交的秘密”。

我与先生的交往是十分密切的,先生一直把我当作同辈兄弟,他写的《天姥山记》,记叙了他来到位于我家乡境内的天姥山的情况。《记》较长,有1837字,但很好读,全文如下:

 

天姥山记

余少时读太白诗,尝讶其何独钟情于天姥?其出蜀之初也,曰“此行不为鲈鱼脍,自爱名山人剡中。”其别储邕之剡也,曰“辞君向天姥,拂石卧秋霜。”其辞朝出游也,则有梦游天姥吟。诚如周所云:“出于千丝铁网之思,运以百色流苏之局,忽而飞步凌顶,忽而烟云自舒。想其拈笔之时,神魂毛发尽脱之于毫楮矣!”何物天姥?竟使谪仙子神往如此!余心慕之。常冀亲临其境,一睹天姥真容。

乙丑岁,友人君岳兵典新昌景旅,请余考察剡中,凤愿始偿也。遂约学界友人安旗教授、画家友人黄丕谟夫妇、弟子伍天玉同行。夏历四月廿七日,君遣车来迎,两日后抵新昌,宿石城山大佛寺,即孟浩然礼拜之地也。

明日,君陪同游览。驱车二十余里,至铁壁古关,实为天姥与沃洲之界。两山壁立,溪水奔流,徒步越堤,豁然开朗,鸿洞大湖,烟雾浩淼,此即沃洲湖也。盖因山而得名焉。登舟东南行,环湖层峦叠翠,移步换形。是日也,碧空晴朗,惠风和畅。忽见西岸远峰,高耸霄汉,若隐若现,仿佛仙境。余询之,君曰“此乃天姥之高标斑竹峰也。”吾等兴奋踊跃,齐同远眺。时浮云飘散,半山青葱,而峰顶犹掩埋于飞雾。余恍然曰“此非‘云霞明灭或可睹’之景乎!”众皆呼曰:“然!”于是余始悟:谪仙东涉溟海,乃溯剡溪经沃洲而上华顶者。其所见之天姥,亦余今日之所见也。岂唯太白,即少陵之游吴越,亦历此途。其所谓“归帆拂天姥”,岂非置身于沃洲湖乎?盖往昔天台北麓及天姥沃洲诸水,皆注蓄于此,而流为剡溪也。惜今上游诸源,不通舟楫,故世人莫知李杜之行矣。是时也,遥望天姥,宛似越中秀黛;俯视沃洲水色,酷如清澈明目。余脑际突现白傅华章:“东南山水,越为首,剡为面,沃洲、天姥为眉目。”眉目乃容颜传神之最,沃洲、天姥,不愧为东南美景之极致也。夫有非常之境,然后有非常之人居焉。东晋以降,十八高僧竺道潜、支遁之辈,十八名士戴逵、孙绰等人,皆曾隐居于此。竺道潜隐居之 ,盖以支遁买沃洲小岭,故唐人概之曰沃洲山,今沃洲湖东岸群峰是也。道教称此为第十五福地,吾等遂登岸览古。真君殿前,今存雕龙两柱,气势雄伟;殿壁嵌刻,神彩飞扬;犹有道教氛围,余神游焉。

又明日,驱车径往天姥西麓,路始平坦,少顷过兰沿桥,地势渐高。君指点曰:“此处为天姥北端,有刘阮洞在焉。”言语间,车盘旋而上,至会墅岭,危岩耸峙,谷深林密,盖东晋后北方士人南迁,多筑别墅于此,故名之。至儒岙,忽见三峰突起,吾等下车仰望,君指北部最高峰曰:“此即昨日所见之斑竹峰也,昔年谢公木履所登之天姥岑是焉。”又指中峰曰:“此名大尖也。”更指南峰曰:“此乃拨云尖也。”但见此峰突兀孤耸,峰顶云烟萦绕。再远跳东南之天台华顶,则掩没于连绵群峰间,远不若此之横空挺拔也。太白诗云:“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良有以也。君又指远处山谷曰:“彼冷水坑有谢公古道。”余翘首望之,依稀可见陡峭羊肠。刘文房诗云“鸟道通闽岭,山光落剡溪。”其庶几乎?遥想谢客当年,“暝投剑中宿,明登天姥岑。高高入云霓,还期哪可寻。”足见穿越天姥何其艰难!经踏勘,约而言之:天姥之域,东与沃洲山隔湖相对,西至惆怅溪,北至央于,南至藤公岭下。绵延起伏三十余里,可谓大矣。太白诗云“天姥连天向天横”,信非虚语也。

后周天顺元年,于天姥支脉莲花峰麓建天姥驿,后改驿为寺, 明代好事者立碑寺内,云“李白梦游天姥处”,致使后人不识天姥真面目。桐城方望溪,寻医浙东,慕名来游,误以莲花小峰为天姥,曰:“小峰耳,无可观者。”又曰:“即此知观物之要矣,天下事必见之而后知,行之而后难。”嗟乎!方氏实临其境而未见天姥,故亦未能知天姥也。而妄发评议,不悟己之盲,而又厚诬太白。惜乎,悲哉!

余是行也,所得甚多,所感甚深。然兴犹未尽,其后十年,又五下剡中:或携门下弟子,或邀学界友人,共游天姥,同享其乐。

甲戌岁十月廿日至廿四日,由浙江越州制药有限公司王华润先生慷慨解囊,襄赞盛举,余主持组委会,于新昌召开唐代文学国际会议,君实司其事。其间海内外近百名学者游览天姥,皆叹为观止。己卯岁四月初六至初十,李白与天姥国际学术会亦于新昌召开,君又司其事。余则主持学术委员会。中、美、日、俄、韩、德、澳、加八国及台、澳地区学者五十余人,会聚天姥,研究李白与天姥之论文凡六十余篇,君以天姥即西王母之宏论,赢得与会者盛誉。自是而后,学人领悟太白诗旨也益深且真矣;天姥之闻名于世界也益广且实矣;故余谓天姥山不朽,谪仙诗不朽。余也不敏,仅略述所历,聊以为记。

己卯岁四月初九日陶谷居士郁贤皓记

 

《记》历数了他“五下剡中”的情况,其中 “乙丑岁”是1985年。在此之前,我与先生已通过好多封信。到见面的时候,己是神交成故交了。这是怎么一回事呢?这还得从“乙丑岁”以前说起。

记得198515,我读了孙望先生的来信后,把信高高地举起来向在场的朋友们说:“学术界是一块最干净的土地!”

孙望先生我原不认识,我是在他为郁贤皓教授著的《李白丛考》作的序中知道他的大名,并知道他在南京师范大学任职的。1984122,我写好了《李白行踪考异》的油印本,分寄给许多学者,要向他们请教。当时,我不认识先生,只好按照该序落款的提示,于19841217把本子寄到了南师大,请先生转交先生。不几日,我就接到了先生在病中用蝇头小楷写来的信,信中给我诸多奖进。又过了几天,先生来信说:“五个问题都说得很有道理,可以补充目前学术界对李白事迹考察之不足。尤其是最后一部分,非常精彩。我认为可以发表出来给学术界一新耳目。” (他们说的最后部分,就是发表在《唐代文学研究》第一辑里的《李白‘东涉溟海’行迹考》)从那以后,我与先生就书信往来不断。

先生在他的《李白丛考》后记里写到的日本早稻田大学松浦友久教授,也经先生的介绍,读到了我的《李白行踪考异》,于1985430来访板屋,考察这条水路。不多日,即523,以先生为首的“六朝至唐文人行迹考察团” ,应我之邀来新昌考察。

《天姥山记》说到先生五次入剡中,而我记得至少有7次,1988年那一次名曰“新昌文化旅游资源考察团” ,仍由先生为首,国际著名版画家黄丕谟夫妇、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古典文献学教授朱易安、《上海商报》记者、编辑记者叶松等;另一次是上面写的前年那一次。而我去南京看望先生的则有10次以上了吧!

屈指算来,我与先生的交谊,已有二十八年。二十八年是个什么概念呢?按照现在我们庆祝郁贤皓教授八十大寿来计算,我与先生的交往占了八十年的三分之一;而按照“自信人生二百年” 来计算,二十八年是线型生命总长的七分之一。正如国学大师、汉学家饶宗颐所说的,我“大半辈子的精力都花费在创造条件上了。” 后来我遇上了老师,总算把握了自己。 当我提笔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油然想起了李白“海内贤豪青云客, 就中与君心莫逆” 的诗句。

先生把这种莫逆之友谊缘于李白心中的天姥山,这无疑是对的,但他不知道,我则系于他的一本书——《李白丛考》和他的导师素质。先生现在依旧日无暇晷,仍然鞭策着我奋进。

 

 

2011615白杨老人竺岳兵于剡东新昌板屋

 

 

 

关键字: 竺岳兵 郁贤皓 李白 孙望 张采民
相关文章
竺岳兵简介 - 2011-05-21 22:28:14 - 点击: 5658
答记者问 - 2011-04-04 10:23:10 - 点击: 6734
刘阮洞记 - 2011-03-24 08:12:37 - 点击: 5758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加入收藏 Email给朋友 打印本文
最新评论 (共有 5 条评论) 发表时间 作者
此文巳刊出:
http://www.cntszl.com/listshow.aspx?id=3179
2011-05-31 16:33:18 KK
“唐诗之路”,当代人的文化乐园! 2011-05-22 20:34:02 研究研究
新昌文化底蕴确实深厚! 2011-05-22 07:44:44 子矜
新昌文化底蕴确实深厚! 2011-05-22 07:44:20 子矜
很有吸引力! 2011-05-22 06:00:28 军旗
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内容:
  1.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作品 。
  3.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浙东唐诗之路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4. 网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网站中的任意内容。
  5. 网站内所有的文章版权归原文作者和浙东唐诗之路共同所有,任何人需要转载社区内文章,必须征得原文作者或浙东唐诗之路授权。
  6. 网友提交者发言纯属个人意见,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Copyright ©1991-2015 新昌浙东唐诗之路研究社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
:::浙江绍兴新昌县南明街道永安巷6号 电话:0575-86027224 :::
::: 选用本网站文章和图片,请置名本网,否则为侵权。 :::
::: 备案序号:浙ICP备12033077号-1:::
公安备案号: 33062402000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