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唐诗之路
回望唐诗之路
不日就要和一群摄影家朋友一起去浙江拍摄唐诗之路了,为了在当地搞活动时用于介绍摄影家,今天整理“代表”作品时,又把去年7月份在那里拍摄的图片,挑出10张来,算是回顾,也是总结!对于人文遗产的拍摄我早已进入思考,但愿这次去能有更加深刻的认知,回头为拍摄此类题材的影像做一系统整理和探索!
天姥山与沃州湖。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早已成为千古绝唱,尽人皆知!“沃州湖为东南眉目”的赞誉也让沃州湖流芳百世!可巧的是这两个在唐诗里擎起一段文脉的山水却都在浙江的新昌。
这里好像叫茅洋,是个很好的古村。唐诗之路,是近年来崛起的一种研究和探讨唐朝诗人或隐居或游历或生活而形成的文化之路,学术之路!它的精华就在新昌。北起绍兴的鉴湖,就是现在的镜湖,南到有赤城山的台州,中间是一条剡溪贯通活连接。这里古村繁多,民风质朴,风光秀美,物产丰富,绝对是个人人望而求之的好去处!
还是茅洋古村!
新昌城南的大佛寺,是佛教天台宗的发祥地,这里有江南第一大佛!这是原《中华遗产》执行主编朱振华在这里仰望智者大师的灵塔!很多人都看过根据金庸的小说改编的《天龙八部》、《射雕英雄传》等等很多我想不起来的电视剧大都在这里拍摄。把大佛寺的山门上挂上“少林寺”,这里的树林、山门两侧便都成了打斗的绝佳胜地。此外还有重阳宫、穿山十九崖等,都是许多电视剧所青睐的外景地。
在剡溪中游泳玩耍的孩子们。这条溪水可不一般,在唐诗里写到新昌一代地名和物产的诗有一千多首,进唐朝诗人就到这里270多人,十个人里就有两三个来这里。
谢公古道。就是晋朝谢灵运在这里开辟的古道。谢灵运隐居于此,从此中国的山水诗就开始有了源头。谢灵运也就成了中国山水诗的鼻祖!李白对谢公崇拜有加,于是前后来此多大四五次之多,留下了许多名篇。
大佛寺边上还有一座奇特的寺院,那就是千佛寺。寺却不大,名声却极远大!
斑竹村。又一古村。鹅卵石铺就的古道从村中穿过。这里的人很象北京的爷们,都是“膀爷”。这个村庄更不简单,仅靠天姥山的主峰拔云尖。徐霞客曾在此居住游历,村里还曾是县级设置,现在还存有监狱、妓院、商店等古老建筑。只因古道才引来众人,形成闹市。更多的唐朝诗人也是趋之若鹜。
过去,可没有现在的便利。李白、杜甫、白居易、孟浩然、谢灵运们不知道该是如何在此游历。想来一是骑驴,二个便是乘坐这样的竹排,沿剡溪踏歌而行。啊呀呀,这样的旅程真是惬意非常啊!




haha,是帮主来了!上茶,上好茶!以后最好忙的时候来少点,多休息会,然后多写点!哈啊哈哈哈。节日快乐,健康着美丽着!
都说近处没有风景!
我们都走向远方寻找风景
后来我们在别人的图片和文字中发现自己的身边竟也可以如此美丽
- 周一渤,现居北京,诗人、摄影人、撰稿人、影像评论人、策划人。历任杂志高级编辑、图片总监、执行主编等。现为中国工人出版社《摄影百家》系列丛书主编。 出版《最后的旋舞》和《田野的守望》等诗集和图文书《绝世珍存之中国民艺》、《北京纪事》(与人合作); 主编或参与策划、编著《新昌放歌》、《全国模范信用社主任杨朝泰》、《家园:生命.危险——直击二十一世纪精彩瞬间(世界新闻摄影获奖作品图文版)》等诗集、摄影集、报告文学集以及经济、金融论文集20余种。策划、编导和拍摄过《贫困乡里的富书记》、《在希望的田野上》等电视纪录片、专题片MTV10多部。获《中国国家地理》首届国家地理自然基金奖;“2006年度青年摄影家”。
45 条 关于 "回望唐诗之路" 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