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 不老术
2012-07-26    KK    唐诗之路
打印自: 唐诗之路
地址: http://www.cntszl.com/listshow.aspx?id=3414
长生 不老术

古禅师谈,求长生不老术。谓之曰三法尔。

法其一者为遁世。弃红尘之琐乱,隐山野之空谷,居僻静之偏地,处不动之心境。将莽原之气概充益七窍五脏,以山霭之清灵涤荡肺腑心脉,使川河之浩淼励炼思辨情性,着天地之精华盈实阳魄阴魂。始达无欲无求境,达无尘无世境,达无人无我境,达无色无相境。
是以,容天地万物宇宙阴阳于己身而达无躯无己,后更至于全无全有全生全灭,及此,长生不老之功成。
然,求遁世而达长生不老者必经于无欲无求境、无尘无世境、无人无我境、无色无相境以达于无躯无己而后至全无全有全生全灭。至此而得长生不老术者无一为存欲留念之人,皆将天地万物宇宙阴阳为心、为情、为性、为七窍、为五脏、为魂魄也,于人之种种,于人间之种种皆无所挂怀。若非有此悟而妄求长生者,俱中辍弃道,徒耗其转瞬之生命尔。
是故,得长生不老术者百千万数,闻达于世者无一也。
言毕问之:“决尘弃世,寞寂无闻,更常有未闻道而殁于郊野者,此非常人之所能,汝可持否?”
深思良久,答曰:“吾求长生不老术,自为贪恋红尘而叹残躯之朽易。决尘弃世,寞寂无闻者,非吾所求也,无乐,不欲也。请赐红尘长生不老术。”
古禅师曰:“吾知汝心性,故有三法以授尔。汝即无心决于红尘,可听吾二法。”

法其二者为通达。经体肤之饥、筋骨之劳、心智之苦而强健其体、励炼其能、恢弘其心以自驭其性而后通达于世。其将一己之力而创惊天之伟业,建不世之奇功;铸筑千载之帝祚,荫萌万代之子民。其身尊于社稷,隆于庙堂;其名成于史册,留于汗青。春秋大典,以子为兴;功伐德行,不绝后世;纵千载以降,犹以子为荣哉。
是以,其生虽不过转瞬,其名却留于青史而为千载之楷模;其身虽不过百年,其能却达于万世而同国家之始终。此肉身虽死,魂魄犹生,岂不为长生不老哉?
然所谓体肤之饥、筋骨之劳、心智之苦,可受者,十之有一;强健其体、励炼其能、恢弘其心,可达者,百无一人;终可自驭其性而登至高者,纵横历史,近者尚不过寥寥,终成者未得一人。
且有能者,不免为天时所戏,于攀登极顶之时殒于道上,而其功亦随人殁,仅一残名留于史籍,使人怜之。且有命者,不免为天命所戏,独承印袭位之尊而无补天济世之能,非但身死以殉,更以败名留于后世,使人恶之。如桀、纣得命而治天下,使民瘁瘁,虽身死不足以赎其罪。而其间更不乏为山九仞者,终亏于一篑,为后人所诟病。
是故,有雄心者如银河星数,成霸业者终渺然难寻。虽后来者芸芸接踵,然路旁道死如山横绵而存者寥寥,苟活于世,十之有九。故此途非有非常人之能方可行之。否,轻则身死族灭,成千秋之笑柄;重则祸国殃民,铸万代之罪孽。
言毕问之:“体肤之饥、筋骨之劳、心智之苦,更此世雄心者常在而天意难测,非有非常人之坚韧持重、天禀聪颖者绝无以从之,汝可持否?”
深思良久,答曰:“吾求长生不老术,自为游戏轻薄而叹绵缠之日短。体肤之饥、筋骨之劳、心智之苦者非吾所求也,无乐,不欲也。请赐平常人之长生不老术。”
古禅师曰:“以汝之心性,前二法尚不可学,又况乎于法之三?此三法虽为最便宜却亦为最艰难。汝之心性轻薄,吾本不欲示汝。然汝与吾为有缘,不若一并告之,以了汝之心念。”

法其三者为厦始。将一己之躯甘当砖瓦基石而聚百千万亿之同道,共筑一宏伟大厦。习此法而得长生不老术者,所需之能不过有一,即自知所能为何,并依德行事尔。此一法看似随意,然以雄心霸业为途者莫可达也,而及于平常人,却十有过半可为之。
此之差异者,非以雄心霸业为途者不及于平常人,而在于以雄心霸业为途者常自陷于“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尔”之大言而忘世间有“积小以成大”之道理。
以雄心霸业为途者常非惊天动地之事不为,非光耀门楣之行不可,妄行其所不行,妄能其所不能。故常祸乱生事,终不能脱于夭折。而平常者,虽无惊天之举亦无动地之能,然行其所行,能其所能,安然复始,稳重循环,为一坚固之础石,撑大厦于高耸。虽其一人身小,但其之一人却为百千万亿人之一人,使合众而不朽于天地。其一人虽不得见名于青史,闻达于尘世,然其之能却与人类相随始终。夫有人者,即为不灭,而得此长生不老术者,一残躯之死又何足道哉。
是故,由此法而达长生不老者虽无名于世,但看吾与汝之身边,可免于战火、饥谨者,全拜其之所赐。
言毕,古禅师曰:“自视己能,依德行事,此虽寻常事但存圣人心,故言此法为最便宜亦为最艰难,习之与否,汝自思量,吾先去之。”

古禅师走,吾凭窗独立,虽见皓月当空,繁星似锦,然其尺寸之外仍不免于黑暗。念及于此,不免怅然,一时心悸,落泪涕零。
 

    关键字: 长生不老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