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在千岛湖的感慨
2013-05-23    海棠依旧    唐诗之路
打印自: 唐诗之路
地址: http://www.cntszl.com/listshow.aspx?id=3487
游在千岛湖的感慨

                        游在千岛湖的感慨

        

       512日,我们在桐庐游览了“瑶琳仙境”后就开车直达淳安县,住宿在“36都连锁酒店”。13日早晨7时半,我们的车子向千岛湖进发,不到九时,就停在了“千岛湖”的大门前。

       “千岛湖”的大门真阔绰,真端庄。一座硕大的石雕牌楼高高矗立、迎面敞开,四根方形大石柱顶起官帽似的大盖头,中间写着“锦山秀水”,其下一副柱联,在我眼中一亮,引起了我的兴趣。我忘了告诉身边的妻子,独自挤入蜂拥的人群中,首先将柱联摄在我的照相机里,唯恐它们逃走似的;接着吟诵起来:上联出的是“白玉盘中嵌翡翠”,下联对的是“水晶宫里浸乾坤”;好一个“嵌”字,写出了千岛湖的水和岛的亲密关系,突出它们的靓丽、雅致!这个“浸”字,也真想得出,它让千岛湖的气魄喷薄而出。要不是团队的朋友赶来告诉我妻子急着找我,我还会痴痴地站在牌楼下读了想,想了读……

       过了千岛湖牌楼,我们被导游小姐带到船埠头。导游小姐说:“记住,今天就在湖中游,乘坐的便是这艘‘花都号’;上上下下千万别坐错了!”这时,我抬头一看,见浩浩的湖面上,是蒸腾而起的濛濛水气,许多游船影影绰绰地飘荡着;往眼前一看,排列着许多像我们乘坐的“花都”号一样的“形同名不同”的各种游船,它们完全像穿着盛装的礼仪小姐,蓄势待发。于是,我想,这千岛湖是淳安县的聚宝盆,它为淳安百姓赢得了源源不断的金钱。我们嵊州市虽然也早有开发的“南山湖”和“百丈飞瀑”,可只名噪一时,没有与时俱进,最终上不了盘碗、成不了气候,当然变不成日进斗金的聚宝盆。

                                                                        (一)

       导游小姐讲过,我们在千岛湖的“一日游程”里,第一个景点是“登高俯瞰”——上“梅岭绝顶”。

       梅岭绝顶,200多米高,从湖面突兀而起,全被浓密的树林包裹着,真像一颗嵌在白玉盘中的翡翠。从湖面的岭脚到岭顶有一条石阶铺成的山岭。我们走出“花都”号船舱,冒着35度初夏之热,就踏着这条石阶逶迤而上;原以为会汗流浃背,哪里知道并不感到热不可耐。原来盘来绕去的石阶通道全隐在密密的树林里,连丝丝点点的阳光也不多见,只有飕飕凉风,从树林里钻出来与我们亲热,我们感到一路清凉。

       到达岭顶,别有天地。蓝天就在我们的头顶,我们伸伸手也好像可以抓到云块;多情的山风拂过水面来到我们身边,浩淼无垠的水面于是呈现出多颜色的绿,奇妙迭变,望不到尽头。据说这千岛湖有大中岛屿1078个,常见的有398个,照理这岛屿应该星罗棋布了,可我们站在这绝顶,望得见的只是寥寥落落的几个,其余的都隐没在蒙蒙的烟雾之中了。走在绝顶上的游客,表现了极大的欢乐和兴趣,有拍照的,有瞭望的,有望着长空仰天歌唱的,也有俯瞰湖水指指点点的;更多的浪漫却属于游客中的年轻人,他们成双作对地在这里尽情地亲昵着,似乎要留下“岭顶游”的美好。我看到了树立在岭顶上的石碑,镌刻着郭沫若先生的一首题诗,便产生了兴趣,高声朗读起来:西子三千个,群山已失高。峰峦成岛屿,平地卷波涛。诗,写得很平实,也很明白,当然耐读;说出了1959年农民移山填海、挖山造湖的情景和成果,显示了千岛湖的形象。可我总觉得字里行间似乎少了点郭沫若先生年轻时的炽热。我本来对这位在新文化运动的旗手一直心怀尊敬,可在文化大革命中,他的表现让我失望了,他居然也会屈服于淫威,看风使舵,像歇斯底里大发作,来了个全盘“自我否定”,说:“我以前所写的东西,严格地说,应该全部把它烧掉。”他这带头一“烧”,不知烧掉了我们中华民族的多少经典!

       哦,天可变,地可变;有时,人不可变。我不禁油然想起前不久嵊州市越剧团在北京演出的现代越剧《马寅初》,它震动了京城观众。我们嵊州的马寅初,也真了不起,他能够为信仰、为真理而处“惊”不变;他说的“碎骨粉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是何等宝贵的坚定不移呵。

       马寅初先生和郭沫若先生都是伟人,都有建树于历史;但是,在某种重压、高压面前,骨头的孰坚孰脆,品性的孰高孰下,就显示出来了。


                                                                         (二)

       从梅岭绝顶下来,走进“花都号”,好像屁股还没有坐热,我们就到了第二景——神龙岛。导游说,这里可以看蛇、看猴,可我们不去;我们就欣赏 “人妖歌舞”表演。

       人妖?!我早就听说过,可从来没有见到过。 “‘人’的后面怎么与‘妖’搭配了呢?莫非让我们看看变成了妖魔的人?”我心里正嘀咕着。这时导游给了我们明确而简洁的解释。

      原来人妖是泰国人,他们出生在多子女的家庭里,多子女的爹娘穷于抚养,当孩子二三岁时就卖给了“人妖公司”。这些二三岁的男孩子,在“人妖公司”里经受“肢体柔软、女性突出”的训练:直到具备“柔、软、纤细、婀娜、修长”的特点了,直到“男人女性化”了,就“出山”赚钱了。

       哦,人妖原来是“男人女性化”的;我听了心里有些沉重。可我好奇,一上岸,就走进了那个人妖表演场。看人妖表演的很多,这个足可容纳上千人的阶梯式表演场早已坐得人满为患了。我和妻子无非随便找了个位置而已。

       人妖歌舞一开始。首先出场的是三个人妖:他们齐唰唰地边歌边舞,扭动着纤细的腰肢,于是胸、腰、臀、腿,便像水蛇一般地舞动起来,流动显妩媚,自然出风韵:我惊异了,难道他们本来是男人?男人会有高耸挺拔的胸部,男人会有白皙红润的肌体,男人会有翘而突的肥臀?你听,他们唱出的歌声,细而柔,脆而丽,娇而润。看着人妖的飘然舞动,全场鼓起了暴风雨般的掌声,有的还附加着尖叫、呐喊和嘘声。可是,我沉默了。一个男人从小经过痛苦的肢体磨练,从幼儿到成年经过无数的激素注射,达到了这般结果,或者说成了赚钱的能手,是做人的成功吗?是人生的辉煌?我真的不忍继续看将下去。我沉吟有晌,心里唱着:

       人妖表演令人惊,襁褓被卖受苦辛。男性消去变女性,激素注进成畸形。

       卖笑高歌人称颂,舞到中年鬼敲门。忍看狂欢心在痛,美貌无非假作真。

       在轻歌曼舞之中,我偶尔听到有人说:人妖是活不到“知天命之年”——五十岁的。这时我内心凉飕飕的,兴味索然!

       当我与妻子默默走出歌舞场时,我急着要向人们说的是,这种把人当做玩物的戏耍,实在有辱于人们自己,我看应该收场了。


                                                                         (三)   

       下午,一点许。我们的“花都号”驶出神龙岛,停在了龙山岛下。这里因为有个“海瑞祠”而闻名。我们虽然只是平头百姓,但是我们怀念海瑞、敬仰海瑞,海瑞是百姓的官。

       海瑞(15141587),明代著名政治家。海南琼山人,字汝贤,自号刚峰。他自幼攻读诗书经传,博学多才;嘉靖二十八年(1550年)中举。曾经在这淳安任过知县。期间,推行惠政新策,屡平冤假错案,打击贪官酷吏,坚守清廉自律,深得民心。

不过,我真正认识海瑞是在著名史学家吴晗先生写了那出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以后;因为旷古未有的制造亿万人民走向苦难和死亡的文化大革命,就发端于“四人帮”姚文元发表的《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现在,历史宣判了这伙跳梁小丑可耻、可悲的下场,改革开放了,正本清源,吴晗先生虽然在受批判、被逼害中凄然死掉了,但他得到了平反、昭雪;海瑞的刚直不阿、不畏强暴、不怕失败、清正廉洁得到了应有的肯定和颂扬:我们也格外地尊敬他们。真是,批判者作批判而遗臭万年,受批者因被批却光照历史。

       当我们夫妻俩观赏“海公祠”牌楼式的大门时,牌楼的金碧辉煌、雕梁画栋、翘角飞檐、金装银饰让我们傻眼了,我们心里有说不清的滋味。海刚峰会热心于此?海汝贤会喜爱这些?

       在《明史·海瑞传》里有这样2段写海瑞的文字:

      “迁淳安知县。布袍脱粟,令老仆艺蔬自给。总督胡宗宪尝语人曰: ‘昨闻海令为母寿,市肉二斤矣。’”

      “卒时,佥都御史王用汲入视,葛帏敝籝(yíng 箱笼一类的竹器),有寒士所不堪者。因泣下,醵(jù  凑;集金为敛。”

       这样的海瑞会让当前的一些共产党干部汗颜的:我们的干部中有寒酸到 ‘为母寿,市肉二斤’的吗?我们的干部几乎没有一个没有别墅、娇妻、金屋、公子(或千金)的,可海瑞当官到死,清苦到连自己的棺材本钱也没有,令佥都御史王用汲 醵金为敛”,这是一种怎样的清贫?海瑞清廉自律的精神确实是彪炳史册的,多么值得颂扬!

       现在的“海公祠”,为后代的当官者所建造,如此奢侈铺排,要是海瑞公地下真的有知,他还躺得住吗?

       我站在被周围高大树木环绕的“海公祠”牌楼前沉吟有时,心里不禁又一次歌唱起来:

       树木森森,水风阵阵。海瑞公祠,堂皇逼人。高昂巍峨,飞金贴银。

      为人一世,唯享抗争。廉洁自律,清贫一生。怜贫惜苦,全力为民。

      作奸犯科,毫不容情。无愧“刚峰”,邪魔惊魂。堪称“汝贤”,道德标本。


                                                                         (四)


       在龙山岛的对面,不到100米处,便是梦园岛。它们俩一水之隔,紧相毗邻。两岛之间,还有座桥,叫状元桥;它把两岛联成一体。许多年轻人,从龙山岛去梦园岛不坐船的,直接走这座状元桥。

      这座状元桥,真像火车的一节节车箱,可仔细看也不像;因为火车车箱无论上下左右都是关闭的,而状元桥除了底部用木板铺设而做桥板外,左右是保护行人的铁丝网,固定在上下各2根粗大而壮实的铁索上,一节与一节之间,建有亭榭,四角翘起,红瓦顶天,真像一顶顶的状元帽。人们走在上面,“晃啊~晃啊~”地“荡悠悠”,据说抓住上面的铁栏杆使劲摇荡而安然,便可以“得好运”、“中状元”。年轻人何乐而不为?我亲眼看到好多年轻人走在桥上同时发力,这状元桥于是大大地摇摆晃荡起来,而桥上没有一个被甩到桥下而成落汤鸡的;看来他们都得了好运,不过中不中状元我就不得而知了。说句实在话,到状元桥能这样动作,没有点胆量和能力是无论如何不行的。我远地看看也胆战心惊,要是上去晃荡,那肯定是两股颤颤、寸步难行了。我们上了年龄的人都求安全、贪安逸,哪里敢去“状元”呢?我们是笃笃定定地坐着“花都号”到了对面梦园岛的。

梦园岛上有个状元祠,供的便是“明朝三百年,科名第一人”的商辂。

      商辂是个了不起的英才。他是连中三元(省试第一名中解元,京试第一名中会员,殿试第一名中状元)的文臣,这在中国的科举考试史上也不多见。他历任明代英宗、代宗、宪宗三朝重臣,官至内阁秩一品事(宰相),政迹显赫,为一时名臣。

不过,我这里着重要说的是商辂的“状元路”,他三元连中,当然有他特别的聪明、才智:他记性好,过目不忘;他领悟快,一点就通;他专研深,理解完美。但是,一个天才具备了灵感和才气的同时,还必须有孜孜以求、锲而不舍的勤奋。商辂的勤学苦读在当时也是颇负盛名的。有一则人物传,曾经这样记述商辂的学习生活:

      “明代,商瑗的十二世孙商辂,自幼聪颖,少年时到深洞岭仙居书院攻读。早出晚归,十分辛苦。后岳父送他一匹驴,早晚骑驴代步,人称‘骑驴秀才’。”

       由此可见,商辂也是一个“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灵感”的人。这里,我特别要赞美的,是这个“骑驴秀才”所显示着的“骑驴精神”。我们为父母者,都可以带着子女去千岛湖梦园岛走走,去“科甲第一家”的状元祠看看,甚至可以去“招好运”的“状元桥”上荡荡;但是,要紧的须在那里具体而正确地领略一下“骑驴精神”; 因为这对我们子孙后代的教育、培养子孙后代的成才,确实是至关重要的。

      在千岛湖旅游不觉得疲倦,也不会劳累,究其原因,一是用两腿跑动的机会不多(即使跑动,不在绿茵丛中、就在湖水之滨),一个一个景点,是游船载着你过去的,人坐船中,湖水与你相伴,清凌凌的水波,白花花的水浪,清凉的,活泼的,给你无穷的乐趣;二是各具特色的景点多,给你移步换景的新鲜,给你不断美丽的享受,这样你还会感到困乏和厌倦吗?

千岛湖真美,真让我感慨良多!

                                                                                            写于2013.5.15——2013.5.22..

关键字: 游在 千岛湖的 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