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台《探索•发现》唐诗之路(下)寻仙解说词
2014-03-21    缘份    唐诗之路
打印自: 唐诗之路
地址: http://www.cntszl.com/listshow.aspx?id=3564
中央台《探索•发现》唐诗之路(下)寻仙解说词

 1991年,名不见经传的竺岳兵在南京召开的中国首届唐宋诗词学术讨论会上提出,在风景秀丽的浙东地区,曾经存在着一条唐诗之路。 

一条蜿蜒在青山碧水中的唐诗之路渐渐地呈现在人们的眼前。谢灵运开辟的谢公道和他所创作的山水诗,斑竹村旁的惆怅溪边流传了上千年的刘晨、阮肇遇仙记,道教的洞天福地,还有那座因为李白的一首诗歌而名扬天下的天姥山…… 

随着对唐诗之路的深入研究,更多隐藏在历史深处的玄机浮现出来。 

今天,和很多名山被游客挤破门槛相比,地处浙江省新昌县的天姥山显得有几分寂寞。但在以往岁月中情景却迥然不同。唐宋以前,号称东南眉目的新昌天姥山却是一座备受文人敬仰的高峰。事实上,早在唐以前,天姥山就已经是中国文人向往的文化名山了,在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眼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天姥山的地位甚至比泰山还要高。 

竺岳兵(浙东唐诗之路研究社社长唐诗之路发现者):我说天姥山是文化的山,泰山是政治上面需要的山,这是因为泰山在皇帝每到祭祀的时候都要去封禅泰山,这样炒作起来,有一些文人才去的;而天姥山,像李白24,他在四川,那么远,他就知道天姥是名山,此行不为鲈鱼脍,自爱名山入剡中,他就把目的地定在天姥山,由此可以证明它和泰山不一样。 

那不是地理的高度,而是一种文化的高度。年轻的诗人李白乘船沿着那条热络的水路来到新昌。他脚蹬谢公屐,沿着谢公道,登上天姥山,是在大唐开元十四年的秋天。显然,李白寻迹山中,没有找到传说中的王母,也没有寻到当年刘晨、阮肇遇仙的痕迹。尽管如此,李白还是一次又一次前往天姥山游历。 

竺岳兵:他一共来4次,26岁一次,39岁一次,还有46岁一次,还有53岁一次,这样4次。 

令人费解的是,为什么李白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前往新昌呢?这还要从李白的经历中寻找答案。在李白25岁那年,他遇到了一个影响他一生的人物———司马承祯。司马承祯,道教上清派第十二代宗师。 

据竺岳兵的研究和考证,李白多次前来新昌,是为了和司马承桢相见。 

725年,也就是开元十三年,25岁的李白出巴渝、穿三峡,漫游江陵时,遇见准备前往南岳衡山的司马承祯。那一年,司马承桢已经80高龄了。关于这次见面的细节,我们当然不得而知,但李白随后即创作了《大鹏遇希有鸟赋》,可见心情非常激动。他在晚年回忆这件事说余昔于江陵见司马子微,谓余有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八极之表。聆听了司马承桢的教诲,又得到了鼓励,意气风发的李白产生去司马承祯隐居之地看看的愿望也很自然了。 

为了寻找李白多次前往新昌的真正原因,我们再次来到斑竹村。在这个依山傍水、风景秀丽的村口,有一座看上去十分普通的石拱桥。正是这座小桥,和传奇的司马承桢联系在一起。它的名字就叫司马悔桥。司马悔桥,又称落马桥。相传,司马承祯因唐玄宗连发诏书请他出山从政,只好打点行装上路。走到斑竹村的这座石拱桥时,见到这里高山流水,林木葱郁,清新明媚,顿生悔意:何必出山自寻烦恼,还不如回去仍过我那自由自在的神仙日子?于是,司马承桢转身回到深山中。从此开始,这座文官到此需下轿,武官到此需下马的落马桥,同时也成了有名的司马悔桥。 

潘肇民(浙江新昌道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他一生当中曾4次应召进京,他头一次受到武则天皇帝的邀请,二次是睿宗皇帝的邀请进京,第三次第四次都是受的唐玄宗的召书下来请他进京,待他以国师的待遇.,他除了在开元年间,住的比较多一点以外,其他的他住了不久坚决要求回天台。 

李白出入新昌,拜见司马承桢,无疑是受到司马承祯传奇经历的影响———因为司马承祯正是以道士的身份为天子所征诏,而新昌的确是令他向往的隐不绝俗的理想地。所以,现在我们开始明白了,年轻的李白出蜀后拜谒司马承祯并非偶然,而仙游更不是李白的终极目标,他的最高理想还是为国家服务。 

竺岳兵:李白这个人他不喜欢按部就班的这样子去做官,而是要一举成名,一下子就能够在皇帝身边,所以他不屑于考试这样的途径,那么,游山玩水,寻道访仙,最重要的,他是要造成社会上面的一种影响,使朝廷能够知道他,我认为这个李白一生好儒名山游,,与许多一些社会上的名流接触,都是在为自己接触朝庭打基础,让当权者知道他,请他去当官。 

  就李白的个性而言,不屑于走一般士大夫通过科举仕进的道路,杖剑去国,辞亲远游,只是一种态度,真正帮助他走上出仕之路却是寻仙访道的捷径。天宝元年(742)李白居东鲁,之后,与司马承桢的好友、道士吴筠一同隐居新昌。不久,吴筠应召赴京。由于吴筠的推荐,唐玄宗派遣使臣召见李白。于是,李白自隐居的新昌起程北上,前往长安。他的目的实现了。显然,李白在仕途之路上的成功,在唐代诗人中间激起了巨大反响。许多同样热衷仕途的诗人络绎不绝前来新昌寻访。这,似乎就是那些唐代诗人们前往新昌的真实动机。怀着喜悦的心情,李白来到长安,他以为凭他的诗章和治国才能从此便会平步青云,但他却只得到了一个翰林供奉的清职。尽管他最初为唐玄宗起草诏书侍奉左右,但距离他施展济苍生安社稷的政治抱负相去甚远。他把自己比做诸葛亮那样的辅弼贤臣,但最终发现自己不过是充当了宫中的御用文人。他报国心切,却没有如愿以偿,心里非常郁闷。正是在这种情景下,他在山东创作了那首千古名篇《梦游天姥吟留别》。 

竺岳兵:李白26岁到了剡中,到了新昌,就是这样。后来梦游天姥吟留别那时已经46岁了,他是在长安宫奉汉陵一年多的时间,他是在非常失意的情况下写的。因为李白他是个浪漫主义的人。梦游可以提供无限想象的空间,可以让他自由发挥他的思想,并不是说我做了个梦,梦游天姥山,并不是这个意思,这样的见解是非常肤浅的。 

《梦游天姥吟留别》成为李白思想的一个分水岭,这首诗写完后,他再次沿着那条唐诗之路来到天姥山。我们由此也知道了,天姥山,是李白的精神寄托。然而,就是这样一座神奇的山,却在其后的一千年里逐渐沉寂下去,湮没于历史的滚滚烟尘之中。今天,当我们站在天姥山上,仿佛依稀还能看到李白从大唐盛世走来。他的衣襟飘动若飞,手中的美酒香气沁鼻,但他的脸上却写着复杂而模糊的表情,清高、自得、伤感、超脱。而就在此时,在熙熙攘攘的唐诗之路上,一股更大的势力正在悄然凝聚,那就是,佛教的兴起。 

新昌有一个别称:石城山。这是因为新昌有千仞壁立,嵯峨怪石,环布如城的石城山。这里的红色砂砾岩丹霞地貌与凝灰岩地貌共存,是研究其形成演化的典型地区。如今,新昌的丹霞地貌已经成为国家地质公园。当年,这里奇异灵秀的自然风景吸引着众多怀揣宗教梦想的人们。 

陈百刚(浙江省新昌县佛教协会名誉会长):当时全国著名的高僧在新昌聚齐在一起的人物很多,高僧传里面,未在高僧传里面,我们检查过后,在新昌活动的,主要在新昌活动的高僧,新昌当时叫剡县的一部份.叫剡东地区,29个,差不多占全部高僧在浙江活动的三分之一。 

距今1600多年前的东晋成帝咸康六年,博学精深的高僧竺道潜告别了南京乌衣巷的散漫斜阳,一路南行,在钱塘江畔的西陵古渡登上了一条蚱蜢小舟。他此行的目的地是沃洲一座名为东岇的小山岗。这显然不是竺道潜的一次普通山水游历,他应该已经到过这里并进行了深入的考察,最终,他把禅院建在了这里。 

释传实(浙江新昌大佛寺方丈):竺道潜大师啊他来新昌的时候已经50多岁了,他从东晋成帝6年,他告别了南京,一路南下,到了杭州,到了杭州呢钱塘江他坐了一条船,就直奔新昌,他这次来的目的呢主要到沃州湖东仰山想建一个精舍,为自己修行作一个道场,竺道潜呢在我们历史上非常有名望,也是东晋的一个了不起的高僧。 

跟随竺道潜前往新昌的,除了志同道合的教友竺法友、竺法蕴、竺法济、康法识等数人外,还有众多的追踪问道者。其实在此之前,竺道潜已经到过新昌境内的沃洲,并进行过深入的考察。也许是因为这里秀丽幽静的东岇景色,也许是因为西天竺僧白道猷也结庐于此,总之,他最后还是决定把禅院建在了这里。三年以后,吴县支山寺高僧支遁派了一个使者来到东岇,要向竺潜买山而隐,竺潜笑道:想来就给,哪有什么买山而隐的说法。于是,那位使者就在不远处的沃洲小岭,建造了沃洲精舍,也在此过起了养马放鹤的隐居生活。 

在新昌,更早的佛教历史来自千佛禅院。千佛禅院位于大佛寺西北约300米,紧邻大佛寺的外山门,是除大佛之外的另一处石窟造像。因石窟内佛像总数超过一千,故名千佛禅院,俗称千佛岩。据统计,石窟内共有佛像1075座,大的有1米之多,小的仅数寸。千佛禅院前身是高僧于法兰创建的元化寺,成寺于公元345—356年,可见千佛岩的造像早于大佛。也就是说,在南朝时代,中国南方还少有石窟造像,因此位于新昌石城山的千佛岩就显得异常珍贵。据《高僧传》记载,公元345年,高僧昙光为领略浙东的奇山异水,尤其受当时杰出的高僧竺道潜和支遁归隐浙东的影响,慕名来到石城山。 

昙光栖于石室,草建隐岳寺,这就有了新昌大佛寺历史的开始。但真正让新昌佛教兴旺的,还是后来大佛寺的建造。据记载,公元486年,石城山来了一位叫僧护的和尚。相传,僧护常见仙髻岩的崖壁上有佛光出现,于是他发誓要在此岩壁上雕刻巨型弥勒佛大像。 

释传实:但是呢在他的有生之年只完成了一个头部,接下去呢就是第二位大师叫僧淑大师来接替他的造佛工程,但是呢也因资金各种条件不足也完成的不多,后来呢建安王就是这个梁武帝的弟弟建安王他知道了,石城山有一个大佛在造,造不上去,他呢就奏请朝廷,就是他的兄弟梁武帝,梁武帝知道了这个情况之后呢,非常支持,派了一位高僧叫僧佑大师来主持这个造佛工程,前后一共化了30年的时间

在僧佑的计算和指挥之下,终于在公元516年大功告成,名扬天下,从此开始了真正大佛寺的历史。由于凿刻大佛的传奇故事,人们也称大佛为三生圣迹。大佛寺的开凿年代与规模和山西云冈、河南龙门相近,比四川乐山大佛早200多年。大佛造像座高2米,身高13.74米,头部高4.8米,耳长2.8米,鼻长1.48米。整个造像比例协调,充分考虑了人们观赏的视角,被学界称之为江南第一大佛。自此,佛教僧人纷纷前往新昌朝拜。 

释传实:这个大佛的造像非常庄严,这个刘勰啊,刘勰啊大家都知道,《文心雕龙》的作者,他有两句话,命世之壮观,旷代之鸿作,就这样两句话来概括了这个大佛。 

王樟华(浙江新昌旅游文化学者):而且,这尊佛像它的全身都是非常好的,一种我们江南人丝绸的那种质感,好像有飘逸的那种感觉,实际上是我们东方人的造像,而且它又是汉化了的。 

大佛寺的造像艺术,建筑与环境的和谐是任何文字与语言难以完全表述的,只有当你身临其境时,才能体会其中之奥妙。大佛宝像坐落在石城山仙髻岩的一座石窟之内,石窟之外有建筑宏伟的大雄宝殿。殿外流水淙淙,殿内香雾缭绕,是大佛寺的核心区域。不管出自何种目的造访大佛金身,不管你有无最充分的思想准备,只要一跨入大殿之门,每个人都会感受到一种无形的震慑。宝像庄严,慈眉善目,甚至于微笑着凝视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世间凡人从此,新昌大佛与大同云冈、洛阳龙门鼎足而立,并列为早期石窟造像的代表作。 

据史料记载和学者们的研究结果表明,昙光到新昌石城时,佛教传入中国不过150年,由于多位高僧在此研究与传播佛法,使当时的新昌大佛寺俨然成了全国的佛教研究基地,并由此在浙东一带出现了中国佛教史上的六家七宗 

释传实:在众多高僧和名士的研究推崇下,新昌的佛教在那个时候已经形成了六家七宗,并且逐步向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传播、渗透、推广,新昌的这块土地上,当时是佛教文化是非常鼎盛,曾经也是佛教从印度传到中国,在这个地方形成宗派,也是同我们的中国的传统文化结合在一起,也可以这样子说,佛教汉化的发祥地。 

南朝文学家刘勰赞誉这座大佛是不世之宝,无等之业,旷代之鸿作。以后,人们把新昌大佛寺的佛像称为江南第一大佛三生圣迹。这种文化的影响同样波及到唐代的诗人们。后面的故事就简单了,他们前往新昌便是一种朝圣。唐代诗人孟浩然创作的《腊月八日于剡县石城寺礼拜》就是描写大佛寺的优秀诗篇———石壁开金像,香山倚铁围。下生弥勒见,回向一心归。竹柏禅庭古,楼台世界稀。夕岚增气色,余照发光辉。讲席邀谈柄,泉堂施浴衣。愿承功德水,从此濯(zhuo4)尘机。 

今天,挟一卷唐诗游新昌的人们依旧能在这山山水水中寻找到中国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然而,那个写下了千古名篇的中国伟大的浪漫主义文学巅峰人物李白,却再也没有回到天姥山。公元762年,李白仙逝。据民间传说,李白是在当涂的江上饮酒,因为酒醉,跳入水中捉月而死。或许,一生浪漫的李白最终魂归天姥山。 

当那些唐朝的诗人们穿梭游历过新昌之后,万历四十一年,徐霞客也来到这个地方,在他的游记中,记录了斑竹村:出会墅岭,大道南来,望天姥山在内,已越而过之。以为会墅岭乃平地耳,复西北下三里,渐成溪,循之行五里,宿斑竹旅舍 

800年前,南宋的时候,新昌籍大儒石墪的石氏别业就在这江边的梅湖村中。别业园中有一小池名为半亩方塘,引水于新昌江,清澈见底。1175年,中国著名理学家朱熹第二次来新昌的时候,曾在此做客小住,留下了四句著名诗作: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800年后的今天,沃洲的水依然清澈,而古剡溪的两岸却已发生了太多的变化。唐代诗人们的足迹虽然早已被历史的风尘所湮灭,但一千多年前的那份美丽和诗意依然宛若眼前。 

于是,我们终于明白了:那些人来到这里,绝不仅仅因为这里有清奇俊秀的山水风光。 

唐诗之路不单是一条诗人吟颂浙东山水的诗路,也是中国佛教、道教、儒教的柔合之路,更是书法、绘画、诗歌交相辉映之路。唐诗之路可称华夏文化的异彩,它既是一条具体的有迹可寻的诗人走过的道路,又似我们常说的文化之路思想之路。古代文人墨客偏爱这里,原因在于浙东水秀山丽,名人古迹众多和文化思想活跃。 

今日剡溪尚在,三江犹存,虽不复昔日溪水如镜,船舟轻行,古木参天,两岸时有白鹭惊飞,但仍有记载中的古迹可寻。 

浙东山川的清新淡雅和深厚的人文底蕴在那些唐代诗人发自心灵的歌咏下,不仅更富有诗情画意,而且终于成为中国文化史上永恒的风景,吸引着更多的后来者踏上这条非凡的道路。 

于是,新昌,乃至整个浙东地区,在我们的视野中越来越清晰地呈现出这样两条路:一条是,通往群山溪水间风景如画的自然之路;而另一条是,由诗仙李白等众多古往今来的文人用心血刻画并流传下来的唐诗之路,形神合一,回味悠长。遥想这些才情横溢的诗家们坐着轻舟,抚剡溪之清流,望天台之雄奇,叹镜湖之瑰丽,真乃美景与豪气并举,诗情同江水共舞,何等的潇洒浪漫。如果说,历史上的丝绸之路陶瓷之路是经济繁荣、走向世界的象征;那么,出现在浙东新昌一带的唐诗之路则是文化昌盛、诗歌兴旺的标志。 

今天,这条已经沉寂了千年的唐诗之路正在引发越来越多地人的关注。中国著名国学大师启功先生曾经欣然为唐诗之路赋诗一首: 

浙东自昔称诗国间气尤钟古沃州一路山川谐雅韵千岩万壑胜丝绸 

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组组长、中国文物学会会长、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中国委员会副主席罗哲文认为,浙东唐诗之路不仅是一条路,它还是一种人文现象,是一个形象、具体而科学的概括和归纳。唐诗之路是中华民族乃至世界的珍贵文化遗产,应当受到全人类的保护。那,就让我们枕一卷唐诗,翩然入梦;揽万千山水,领悟风情。  

 

关键字: 探索 发现 寻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