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之路与唐代浙东经济
2010-10-23    空林寂雪    唐诗之路
打印自: 唐诗之路
地址: http://www.cntszl.com/listshow.aspx?id=2967
唐诗之路与唐代浙东经济

提要:“浙东唐诗之路”被誉为是一条堪与丝绸之路媲美的文化之路,然而,这条文化之路与浙东经济的关系,至今仍未引起文史学界足够的重视。从诗歌题材上说,繁荣的浙东经济,既是诗歌的载体,也是“唐诗之路”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试从“唐诗之路”的有关诗歌出发,揭示唐时期的农业、手工业、中药材等的一些基本状况,探讨唐诗之路与浙东经济的相互关系。

关键词:唐诗之路;浙东经济;关系

On the Poems of “the Road of Tang Poetry”

 and the Economy of Easten Zhejiang in Tang Dynasty

                       YANG Hang

(College of Humanities, Southwest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Chengdu,Sichuan,610041 )

 

Abstract: “The Road of Tang Poetry in Easten Zhejiang”is acclaimed as a cultural road which can compare well with Silk Road.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ulturalroad and the economy of Easten Zhejiang has not been paid much attention in academic circles.But view from the subject matter of poem, Easten Zhejiang’s booming economy is the carrier of the poem,as well as the important cause of the road.The thesis to reflect some basic situations of the agriculture,manufacture and Chinese herbal medincine in Tang Dynasty,also to discus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ultural road and the economy of Easten Zhejiang.

Key words:The Road of Poems of the Tang Dynasty,  the economy of Easten , relationship

 

近年来,浙东唐诗之路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已受到学术界的普遍关注,学界对唐诗之路的研究也日益广泛而深入。然而,近年来论者对唐诗之路的研究往往只集中于探讨唐诗之路形成的历史文化原因及山水意蕴等方面。

诗歌源于生活,又体现着生活。它不仅具有丰富的艺术价值,也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现实意义,杜诗被称为“史诗”就是一个明证。社会经济是文化艺术的基础,文化艺术又反映社会经济。唐代浙东经济是我们探讨唐诗之路成因时不可忽略的一点,而从“唐诗之路”的诗歌中,又可以反观唐代浙东的经济状况。

 

 

自东晋南渡后,浙江人口大量增加,土地大面积的开垦,浙江地区的农业得到较快发展。到了唐代,又由于唐政府重视水利兴修,浙江的农业更是日益兴盛,浙东地区当然不例外,这在唐人诗歌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一)稻熟秋香亘万畦

浙江原始农业发展很早。从余姚河姆渡遗址发现的七千年前后的大批稻谷已给浙东原始稻米的栽培作了有力的证明。到了唐代,农业生产进一步兴盛和发展。唐代变均田为庄园,变租庸为两税法,重视水利设施的建设。根据考古发现,当时越洲已用牛耕,用单牛曳引。出土了犁,已有了带齿的耙,镰刀已具雏型,还出现了龙骨水车的雏型,“筒车”。[1]除此之外,唐代还开发了稻谷二熟制。生产制度的改革,生产工具的改进,促进了生产力的大大提高,唐代农业大力发展,特别是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杜甫《忆昔》云:“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写的就是唐代政治开明时期粮食满仓的状况,其中浙东粮食占重要地位。

唐代诗人在此游弋,也不免提到此地的粮食景象。秦系在《云门山》诗中写道:“天开霁色澄千里,稻熟秋香亘万里。”“云门山”在会稽山之北,今绍兴县南平水江(古若耶溪)畔。“稻熟秋香”透露出一种丰收的景象。一个“香”字极具巧妙地传达了这里稻米良好的长势。“亘万畦”的一个“万”字,又说明了耕地之多,稻谷种植面积之广,产量之高。又方干《镜湖西岛闲居》“落叶凭风扫,香粳倩水舂”,讲的是诗人在镜湖西岛安逸闲适的隐居生活,粳稻又是一种优良的稻谷品种。可见绍兴一带所产稻米质量是很高的。

另有白居易《杂兴三首》:“越国政初荒,越天早不已。风日燥水田,水涸尘飞起。国中新下令,官渠禁流水。流水不入田,壅入王宫里。……不念阊门外,千里稻苗死”。这首诗反映的是统治阶级荒淫无度,贪图享乐而对农田遭灾熟视无睹的史事。诗歌意在揭露统治阶级的罪恶,但从侧面仍可看出当时越国的农业状况。对水田的描述正说明当时农业的重要地位,稻米是当时当地的主要粮食,所以“风日燥水田”的灾害事关人民生死,而统治阶级却不顾百姓死活,让流水壅入王宫以助自己贪图享乐,用稻田闹旱灾来写统治阶级,更具有批判性,也只有稻米的重要地位才会具有达到这种效果,最后“千里稻苗死”一句中一个“千里”就可以看出当时耕田面积很广,稻米种植广泛。

这些诗歌无论是对浙东地区稻米丰收的盛赞还是对禾田不济的悲叹,皆是因实而发,是对浙东经济的反映,充分说明了唐代浙东粮食作物的生长状况。

 

(二)茶连洞壑生

我国是茶的原生产地。栽茶、制茶、品茶等方面都有丰富的经验,并形成了别具特色的茶文化,在中国的茶文化史上,唐代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茶文化的真正形成可以说是在唐代,并且也在唐代开始了对茶的研究。而浙东,特别是绍兴市平水、新昌、嵊州一带的茶叶不但是本地的特产,也为中国茶文化的发展作了很大贡献,浙东名茶享誉全国。最著名,也是最有力的根据是“茶圣”陆羽的《茶经》,这是我国第一部茶学专著。《茶经》的问世,对唐以及唐以后的茶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书中详细论述了各地的茶叶品质,提到“浙东,以越州上,明州、婺州次,台州下。”[2]

中国文人对茶有一种偏爱,茶兴于唐,品茶之风始盛于唐代,唐代文人将品茶赏茗作为一件生活乐事和雅事,对茶学的研究也就因此而兴盛,精于茶道的除了陆羽外,还有陆龟蒙、皎然、崔国辅、皮日休、白居易等人,陆龟蒙家“有田数百亩,……嗜茶,置园顾渚山下,岁取租茶,自判品第。”[3]白居易“檐前新叶覆残花,席上举杯对早茶。”(《不出》),还“新秋松影下,半夜钟声后。清影不宜昏,聊将茶代酒。”(《宿蓝桥对月》),并以“茶香飘紫笋,脍缕落红鳞”(《题皓大夫新亭上二十二韵》)来加以赞美。

浙东地区,由严维、李洞发起的“云门茶宴”,更是一次茶叶评审会。文人雅士在浙东地区品茶评茶也留下了很多有关浙东名茶的诗句。如最具有代表的是皎然的《饮茶歌消崔石使君》:“越人遗我剡溪客,采得金芽爨金鼎。素瓷金色缥沫香,何似诸山琼蕊浆。一饮涤昏寐,情来朗爽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饮酒多自欺。愁看毕卓瓮间夜,笑向陶潜篱下时。崔侯啜之意不已,狂歌一曲惊人耳,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此诗极其生动地描绘出剡溪茶之神、之绝,传神地写出饮茶之道,为剡茶谱了一曲美妙的赞歌。李中《赠胸山杨宰》“得诗书落叶,煮茗汲寒地”。他的另一首诗《赠胸山孙明府》“闲抚素琴曹吏散,自烹新茗海僧来。”都道出一种玩茶的雅趣,透出一种不俗的气质。又方干《初归镜中寄陈端云》“云岛采茶常失路,雪龛中酒不失扉”,无可《送喻凫及第归阳羡》:“月向波涛没,茶连洞壑生”都可看出茶叶栽培之多,并且不同地方大量的茶树种植还形成了一道美丽辽阔的风景。而茶种植之所以有这样大的发展,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在唐朝,茶叶已成为一种重要的贡品,而随着贡额的增加,劳动人民不得不加大茶叶种植面积。除此之外,由于此地茶叶的闻名,一些地主庄园就自己发展种茶,形成自己的茶园,以上提到的陆龟蒙就是如此。

 

(三)有园多种橘

《越绝书》卷四有关作物有“十货”的记载,其中有一货为“果”。[4]这说明绍兴地区自古就盛产水果。“莲唱葡萄熟,人烟橘柚香”(武元衡《送寇侍御司马之明州》);“加餐共爱鲈鱼肥,醒酒仍怜甘蔗熟。”(李颀《送山阴姚丞携妓之任兼寄苏少府》);“林果黄梅尽,山苗半夏新。”(李敬方《天台晴望》)等等都描绘出了浙东地区丰富的水果种植。而在众多水果之中,橘又是最重要、最著名,种植最多的。

唐代越州橘的栽培非常普遍,唐代诗人有关诗歌也有明显的体现。如杜荀鹤《送友人游吴越》:“有园多种橘,无水不生莲”,姚合《送韦瑶校书赴越》: “霜落橘满地,潮来帆近山。”再有姚合《送盛秀才赴举》:“橘村篱落香潜度,竹寺虚空翠自飘。”诸句都反映出越州种橘广泛,橘林繁盛。又有崔颢《舟行入剡》:“山梅犹作雨,溪橘未知霜。”韩翃《送客还江东》:“把手闲歌香橘下,空山一望鹤鸪飞。”都透露出一种橘的生气,橘的盛景。足见唐代浙东种橘、产橘的盛况,这些不仅让我们想起屈原在《橘颂》中对橘的描述和赞美:“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绿叶素荣,纷其可喜兮。青染杂糅,文章烂兮。精色内白,类可任兮。”橘树枝叶茂盛,生机勃勃,果实纯洁精美,绚烂多姿,像一个品格高尚的人。

橘林篱落透出满园橘香,诱人的橘成为诗人诗中一个重要的意象,在浓浓的诗意中传达此地丰产的壮势。

 

 

古代手工业是中国古代经济的重要内容之一,我国古代手工业技术有许多领先世界的成就。而浙江地区的手工业发展也独具特色,特别是在制瓷业,纺织业等领域在全国又独领风骚。

 

(一)九秋风露越窑开

浙江省的陶瓷工业发展甚早,在余姚河姆渡遗址中就有夹碳黑陶出土。据《浙江地理简志》载,发现汉代瓷窑遗址以上虞最多,分布在曹娥江下游及其支流消舜江一带,其中就有“唐诗之路”所包含的范围。浙江的陶瓷最著名的就是越窑,越窑是指座落在唐代天宝年间越州辖区(会稽、山阴、诸暨、余姚、剡县、萧山、上虞七县)内的窑场,越窑到唐五代时最盛,越窑烧制的是类冰似玉的青瓷,据考,越窑确实比岳州窑、婺州窑、洪州窑、寿州窑为精。[5]成为文人墨客歌咏的对象。

前面我们讲到,唐代文人品茶赏茗成风,同时,他们对茶具也颇讲究,许多名窟也大量生产茶具。“茶圣”陆羽对茶具也很有研究,并把越窑产品推上首座。“时鬻茶者,至陶羽形置炀突间,祀为茶神。”[6]他在《茶经》中说:“或者以刑州处越州上,殊为不然,若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不如越一也;若邢瓷类玉,则越瓷类冰,邢不如越二也;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绿,邢不如越三也。”[7]除陆羽外,其他嗜茶诗人也对越窑大加赞赏,最为典型的是陆龟蒙的《秘色越器》:“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好向中宵盛沆瀣,共嵇中散斗遗杯。”秘色”专指青色,“秘色瓷”乃越窑精品。又有施肩吾“越碗初盛蜀茗新,薄烟轻处搅来匀。”韩《横塘》:“蜀纸麝煤沾笔兴,越瓯犀液发茶香”,孟郊《凭周况先辈于朝贤乞茶》“蒙茗玉花尽,越瓯荷叶空”,都是对越窑的真实描摹和盛情礼赞,并说明茶香配上瓷色方是品茶戏茶之绝。皮日休在《茶瓯》中又写道:“圆似月魂堕,轻似云魄起。”用像满月般的圆言其形状之规整,用如云般轻极言越窑之细薄,可见越窑烧制技术的精湛。

越窑名声四扬,所经之地构成了一条“陶瓷之路”。唐诗与陶瓷也因此相映成趣。

 

(二)秋蝉织杼家

据《越绝书》卷八记载,春秋时期的于越就已经种植大量的麻和葛,《淮南子·原道训》亦有“于越生葛絺”的记载。到汉代,今绍兴还是全国著名的麻织中心。到了唐代,麻和葛仍然是其主要的技术作物。[8]这些经济作物的种植是丝绸工业的前提和基础。早在嫘祖之前,古越人民已开始养蚕和纺织[9]到唐代,浙江的丝绸工业闻名遐迩,越州的丝织品尤其著名,不但品类繁多,而且质地精良。

唐代,绍兴所产的丝绸品种大大增加,仅仅在贡品中列名的,有10种之多,尤其是轻容纱曾风行一时。这种纱纯色无花,丝缕极细,织工极精,既薄又轻,品质十分优异。当时的丝绸业,规模神大。唐代末年,朝廷在浙东重赋搜刮,单单越绫一项,每隔10天就窑征调15000匹。

越州丝织品品种之盛,质地之好在唐诗中同样得到了反映。杜甫在后出塞曲》中说道:“越罗与楚练,照耀舆台躯。”对越罗评价之高,可见一斑。杜牧《吴宫词二首》云:“越兵驱绮罗,越女唱吴歌。”描绘出了越兵运送绮罗的场景,也可见当时越罗产量可观。白居易的《缭绫篇》云:“缭绫缭绫何所似,不似罗绡与纨绮。应似天台山上月明前,四十五丈瀑布泉。” 缭绫是当时越州的一种著名的丝织品,把缭绫比作天台山石梁飞瀑,非常神妙地描绘出了越绫的品质非凡,神奇珍贵。项斯《送顾少府》:“幽景临溪寺,秋蝉织杼家。”“织杼家”中一个“家”字说明当时丝织业已很普遍,同时反映了作为“丝绸之路”起点的浙东地区丝织品的盛况。

 

在手工业中,除了陶瓷工业和丝绸工业外,唐代的浙东地区冶金工业、造纸业、印刷工业等都较发达。冶金业在于越时代青铜剑的铸造基础上,从汉代到三国,今绍兴地区成为当时全国的铜镜制造中心。南朝齐代上虞谢平创造了“灌钢法”炼钢,到唐代仍具影响。古代浙江造纸业也欣欣向荣。韩愈称越纸为“会稽先生”,越纸种类多,质地好,也每每为文人所称道,顾况有《剡纸歌》来称赞剡纸“剡溪剡纸生剡藤,喷水捣后为蕉叶。”诸如此类的手工业都在唐诗中有所反映,本文不作详述。

 

 

除了农业和手工业外,浙东地区珍禽怪兽、奇石花木诸类见于唐诗甚多,中草药就是其中最明显也最具特色的。特别是今天的新昌一带,自古就是中草药的丰产地,真乃地无尘染多灵草。笔者鉴于其独到性,将其进行粗略地说明。

 

            “唐诗之路”不但山明水秀,而且钟灵毓秀,灵草漫野,百药争长。早在秦汉时期,今浙东新昌一带就被誉为“弥山药草、满谷丹材”的药材之库。久传不衰的东汉刘晨、阮肇二人上桃源采药遇仙的传说,就已反映了当时这里药材数量之多、质量之高。东晋时期,南北士人投闲山水,寻求精神安宁到剡中,在养性修身中对这里的药材作了大量地开发和利用。晋宋之际,山水诗的奠基人谢灵运虽身体虚弱,却庆幸能够客居剡中。他在《山居赋》里说的奇花异草,均与药有关,如他所说的松、柏、栋、枇杷、苦竹、茯苓等,都是很好的中药用材。

到唐代,此地药材名气就更大了,敬宗皇帝曾遣中使来此间采药,可见声誉之高。唐代诗人关于此地的诗歌也多有反映,如杜甫《茯苓诗》云:“翻动神仙窟,封题鸟兽形”,意思是只要掀开土层,下面就会有茯苓。李益《茯苓诗》:“松膏为茯苓,妙者龟鹤形”。《剡录》载:“剡山多乔松,松下多茯苓。”《典术》曰:“松脂入地,千岁为茯苓。”因此,松多则茯苓多。方干“云迷收术路,雪隔出溪时”,贯休“黑地生红术,黄援领白儿”,秦系诗:“霓裳云气润,石径术苗春。”白术又补脾益胃、燥湿和中之功能,唐代越州的新昌、嵊县是白术的发源地和生产地,《本草纲目》称之为“越州术”。黄精的根茎,有补脾润肺,益气生精之功效,主治老年人多患的高血压,糖尿病,还能治肺结核、顽癣。秦系《期王炼师诗》:“黄精蒸罢洗琼杯,林下从留石上苔。昨日围棋未终局,且乘白鹤下山来。”意思是他与王炼师在剡服黄精下围棋,治好病,身轻如乘风。菊花可以疏风散热、明目平胆、清热解毒。朱放《剡溪舟行诗》:“漠漠黄花覆水,时时白鹭惊船。”指的是溪边有菊花。上文提到越州多橘,橘皮又叫陈皮,可以理气、燥湿、导滞、消痰。

其他还有何首乌、地黄、苦竹、莲子等等几十种中药,都可以在诗句中找到。由此我们可以得知,剡中药材是唐诗的题材之一,剡中名药也在诗人的咏颂之下扬名。

 

唐诗之路内容丰富,笔者基于对唐诗之路的关注和了解,并对其中诗歌的阅读与研究,与唐代浙东经济结合起来进行探讨,也是对唐诗之路中未曾受到很大关注的一项内容的丰富,希望对唐诗之路的研究作一些补充,敬请方家指正。

 

 

 

注释

①参董贻安主编《浙东文化论丛》中谢纯龙《“秘色瓷”诸相关问题探讨》。文中将秘色瓷归纳为4种观点,本人结合了第24种说法,具体见第69页。

②傅振照《绍兴史纲》参《通鑑·唐纪》卷二五九,本文又参《绍兴史纲》,具体见该书第113页。

 

 

 

参考文献:

[1]傅振照:《绍兴史纲》[M],上海:百家出版社,2002107

[2](唐)陆羽撰,沈冬梅校注:《茶经校注》[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81-82

[3][]欧阳修、宋祁:《新唐书·陆龟蒙传》[M]第一八册,北京:中华书局,19755613

[4]参见(东汉)袁康 吴平辑录《越绝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33

[5]董贻安主编:《浙东文化论丛》[C],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559

[6] []欧阳修、宋祁:《新唐书·陆羽传》[M]第一八册,北京:中华书局,18755612

[7](唐)陆羽撰,沈冬梅校注:《茶经校注》[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24

[8]《浙江简志之三——浙江地理简志》[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351

[9]裘士雄 杨旭等《绍兴的中国之最》[M],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1998200

 

关键字: 唐诗之路;浙东经济;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