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之路 / 诗路底蕴 / 天台山·四明山·天明山
天台山·四明山·天明山
2007-06-10    kk    浙东唐诗之路    点击: 4065

天台山·四明山·天明山
竺济法
 
宁海南溪温泉又名“天明山南溪温泉”。“天明山”并无其山,她是现代文豪郭沫若先生的神来之笔。1964年初夏,郭老下榻南溪温泉,有感于温泉群峰竞秀,绿如翡翠,就向温泉负责人打听山名和所在位置。温泉负责人告诉他,其地南接天台山,北连四明山,地处两山合脉之处。才华横溢的郭老灵机一动,随即说道:天台山、四明山,这里就叫天明山!“音节响亮、寓意美好的“天明山”由此而来。郭老还挥毫泼墨,亲笔题写“天明山南溪温泉”匾额。郭老的神来之笔不仅为南溪温泉留下了文化典故和墨宝,“天明山”如今已成为宁海很多企业的注册商标和公司名称,著名的有宁波天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的科技产品——天明牌电子模拟显示屏。如此说来,郭老功莫大焉!
作为宁波人,说起天台山和四明山,很多人对四明山感知较多,对天台山则了解较少,更不了解两山原本统称天台山,后来才分出四明山。
天台山位于天台县之西,仙霞岭山脉东北端。本名镇亭山,又称天梯山,或称灵越、台岳。南北朝陶弘景《真诰》对天台山作了这样的释名:“天台山高一万八千丈,周回八百里,山有八重,四面如一,顶对三辰,当牛女之分野,上应台宿,故名天台。”
天台山为浙东名山,主峰华顶山在天台县境内,海拔1098米;主脉沿北东方向延伸,经新昌、嵊州、宁海、奉化四个县界,新昌东南部是天台山的山地主体,最高处为菩提峰,海拔996米;嵊州南部也有部分天台山支脉分布。其中有4大分支由宁海西北、西南入境,最高峰第一尖海拔945米,经象山港延至镇海、鄞州东部诸山,折转至穿山半岛,入海后形成舟山群岛。天台山脉平均海拔在500米以上,山体连绵,巉岩多姿 ,人文资源丰富,历代名人大家留下了众多诗文,据不完全统计,仅唐代就有近50位诗人登临,《全唐诗》提及天台山的就有100多处,其中尤以诗仙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诗句最为著名。
四明山系天台山脉分支。据志书记载:"四明山周围八百里,二百八十峰,峰峰相次,中顶五峰,状如莲花,疑近星斗,山顶极平正,有方石如窗,中通日月星辰之光,故曰四明。"
四明、天台本属一山。晚唐诗人曹唐在他的《游仙诗五首》序言中记述:“四明、天台初为一山,同谓天台,刘、阮遇仙之迹在今石窗,其后分为四明。人但知刘、阮入天台,不知实在四明也!“这说明南朝宋刘义庆《幽明录》记载的汉朝剡县刘晨、阮肇入天台山采药遇仙的传说发生地,已归属四明山。
四明山究竟何时从天台山析出,还有待考证。史籍记载汉代梅福已编撰《四明山志》(已散佚),说明两山分设至少是在汉代。可能清代乡贤黄宗羲续修的《四明山志》中有答案,笔者未曾查阅,盼请专家指点。
四明山不仅多明胜古迹,更因为作为宁波唐代明州府得名的由来,宋代明州府、庆元府、元代庆元路、明、清宁波府均以“四明”为别称,近代又作为红色革命根据地,而备受宁波人看重。如“四明大地”、“四明儿女”、“四明才子”等称呼,说明宁波人早已将“四明”作为宁波的代名词。而古今海内外宁波人以“四明” 、“四明山”用于单位、公司名称和产品商标的更是不计其数。
由此说来,四明、天台两山都是宁波人、包括舟山人的母亲山。《宁波商报》最近相继举办了宁波市十大山峰探险和三江源溯源活动,其实万变不离其宗,这十大山峰、姚江和奉化江均源于天台、四明两大山脉。望海茶、望府茶、瀑布仙茗、东海龙舌还有杨梅、竹笋、水蜜桃、芋艿头等诸多宁波特产,都来自两大山脉。今年下半年,源于天台山最高峰华顶山的国家一级水宁海白溪水将进入宁波市,这将使宁波人对天台山水有了更为直接的感知和认识。享受着天台山、四明山诸多特产和生命之水,我们应该感恩大自然的恩赐,更自觉地保护好母亲山,使之青山永续,绿水长流。
好在宁波市教育局编写的小学三年级《我爱宁波》教材,已经把四明山是天台山支脉说得很清楚:“宁波境内主要山脉有四明山和天台山两支。四明山是天台山脉的支脉,横跨本市余姚、鄞州、奉化。天台山,主干山脉在天台县,宁波境内为其余脉,有4大分支从宁海县西北、西南入境,经象山港延至镇海、鄞州东部诸山。”这样将使很多宁波人、尤其是年轻一代知道四明山与天台山的关系。
有感于郭沫若先生的神来之笔,笔者想到为甬江取一个别名——因为奉化江、姚江源于天台山、四明山,甬江不妨称为“天明江”。
因查考北宋诗人张俞的事迹,承蒙四川新津茶友徐金华先生寄赠一册巴蜀书社2004年版、32万字的《青城山志》,得以了解该书唐代杜光庭首撰《青城山志》、清代始修志书以来,至今已续修5次,其中1982年以后续修4次,可见当地对志书的重视。由此想到,作为浙东名山的天台、四明应该续修志书。《天台山志》当以天台为主。《四明山志》自汉代梅福首撰以来,晋代、宋代均有续修,最近由清康熙十二年(1673)黄宗羲续修9卷,至今已历330余年。如今四明大地山川锦绣,人物辈出,物产丰饶,经济、文化空前繁荣,盛世修志,此时不修,更待何时?笔者建议余姚、鄞州、奉化和宁波市有关领导和方志专家,早日将此事列上议事日程,联手续修《四明山志》,为名山增辉,为时代添彩!
 
 
(通联:315010 宁波望京路38弄银杏四季9号201室  手机:13175953369  e-mail:zhujifa@sina.com)
关键字: 天台山·四明山·天明山
相关文章
长生 不老术 - 2012-07-26 15:42:13 - 点击: 2426
千年桑皮纸的今生 - 2012-03-23 09:49:27 - 点击: 2459
孟浩然欲定居浙东 - 2012-01-31 21:36:19 - 点击: 2560
论谢安“东山再起”与“浙东唐诗之路”的历史渊源 - 2011-01-09 16:06:08 - 点击: 3644
唐代诗人与浙东山水的渊源试论 - 2011-01-08 20:35:35 - 点击: 4517
地域文化与唐代诗歌研究 - 2010-11-25 12:14:03 - 点击: 3189
唐诗之路与唐代浙东经济 - 2010-10-23 21:12:00 - 点击: 10865
智者大师与沃洲刍言 - 2010-09-30 15:10:30 - 点击: 2997
《行迹考 》目录选登 - 2010-09-29 16:59:01 - 点击: 4665
唐代文学与地域文化 - 2010-06-18 06:26:58 - 点击: 4043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加入收藏 Email给朋友 打印本文
最新评论 (共有 0 条评论) 发表时间 作者
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内容:
  1.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作品 。
  3.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浙东唐诗之路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4. 网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网站中的任意内容。
  5. 网站内所有的文章版权归原文作者和浙东唐诗之路共同所有,任何人需要转载社区内文章,必须征得原文作者或浙东唐诗之路授权。
  6. 网友提交者发言纯属个人意见,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Copyright ©1991-2015 新昌浙东唐诗之路研究社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
:::浙江绍兴新昌县南明街道永安巷6号 电话:0575-86027224 :::
::: 选用本网站文章和图片,请置名本网,否则为侵权。 :::
::: 备案序号:浙ICP备12033077号-1:::
公安备案号: 33062402000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