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圭璋
2012-05-13    KK    唐诗之路
打印自: 唐诗之路
地址: http://www.cntszl.com/listshow.aspx?id=3386
唐圭璋

   
唐圭璋先生小影

唐圭璋(1901-1990),字季特,满族人,生于南京。终其一生,专治词学。1949年前曾任中央大学、金陵大学中文系教授。建国后历任南京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编著有《全宋词》、《全金元词》、《词话丛编》、《宋词鉴赏辞典》等,著有《宋词三百首笺注》、《南唐二主词汇笺》、《宋词四考》、《元人小令格律》、《词苑丛谈校注》、《宋词纪事》、《词学论丛》等。

1901年1月23日出生于南京,幼读私塾,12岁丧母,13岁入南京立奇望街小学。校长陈荣之知其家境困难,一切免费,还负担他的一切费用。

  三年后,南京全市小学毕业会考,唐圭璋名列第一,考入省立第四师范学校。不久,受校长仇埰悉心指导他阅读古典诗词和名作。陈、仇两位是他终生不忘的恩师。

  毕业后,唐圭璋到六合西门平民小学任教两年。

  1922年夏,考进国立东南大学中文系。那时系主任陈中凡注重国学,校内办有《国学小丛刊》,他最早撰写的一篇论文《诗三百篇的修辞》就是发表在这个丛刊上。 

  吴梅在东大开设的词学通论、曲学通论、词选、曲选、专家词、南北词简谱等多门课程,唐圭璋都选听;吴梅还带领学生建立了一个词社,名"潜社",唐圭璋就与同学王季思、段熙仲、张世禄等成为社中骨干。吴梅的学生很多,但最为出色的是任中敏(半塘)、唐圭璋和卢前(冀野)三大弟子,人称"吴门三杰"。由于任、卢专攻曲学,而词学唐圭璋独领风骚。 

  大学时期,唐圭璋汇辑了《纳兰容若词》,撰写成《宋词三百首笺》,吴梅为之作序,以后又为其《全宋词》、《词话丛编》等巨著作序。

  1939年吴梅客死云南。当时唐圭璋虽飘泊成都,还是赶到云南为第三位恩师送行,并写下了沉哀入骨的《虞美人·悼瞿安师》和《吴先生哀词》。 

  唐圭璋在1928年大学毕业,先任教于江苏省第一女子中学,后转任中央军校国文教官,兼教历史。他30年代编辑的《全宋词》目录在全国各地分发后,引起了社会同人的热烈反响。他写的《宋六十家词跋尾》和《四十种词集跋尾》发表后,受到词学界一致好评。

  1937年全书初稿完成,36岁的唐圭璋,大名已赫然载入《民国名人图鉴》。

新中国成立后,他在东北师范大学任教。

  1953年秋调回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讲授古典文学至1990年。辛勤耕耘七十载,呕心沥血育桃李。他长期讲授唐宋词选,也教元明清戏曲。他有一个与众不同的教学方式,就是与吴梅一样常携长笛一支,在堂上吟词唱曲,以加深学生对词曲意境的理解;他讲解柳永苏轼秦观的词作以及《牡丹亭》、《长生殿》等戏曲时,会情不自禁地用昆曲清唱其中精彩的篇章,使同学们获得一种优美、高雅的艺术享受。 

  唐圭璋对中学语文教学非常关心,不仅经常解答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疑难问题,而且还曾亲自为语文教师作辅导讲座。

  比如1956年,全国文化界、教育界掀起了学习《毛主席诗词》的热潮。为了满足江苏中学教师的需求,唐圭璋专程到常州、无锡、镇江,为中学教师作专题讲座。 

  唐圭璋于1934年完成《词话丛编》初稿,吴梅为之作序,称"此书洵词林巨制,艺苑之功臣"。该书出版后,他仍然不断搜集。经过40多年的沧桑变迁,他一步一个脚印,终于1986年中华书局出版《词话丛编》(修订本)精装五大册,增补了25种,共计85种词话,近400万字,集历代词话之大成,为我国词学史上矗立了一座丰碑。 

  1979年,中华书局又推出唐圭璋的《全金元词》。这部巨著最初定名《金元词汇》,30年代所辑原稿,60年代完成初稿,曾借给友人夏承焘,但在"文革"受遭抄家被烧毁。唐圭璋后又按存目重新辑录。 

  他因年迈体弱,辞掉了南京市人大代表、南京市文联副主席、省政协委员等社会职务,但仍兼任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顾问、中国韵文学会会长、中华诗词学会名誉会长等职。

  1990年,国家授予他"有特殊贡献的专家"称号。在不足8平方米的书房兼卧室梦桐斋里,堆满着各种版本的书藉。 

  1990年他以90高龄无疾而终,唐圭璋对中国词学事业有着前无古人的独特建树,又为培养词学人才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主要著作

  主要有《全宋词》[1]、《全金元词》、《宋词三百首笺注》、《南唐二主词汇笺》、《词话丛编》、《辛弃疾》、《元人小令格律》、《校注词苑丛谈》、《唐宋词简释》、《宋词纪事》、《宋词四考》、《梦桐词》、《词学论丛》等。其中有的曾获国家、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和优秀图书奖,有的还出版香港版、台湾版。

  

《全宋词》唐圭璋编纂

[1]

名人评价

  唐圭璋先生85岁寿诞时,王季思亲自来南京道贺,贺辞中写道:“白头相见各欢然。词山曲海浑闲事,乞与高风代代传。”(《鹧鸪天·小词敬祝圭璋学长兄八五华庆》)

  他的弟子盛静霞颂词《定风波》开头云:“甲子绵延六五周,芬芳桃李遍神州。”

  后学刘乃昌贺联称:“词府千年仰泰斗,教坛举世颂楷模。”

  学子山水情人缅怀唐圭璋先师的挽词:“感念往昔,承爱教诲;谆谆告语,悠悠流水;默默耕耘,巍巍丰碑;不辞辛苦,无私劳累;勉励学子,润泽我辈。乐于助人,吾不禁临风而垂泪!”

  这些充满深情厚意的词章,既表达了人们对唐圭璋道德文章的无限敬仰,也反映了他一生辛勤耕耘、培育人才的光辉业绩。

关键字: 唐圭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