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唐诗的“唐诗之路”
2011-03-10    王娟敏    新昌新闻网
打印自: 唐诗之路
地址: http://www.cntszl.com/listshow.aspx?id=3064
走出唐诗的“唐诗之路”

 

  

  日前,我县举行“浙东唐诗之路”申遗工作座谈会,介绍了唐诗之路申遗工作有关情况,并对下阶段工作作出具体部署。几年来,“浙东唐诗之路”申遗工作积极开展,挖掘了唐诗之路文化内涵,丰富了唐诗之路的物质载体,营造了良好的申遗氛围,进一步打响了唐诗之路的品牌和影响力。

  “唐诗之路”源远流长

  浙东文化,源远流长。早在公元前七千年到一万年,浙东的先人们已能建造土木结构的房屋、种植水稻、豢养猪狗……自晋代起,这里渐成为人文荟萃之地,中国山水诗在这里滋生;以沃洲为核心区域的佛教“般若学”的兴起,标志着外来佛教与中国本土文化的结合;佛教“天台宗”的产生,标志着佛教在中国流行鼎盛时期的到来;生活在越剡的王羲之书法艺术,被后人推崇为“书圣”,在中国书艺史上影响极为深远;南朝刘宋元嘉年间的以天姥山为创作题材的山水画,标志着中国山水画艺术的发展;包括饮茶、弈棋、音乐、园林、造纸等在内的名士文化,对后人的影响至今不衰。 

  到了唐代,“千岩万壑”的浙东山水和深厚的文化积淀,成为唐代诗人十分向往的精神乐园,有450多位诗人在这里流连忘返,吟咏不绝,留下了1500多首唐诗,使浙东一带再次成为唐诗发展中一个特异的地区。对于这一人文现象,“唐诗之路”是一个形象、具体而科学的高度概括和归纳。 

  申遗之路坚定执著 

  “唐诗之路”是由我县学者竺岳兵在1991年5月25至29日,由南京师范大学和中华书局联合主办的“中国首届唐宋诗词国际学术讨论会”上正式提出来的,立即受到学术界的重视。在多次学术会议论证基础上,1993年7月18日至22日,中国唐代文学学会专门在我县举行了“唐诗之路学术讨论会”。会议肯定了“唐诗之路”学术价值、遗产价值和现实意义,中国唐代文学学会正式行文命名为“浙东唐诗之路”。此后,在我县共举行了七次大小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其中会议规模最大的,有1994年11月22日至26日,有120位学者参加的、以研讨“浙东唐诗之路”为重点的中国唐代文学学会第七届年会暨唐代文学国际学术讨论会;与会代表最多的,有1999年5月21日至24日,在我县举办的“李白与天姥”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李白研究会特别会议。”出席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代表,还有来自美、日、加、俄、德、澳、韩八个国家的代表,浙东人文得到了进一步的挖掘和开发,获得国内外知名学者的肯定和赞许,“天姥即王母”的观点,是这次会议的主要成果之一,被写进了《会议纪要》予以肯定。千百种新闻媒体报道浙东唐诗之路的学术研究与旅游开发的进展情况。人们已普遍有一个共识:浙东唐诗之路可与河西丝绸之路并列,同为有唐一代极具人文景观特色、深含历史开创意义的区域文化。 

  历史总是把好的东西留了下来。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两个王朝,汉代有丝绸之路,唐代有唐诗之路。 

  什么是“浙东唐诗之路”呢?唐诗之路提出者、唐诗之路研究社社长竺岳兵说,“浙东唐诗之路”有两层含义:第一层是表层含义,指的是一条道路:它始自钱塘江,经浙东运河过绍兴、上虞,再溯剡溪,经嵊州、新昌、天台、临海、温岭、温州、仙居,还有浦阳江、东阳江、好溪、奉化江、甬江等;经奉化、宁波、余姚,再过上虞到钱塘江的支线。 

  第二层是深层含义。“唐诗之路”是形象思维的思路,是诗人凭借浙东山水和人文底蕴,通过想象、联想和幻想,形成审美意象,进行概括和集中,结合诗人的思想情感而喷发为诗的过程。 

  近年来,浙东唐诗之路所经之地各市、县,纷纷要求申报世界遗产。 

  2007年,我县成立了“浙东唐诗之路申报世界遗产领导小组”。 

  2008年5月,上虞市成立了“浙东唐诗之路申遗联谊会。”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惟一授权使用其标志的《中华遗产》,用60个版面,反映了唐诗之路上的山水人文底蕴,为申遗做了先期工作。 

  据悉,截至2008年春,全世界作为世界遗产的“路”,还只有两条,一条是日本的纪伊山地的圣地和参拜道;一条是西班牙与法国的圣地亚—德孔波斯特拉的巡礼道路。而浙东唐诗之路正站在世界申遗机关的门口。 

  申遗工作成果丰硕 

  我县对于“唐诗之路”申报世界遗产工作已有相当厚实的基础。二十多年来,唐诗之路研究社发表了一百多篇学术论文,出版了唐诗之路第一套和第二套系列丛书。 

  专著方面,已经编撰出版《唐诗之路唐代诗人行迹考》、《唐诗之路唐诗总集》、《唐诗之路唐代诗人资料索引》、《唐诗之路综论》、《天姥山研究》、《唐诗之路唐诗选注》、《李白与天姥》、《浙东唐诗之路》等和待出版的《唐诗之路·新昌篇》、《新昌文史100题》、《新昌神话》、《两晋名人大全》等十二部专著。 

  专论方面,发表在省级以上刊物的学术专论《剡溪——唐诗之路》,是历史上第一次提出来的学术专论;《李白“东涉溟海”行迹考》(考证出451位唐代诗人在唐诗之路上的行迹)、《〈梦游天姥吟留别〉诗旨新解》、《李白四入浙江、三入剡中、二上天台、一上四明》、《晋唐名人与沃洲山水》、《天姥山得名考辨》、《“天姥山”“天姥吟”系“天姥岑”之误》等百余篇论文,受到学术界的肯定和赞誉。 

  根据文献考证,最早研究出“浙东唐诗之路”是山水诗发祥地、佛教中国化时期的中心地、佛学修行者的中心地、道教巩固充实时期的中心地、士文化的中心地书法艺术的圣地等结论,又根据《容斋随笔》、《太平御览》、《诗人玉屑》等文献记述,得出“唐诗之路”天姥山是中国山水画的源头,由此组成了七大文化底蕴。 

  同时,挖掘出了支遁“沃洲精舍”、“智者大师圆寂处——大佛寺”“智者大师放螺处”、“蒙泉”、“阮裕隐居地”、“王母洞”、“顾欢隐居地”、“齐抗隐居地”、“郗超精舍”等近100项名胜古迹,丰富了我县人文地理和旅游资源。还最早论证“天姥即王母”的学术观点,几成铁论;最早论证浙东人文地理是《西游记》前七回的创作原型,受到学术权威的首肯,为“唐诗之路”申报世界遗产奠定了文化传承的基础。 

  “唐诗之路”期待辉煌 

  “浙东唐诗之路”在学术界、社会界迅速形成了共认,这的确是少见现象。其原因,主要在于“唐诗之路”在中国文学史、文化史上的地位,在于它的学术价值、现实意义和遗产价值。 

  它拓展了我们唐代文学研究的领域,并可把唐诗与六朝遗风、山水胜景、社会民俗、佛道玄理、园林建筑、书画音乐等与文学相关的其他亲缘学科进行交叉、交融和综合探索。 

  “唐诗之路”构建出人文景观、自然景观与唐诗整体性的渊源关系。因而它为传统文化研究提供了范例。传统文化研究成果如果利用得当,可以促进当代经济建设和文化发展,特别是在旅游业。这不但为古代文学研究,也为当代经济研究,提供了新的课题。古代文学研究,要把传统与现实结合起来,对“浙东唐诗之路”的研究,极有现实性,开发利用价值极高。当代经济研究,应重视古代文学研究,尤其是身在“唐诗之路”上的经济人士,从文化土壤中汲取营养,凭籍地理优势,拓宽思路,发展经济。 

  “唐诗之路”已经为当代社会发展起到很大作用。《光明日报》的题为《一项文学研究带动一方产业》,对此作了专题调查报道,其它诸多媒体文章也都说明:“唐诗之路”对于提高当地知名度、优化区域环境、增强国民文化素质,促进地区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浙东唐诗之路”作为一条文化线路所具有的遗产价值在于它是名副其实的中华民族遗产,它构建出了“唐诗之路”上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为保护好和利用好这份民族遗产提供了有利条件。 

  现在浙江经济有很大的发展,同时,把浙江建设成文化大省已成为上下普遍的要求。这一极为有利的客观环境,更可促进传统文化与现代建设很好的结合。正如专家们所强调的,这是一条文化品位很高的人文旅游和风光旅游线。“唐诗之路”的研究开发,能充实旅游产业的文化内涵,有助于经济建设和精神文化建设,也可使国内外游客和广大群众更真切地领受和欣赏唐诗的魅力,使唐诗更接近现实,走向世界。

关键字: 浙东唐诗之路 申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