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之路 / 诗路底蕴 / 剡溪
剡溪
2009-03-23    本站    浙东唐诗之路    点击: 3487

剡溪
竺岳兵
 
选自《天姥山研究·水系考》
 
 
 
 
天姥山下之剡溪,上承会稽郡之天台山水(今天台山北坡)。水出黄坛后北流至细毛洋一段,具称灵溪或柘溪,盖因此地有灵柘山而名。灵柘山势有“五凤齐飞”之誉。有石元遂之子石肪墓。石肪,咸通二年(861)进士,任吴越镇东节度使(今镇海一带地区的军区首脑)、加赠太保上柱国金紫光禄大夫。墓前有石牌坊,上书“故镇东节度使石公之墓”。灵柘左,有水自西面的天姥岑之上泄上水来,流2.5公里到达向沃江一侧的风香岭脚,再2公里经栗树弯到息坑。由息坑折南再折北,经龙亭岗计9公里到吟诗上岭,注入剡溪。这一段溪流,两旁岩石嶙嵴,山川回亘,溪流湍急,俗呼排衙山。1985年5月,我陪“六朝至唐文人行迹考察团”郁贤皓、黄丕谟、安旗等先生游此,郁见排衙山雄姿而问此是何山,我信口答曰铜墙铁壁,今遂改称“铜墙铁壁”。
过铜墙铁壁,溪流像个“了”字,在诘屈绝壑中东转西弯地挣脱着千山的封锁。流至北面的大面山脚,遇岩而折回南面。溪流又遇山岩而转了个大圈,再折向北去1公里余到踏道等村,水偏又撞着踏道等村前的那块硕大的岩石而被迫改向西流。西流0.5公里到石砩前,又被青山阻挡而转向东流1.5公里,从细毛洋村流向外雅坑后,才缓缓地向北流去。古人有诗道此段水路之艰险——“一去人间长不见,千山万壑势森森”;“连峰若无路,绝壑乃通舟”。
细毛洋村后有观音山,据史载其上为唐代诗人白居易“挥翰流觞处”。离此不远处,新昌文物部门同志曾发现唐代高级酒皿,据此,这一带曾经是文人聚会之地也,距此约3公里。有吟诗上岭系水边旱路,或吟诗上岭亦一古迹也。
细毛洋之东,有发源于朱部尖的总长约10公里的雅坑溪来会。
雅坑村北多古木,南多毛竹,竹径粗大如脸盆。村舍白墙黑瓦,靠山面水,土地平旷,阡陌有序。村西有龙潭坑,岩石壁立,水流跌宕而出,宛如陶渊明《桃花源记》所描述的“山有小口”的光景。这里有螺蛳岩,倒立云天。螺蛳的头正推开它的“大门”,伸出膨大的螺壳层,俗传此是隋智者去黄坛潭“智者放螺处”放生时遗下的螺蛳。而对面有山如鸭形,好像也正伸出长长的鸭嘴要吃螺蛳。螺蛳鸭头,栩栩如生。而溪流随山转,不是“日落沙明天倒开,波摇石动水萦回”的诗句,不能道其美也。
1979年,笔者于龙潭坑之北,名外雅坑处,筑有6间庐舍。庐舍与大路虽然相距只有0.5公里,却山弯诘屈而深不可测。山居谷饮,忘情老庄,一年有余。曾有诗涂于墙上云:“山高青天矮,谷深客来疏。廊屋鸣黄雀,细雨滴杉梧。”道其清幽之乐。此后又有两夏避暑居此,直至2003年,又口占长短句云:“风吹涟漪开,往事奔眼来。武陵水涨,沿湖往返千百回。夜观磷光鬼灯,白玩斜雨银叶,笑翻炉中灰。青山拥抱小屋,哪管核辐射?弹指间,三十载,立苍崖。畴昔平生,当年意气今尚在。几时悬溪岩边,与乐天共挥翰。故国堪入梦,醒来看官柳,风流几人在?”仍有憔悴箕山之意。
水出龙潭坑0.5公里与柘溪交合处有一孤岩卓立,名泗洲神座岩。岩有缝隙,时有冷风歙然飕飕而出,《东[山卬]志略》谓“石封门”。这里川谷郁盘,云水飞动,怪生笔端。脑海里回旋着智者的钟磐唱萨声,唐、宋文士跻攀吟咏不绝声。
在雅坑溪与细毛洋水合后向西1公里,有香炉峰。香炉峰有出土文物——中唐时期贵族使用的酒器。香炉峰之北面,有发源于菩堤峰,经小将、方口、掉埠头、下坂、上青坛的小将溪,又有水帘尖青宅里外大坑之水,均在香炉峰下与灵柘溪、雅坑溪合流成沃江。
香炉峰,屹立于一峰之巅,石上云雾缥缈。据1986年6月新昌县文物管理委员会《新昌县文物志》(油印本)记载:“在沃洲山区香炉峰间,1979年尚出土了唐中晚期的青瓷盘口壶……是一件典型的反映该时期特征的器物。”这个出土文物与唐代诗人刘长卿“何人住沃洲,时人已知处”可以互为证明。诗句的意思是:沃洲已是旅游热区,不是隐居首选之地了,说明中晚唐时沃洲人口已众。它与流觞挥翰处、吟诗上岭等古迹联系起来看,可知本区域是唐代诗人活动之集中地。
在香炉峰的北面,有唐大中、咸通年间裘甫起义沃洲寨遗址。遗址旁有发源于菩堤峰、罗坑山的小将溪和发源于水帘尖的大坑溪在峰前汇合。各条溪流在香炉峰前汇合后,向北流约1.5公里有桑园村。桑园村古称沃洲。字书谓水肥而悬出者沃,四面环水者为洲。盖水从石梁飞瀑北来,水帘飞瀑东来与诸水会合,至此冲积成洲,故名沃洲。
沃洲原属[山卬]山,梁·慧皎《高僧传》及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均称[山卬]山沃洲。沃洲在晋时是一处南北长里许、烟树凄迷的绿洲,由于东晋十八名士、十八高僧在这里的活动而于[山卬]山总名之下另列此专名,驰名历史。据笔者考证统计,东晋时期游止浙东的诗人有46位,占全国诗人总数的44%,其中至少有28位漾舟沃洲。此外,两晋有诗僧14位,而单是东晋就有5位在沃洲,存诗22首,占全晋释门诗的67%。至晋宋之际,有谢灵运暝宿剡中,晨登天姥。及至唐代,诗人追慕晋贤而纷纷来此,《唐才子传》所载八大诗僧,均曾亲履于此。“沃洲”一词在唐诗中出现竟有59次之多,比“泰山”一词还要多出4次。可知沃洲乃文人之洲。
沃洲在原桑园村,村东北,有朱熹“题字岩”,清代时此岩只有部分露出水面,余已沉没。《东[山卬]志略》云:“又谓溪中片石如玉几之浮于水面者云”,而当地人称题字岩为“沉岩倒角”。绿漪坑口有潭,传为白道猷之锡杖潭。刘长卿《送灵彻上人还越中》诗云:“禅客无心杖锡还,沃洲深处草堂闲”。村北有石笥,《水经注疏》卷四十守敬按:“……(舆地志):‘剡东百里有石桥,里人传,旧路石笥入天姥,今石笥桥下一大井,与(水经注疏)合,疑即此也。’”《舆地志》说的石笥,就是桑园村北的卓立的石笥。这是说,四面环水的沃洲,原有通向天姥的“石笥桥”。过沃洲1公里,有三王堂之水自粟树弯经磨石岩、南山来会。又向东4公里到溪东村,其上有“真君殿”,始建年代无考,明成化(1465—1487)《新昌县志》已有记载,里人称可能初建于元大德三年(1299)。溪东村北0.5公里有山岙,有支遁岭,东晋高僧支遁向竺道潜买山即此。竺道潜为佛学缘会宗创立者和[山卬]山开山始祖,隐居在[山卬]山水帘洞。《高僧传》、《世说新语》均载:支遁遣书竺道潜求买山而栖居,潜曰:“欲来便给,未闻巢、由买山而隐。”支遁于东晋建元二年(344)自吴(今苏州)支山寺过会稽县来[山卬]山,在沃洲靠[山卬]山一侧的小岭,即今长诏水库大堤“沃洲鱼头山庄”与沃洲水电站之间、原溪东村北之山岙中建精舍,称“沃洲精舍”(一称小岭寺),于此创立佛学即色宗。支遁是推动佛教中国化的杰出代表人物。至今有支遁岭、上马石等古迹在焉。
《宋高僧传》卷十五《唐越州称心寺大义传》:“释大义……天宝(742—755)中,遂筑北坞之室,即支遁沃洲之地也……以大历己未岁(779)五月终于本院……殡于寺之北坞旧居,因造塔焉”。大义居沃洲,有新罗僧来谒,大义有《新罗僧》以咏其事,诗云:“三千里路礼师颜,师已归真塔已关。鬼神哭泣嗟无主,空山只见水潺湲。”新罗僧看完诗后,便舍身坠崖身亡。
大义寂灭之后四十九年,即大和二年,有白寂然自河南来,见支遁沃洲精舍旧址尚在,他得到越州刺史元稹的帮助,开始重建,后来又得到陆中丞的资助建成真封寺,白居易为之作《沃洲山禅院记》。又据《宋高僧传》卷八,会昌六年(846)之后,有释慧郎重建真封寺,宋治平三年(1066)改寺名为真觉院,南宋称真觉寺,明洪武十五年(1382)改称真觉禅寺。撰刻于清嘉庆十七年(1812)的真觉寺碑载:最后的真觉寺重建者为翰林院编修石缉斋,至光绪改寺为祠,民国复称真觉寺。
沃江过溪东又向南折回,有溪西村。溪西村在斑竹峰(天姥岑)之东麓,有数峰迥负,翠碧凝空。支遁的养马坡、放鹤峰、王羲之在沙滩上所书“一笔鹅”等胜迹皆在其处,是晋唐文人游乐之所。元朝大德三年(1299)后,有石氏四十八世石奕居此,到上世纪70年代,已成1100余村民之大村。
水经溪西村前又向北转1公里,有一石笋,因形似而名石夫人。其下有100余米宽、30余米高之石壁,陡立于曲渚之中,俗称铁壁关。溪流至此,打了几个漩涡,再急湍北去。昔过往竹筏、木排繁多,有谚云“能过铁壁关,算是好撑竿”,形容这里山峻水险。
石夫人对面有钓台,一称稻桶岩,《志》称仙弹墩。水北流0.5公里有长诏村。传长诏村村名来历与东晋王羲之有关。王羲之晚年隐剡中,晋帝念之,多次诏他返京,羲之避而不接,故名长诏。村后有源发风香岭的约3.5公里长的水来会。由此步行上天姥岑,亦是上佳选择。水过长诏村0.5公里便是前岸村。
前岸村位于山间河谷盆地,它的东南面与沃洲隔着黄干坑,东北有前西岭,岭下有稻桶岩,今已被淤泥湮没。过前西岭上黄干岭的旱路叫支遁岭。在村的对面,就是前面讲到的拜经台。这里有一涧水自拜经台来,水傍有凉风洞,因洞内有习习凉风而名。洞口呈三角形,底边长约3米,垂直线1.5米左右,深10余米。洞边草药颇多,有矿石粉可治病,里人传有“风神娘娘”为百姓治病。水绕前岸村,傍支遁岭流向兰沿村、央于村。
兰沿、央于、前岸,都是围绕天姥山最北端拜经台山麓的三个村子。在这里出土的有新石器时期至春秋战国时期的磨制石斧、石刀、石锛、石凿、印纹陶罐、原始青瓷碗等文物,可证天姥山开拓历史之悠久。
溪流过兰沿、央于4公里后,与天姥山西面的界溪——惆怅溪在央于村的西面、后岸村的南面汇合后,再向北流10余公里至新昌城关镇,然后中穿剡中(今新昌、嵊州)盘地、过曹娥出海。
今称之古驿道当时还没有成为台越交通干线,杜甫《壮游》“归帆拂天姥”句,拂即斜擦而过也,可知当年杜甫乘流天姥山边之剡溪而回乡。这是一条被人们遗忘了的水上旅游路线。(见第六辑《唐代文学研究·李白东涉溟海行迹考》)
以上水流是天姥山东面和南面与别的山分界的界溪。
 
关键字: 剡溪
相关文章
长生 不老术 - 2012-07-26 15:42:13 - 点击: 2416
千年桑皮纸的今生 - 2012-03-23 09:49:27 - 点击: 2425
孟浩然欲定居浙东 - 2012-01-31 21:36:19 - 点击: 2527
论谢安“东山再起”与“浙东唐诗之路”的历史渊源 - 2011-01-09 16:06:08 - 点击: 3608
唐代诗人与浙东山水的渊源试论 - 2011-01-08 20:35:35 - 点击: 4491
地域文化与唐代诗歌研究 - 2010-11-25 12:14:03 - 点击: 3172
唐诗之路与唐代浙东经济 - 2010-10-23 21:12:00 - 点击: 10842
智者大师与沃洲刍言 - 2010-09-30 15:10:30 - 点击: 2985
《行迹考 》目录选登 - 2010-09-29 16:59:01 - 点击: 4653
唐代文学与地域文化 - 2010-06-18 06:26:58 - 点击: 4023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加入收藏 Email给朋友 打印本文
最新评论 (共有 2 条评论) 发表时间 作者
好!确实是送样激扬! 2009-02-21 15:44:53 张嘎
我记得用这样的文字拷出回声激扬:
智者,顺时而动;愚者,逆理而抗。
真是耳朵,启开了大佛的嘴唇,
也是智慧,生就了大佛的祥光。
正因为佛祖就在我的心上,
我的主观孕育着一切希望!
2009-02-21 11:44:47 海棠依旧
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内容:
  1.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作品 。
  3.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浙东唐诗之路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4. 网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网站中的任意内容。
  5. 网站内所有的文章版权归原文作者和浙东唐诗之路共同所有,任何人需要转载社区内文章,必须征得原文作者或浙东唐诗之路授权。
  6. 网友提交者发言纯属个人意见,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Copyright ©1991-2015 新昌浙东唐诗之路研究社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
:::浙江绍兴新昌县南明街道永安巷6号 电话:0575-86027224 :::
::: 选用本网站文章和图片,请置名本网,否则为侵权。 :::
::: 备案序号:浙ICP备12033077号-1:::
公安备案号: 33062402000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