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文学与地域文化
2010-06-18    kk    浙东唐诗之路
打印自: 唐诗之路
地址: http://www.cntszl.com/listshow.aspx?id=2845
唐代文学与地域文化

众所周知,我国南北方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方面
不仅有着许多相通之处。同时也存在着许多差异,早在先秦
时期就已出现了代表北方的孔子与代表南方的老子的地域
性分岔了。那么这两种文化的差异何在?笔者认为主要表
现在以下几个方而:
l
、两种文化所榱根的经济基础的差异。北方文化植根
于北方经济(以牧业经济和小麦经济为主)之上,南方文化
植根于南方水稻经济之中。
2
、两种文化所生存的文化思想底蕴的不同。北方的文
化思想比较正统.南方的文化则是一种水稻文化,出现了原
始的宗教,并出现了一种特殊的文化——。巫文化
3
、两种文化的精神内棱爿;同。北方以尚武为主r
兼有其它多种精神,南方则是以糜情为内核。
4
、两种文化所具有的风格的差异。北方文化的风格是
豪迈雄壮.质朴淳厚.南方文化则秀丽婉美.浪漫热烈。
5
、两种文化见之于文艺上也其有很大的差异。正如《隋
文学传序》中所言:江左官商发越,贵乎清绮;河溯词
义贞刚.重乎气质。北方文艺重于气质,南方文艺重于
清绮
遮两种文化的差异性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有凸现。很
长时期里.文化一直郁是以北方为正统,南方文化远远不及
北方文化,这种状况直到魏晋南北朝才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一
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政治上的分裂.北方长时期处于觇乱
之中,原本坐镇北方的统治者及许多北方士族豪门,还有许
多北方居民都纷纷南迁,在南方建立国家,开创事业。宗白
先生在《美学散步》中说: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
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上极自由、极解
放,最富于智慧、最非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因此也就足最富
有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正是这政治上的动乱与艺术上的
这种精神使得南方文化不断得到发展,并还出现反超北方
文化,一度占据主导地位的现象。
直到隋唐实现了南北统一,南北文化才逐步融台。尤
其唐朝作为一十相对比较开明的朝代,使得唐代诗歌在诸
多方面t如思想上.风格上.艺术表现手法上百花争艳,虽然
这种现象并不很久,但是为唐代南北地域文化的平起平坐,
相互相融打下了基础。正如意行霈先生所言:唐朝实现了
2 007
年第1
国家的统一,而且融台了南北两种不同的诗风、文风.造就

了一个文学的黄金时代.而唐代南北地域文化的互融是
一个逐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唐代诗歌受到了巨大的影
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十方面t
一、对唐代诗歌主旋律的影响

首先来看一下初唐时期。这一时期,虽然南方文化表
现出咄咄遭人的气势,但是还没有和北方文化平起平坐。尚
定先生在《走向盛唐》中写捌;初唐时期关中地域继续受到
南朝文学风气的影响,注重声律词采,但是由于关Jl睦文化居
于主体地位,所以贞观诗风里现出北方化倾向。所以这个
时期的诗歌中的北方气息相当的浓,其中以雄浑悲慨
为主,而南方味则要淡以冲淡之味而辅之。这个时期出

现丁如初庸四杰和陈子昂一样的诗人。他们的诗歌以
精神为主,气势宏大,感情豪迈悲怆。这可以从他们的
舟歌中略见一斑。如杨炯在《从军行》中写到:宁为百夫长r
胜作一书生。又如王勃的《滕王阁序》,自然天成,气势相当

的宏伟磅礴。再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t“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泣下。就是一名寂
寞英雄在哭泣,表现的雄近悲怆。而与之同时的.如上官仪
等人,他们继染陈之余风,希望再走南朝老路,但是没有什
么大的成就。、
到了盛唐,南方文化地位得到了提高,所产生的影响也
越来越大。唐代诗人之中开始了学习东晋南朝的文风之浪
潮。如王维学习谢灵运,李白向鲍照、谢雕学习,牡甫从何
逊、阴铿那里吸取精化。如李自在宣州谢肌楼饯别校书叔
云》中写到:中问小谢)己清发,把自己与谢雕相比。而北
方删出现了如高适、岑参一样的边塞诗人。这个时期还是
北方文化为主,但是南方文化的影响与初唐相比则有了很
太的发太的发展。诗歌的主旋律也呈现出多样化,有尚武的边
塞诗.也有言情写境的抒情诗,有雄迈宏伟的,也有柔情似
水的。总之说来具有。劲健豪放、。飘逸4自然
等特征。、,
到了中晚唐,特别是安史之乱使得中原再度陷八战乱
之中,从此咀后.唐王朝一蹶不振.政治日运于黑暗一于是
许多文人诗客为了避难纷纷南迁.他们不仅带来了北方的
许多文化思想观念,同时他们也从南方思想文化之中吸取


营养.自觉或不自觉地将南北两种文化杂揉并济.推进丁南
方文化与北方文化的进一步融合.与之同时也使这个时期
的诗歌旋律笈生了大变。其中如李嘉祜.韦应物,柳宗元等
人就是从北方到南方并将南方文化思想用之于诗歌创作之
中的诗人。他们的诗歌太多纤袱缜密、。实境。在大
历年间形成的南北两个不同的创作群体:一是以长安和洛
阳为中心,如钱超、卢纶、韩雄等大历十才子;一是以江南昊
越为中心,如刘长卿.李嘉褊等,这就表明南北方已经处于
同一个水平层次了。同时也说明了南北地域文化的互融已
经相当有火候。这个时期的诗歌南方味明显加强,而略少

现出咄咄遭人的气势,但是还没有和北方文化平起平坐。尚
定先生在《走向盛唐》中写捌;初唐时期关中地域继续受到
南朝文学风气的影响,注重声律词采,但是由于关Jl睦文化居
于主体地位,所以贞观诗风里现出北方化倾向。所以这个
时期的诗歌中的北方气息相当的浓,其中以雄浑悲慨
为主,而南方味则要淡以冲淡之味而辅之。这个时期出

现丁如初庸四杰和陈子昂一样的诗人。他们的诗歌以
精神为主,气势宏大,感情豪迈悲怆。这可以从他们的
舟歌中略见一斑。如杨炯在《从军行》中写到:宁为百夫长r
胜作一书生。又如王勃的《滕王阁序》,自然天成,气势相当

的宏伟磅礴。再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t“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泣下。就是一名寂
寞英雄在哭泣,表现的雄近悲怆。而与之同时的.如上官仪
等人,他们继染陈之余风,希望再走南朝老路,但是没有什
么大的成就。、
到了盛唐,南方文化地位得到了提高,所产生的影响也
越来越大。唐代诗人之中开始了学习东晋南朝的文风之浪
潮。如王维学习谢灵运,李白向鲍照、谢雕学习,牡甫从何
逊、阴铿那里吸取精化。如李自在宣州谢肌楼饯别校书叔
云》中写到:中问小谢)己清发,把自己与谢雕相比。而北
方删出现了如高适、岑参一样的边塞诗人。这个时期还是
北方文化为主,但是南方文化的影响与初唐相比则有了很
太的发展。诗歌的主旋律也呈现出多样化,有尚武的边
塞诗.也有言情写境的抒情诗,有雄迈宏伟的,也有柔情似
水的。总之说来具有。劲健豪放、。飘逸4自然
等特征。、,
到了中晚唐,特别是安史之乱使得中原再度陷八战乱
之中,从此咀后.唐王朝一蹶不振.政治日运于黑暗一于是
许多文人诗客为了避难纷纷南迁.他们不仅带来了北方的
许多文化思想观念,同时他们也从南方思想文化之中吸取


营养.自觉或不自觉地将南北两种文化杂揉并济.推进丁南
方文化与北方文化的进一步融合.与之同时也使这个时期
的诗歌旋律笈生了大变。其中如李嘉祜.韦应物,柳宗元等
人就是从北方到南方并将南方文化思想用之于诗歌创作之
中的诗人。他们的诗歌太多纤袱缜密、。实境。在大
历年间形成的南北两个不同的创作群体:一是以长安和洛
阳为中心,如钱超、卢纶、韩雄等大历十才子;一是以江南昊
越为中心,如刘长卿.李嘉褊等,这就表明南北方已经处于
同一个水平层次了。同时也说明了南北地域文化的互融已
经相当有火候。这个时期的诗歌南方味明显加强,而略少

了北方那种铿锵有力的感觉了。
二、对唐代诗歌创作群体的影响
众所周知.创作主体在作品创作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
位,而创作主体又是以他所扎根的土壤为背景进行创作的,
所以创作主体所生存的地域对其创作是有着街切_芙联的,
所以南北两种不同的文化思想也势必会对创作主体产生巨
大的蟛响,席代的诗人们自然也不例外的会受到这种影响。
在初唐与盛府的时候。北方过着平静而有序的生活,同
时北方又是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正是生产诗人的好土
壤.所以这个时期北方的诗人就会很多。到了中晚庸.安史
之乱使得北方又陷入了战乱之中.从而造成了一是许多北方
人的南迁,一是南方的开发.这种土壤所造就出米的诗人就
不单单是北盛南衰的情形了。纵观唐代诗人.据陈尚君先生
考证.京戡道有诗人226人.关内道有诗人6人,都畿道200
人.河南道157人.河东道149人,河北道245人.I JI南东道

77
人.山南西道4人,关陇道27人,淮南道60人,江南东道
404
人,江南西道159人.剑南道66人,岭南道27人。就诗
人总体数量来说。北方要比南方多,但是在中晚唐,南方地区
的诗人增长率远远要比北方高。这说明了唐代诗歌的创作
群伴是一个逐淅变迁的过程。总体观来.唐代诗歌包U作祥经
历了一个这样的演变过程:初唐北方创作群一枝独秀一盛中唐南方创作群的兴起一晚唐南北创作群的合流。
先看初唐,这个时期的诗人主要集中在关中地区,特别
是关中的几大家族,如韦氏家族,白氏家族,卢氏家族,杨氏
家族,柳氏家族等。例如卢照邻就是卢氏家族中的一员.而
与之相比.南方这个时期的诗人则要少得多。
到了盛唐的时候,北市的诗人依然很多,如杜甫,韩愈是
河南人,李白也是北方人.同时南方的I寺人也逐渐茇展成熟
起来。如张九龄、盂浩然等人就是南方诗人群的代表。到了
中庸的时期.南方诗人群更是达到了一个高潮。出现了刘长
卿,李嘉祜等人,同时还出现了一个根特别的创作群体一一
吴会诗僧群,涌现了许多的诗僧,据统计盛庸博僧有43人,
中唐诗僧达686人.其中灵一、灵澈、皎然等人比较有名。
到了晚唐,南北两个创作群已没有很大的区别了.许多
诗人已经不能用北方或南方就可姓分出来的了。如韦庄,
虽出身于关陇.但是却客居于江南。杜牧亦先后在江西、难
南、宜歙等地做了近十年的幕僚.也在黄州.湖州等地做过
官。另外。这个时期还出现了江南诗僧群,如贯休,齐己等人。
三、对唐代诗歌理论的影响
受南北地域文化的影响,唐代诗歌理论也进入了一个
新的阶段,出现了一大批诗人兼理论家。统而观之,他们提
的结合,反对南方诗风之中的糜糜之音。然
而,具体说来,他们的主张又各有侧重。同诗歌创作群的演
变一样.唐代的诗歌理论也是发展变化的。笔者将其分为
四个时期:一、端正时期。以孔颖达、陈予昂及韧唐四杰
为代表.主张端正南朝时期的靡麋诗风.回复到儒家大道上

来。=、发展时期。以王昌龄、李白、杜甫等为代表,在前者
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发展了儒家诗风。三、高潮时期。以韩
愈、自居易等为代表,将儒家诗风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四、
新发展时期。吐司空图为代表,将南北两种诗风融为一体
构成了一个新的诗学体系。
端正时期。初唐时期是诗风的端正时期.其目的就是
要从粱陈时期的那种靡糜之中纠正蔓£来回到儒家诗风的大
道上来。其中陈子昂是第一个明确提出诗歌革新主张的存
人,他指出:汉魏风骨,晋宋莫传,然而文献有可征者。”(
子昂《修竹篇序》)主张向汉魏学习其风骨。孔颖达也在t
诗正义》提出:诗者,人志意之所之适也。虽有所适.犹未
发口.蕴藏在心,谓之为志,芨见于言.乃名为诗。把儒家
言志说发扬光大。
发展时期。盛唐时期王昌龄在《诗格》中提出t。诗有三
境:一日物境。
⋯⋯二日情境。⋯⋯三日意境。三境之说。
李白也指出r“墨代复元古,垂衣贵清真。’(李白《古F岫其一)
主张诗应.应清水出美蓉,天然去雕饰

高潮时期口中唐是唐代诗歌理论一个十分繁盛的时期,把儒家诗风推向了一个新高,其中自居易、韩愈等人为代表。
如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提出:感人心者,莫先乎言,莫切
乎声,莫深乎义。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井指出:
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台为事而作。,把感情和抒事合为一体
使儒家诗风进一步与现实挂钩.而且更具艺术的美。
新发展时期。这个时期之所以为新发展时期主要是意
象之说的发展,从中唐到晚唐这段时期里出现了如刘禹锡、
司空图等杰出的诗歌理论家,他们把意境之说加以了发展
和完善。
从这四个演变阶段可以看出,其实就是由风骨之说
到意境之说,于长乎到感于的变迁.这正是北方的
与南方的的变通。
总而言之,从南北地域文化的冲突与互融之中,可以发
现,唐代的诗歌年自的位置正是在南北两种文化的互融的
涡旋之中,选也是一个十分有意思韵现象。唐代的诗人经
过了长时期的摸索.把南北两种文化融合在一起,以南朝
.装饰北朝的,以北朝的充实南朝的,文
创造了中国诗歌最健美的典型
参考文献z
f1
牖白华美学散步上海t上海人民出版杜1981J尚定走向盛唐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牡1994__





变一样.唐代的诗歌理论也是发展变化的。笔者将其分为
四个时期:一、端正时期。以孔颖达、陈予昂及韧唐四杰
为代表.主张端正南朝时期的靡麋诗风.回复到儒家大道上
来。=、发展时期。以王昌龄、李白、杜甫等为代表,在前者
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发展了儒家诗风。三、高潮时期。以韩
愈、自居易等为代表,将儒家诗风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四、
新发展时期。吐司空图为代表,将南北两种诗风融为一体
构成了一个新的诗学体系。
端正时期。初唐时期是诗风的端正时期.其目的就是
要从粱陈时期的那种靡糜之中纠正蔓£来回到儒家诗风的大
道上来。其中陈子昂是第一个明确提出诗歌革新主张的存
人,他指出:汉魏风骨,晋宋莫传,然而文献有可征者。”(
子昂《修竹篇序》)主张向汉魏学习其风骨。孔颖达也在t
诗正义》提出:诗者,人志意之所之适也。虽有所适.犹未
发口.蕴藏在心,谓之为志,芨见于言.乃名为诗。把儒家
言志说发扬光大。
发展时期。盛唐时期王昌龄在《诗格》中提出t。诗有三
境:一日物境。
⋯⋯二日情境。⋯⋯三日意境。三境之说。
李白也指出r“墨代复元古,垂衣贵清真。’(李白《古F岫其一)
主张诗应.应清水出美蓉,天然去雕饰
高潮时期口中唐是唐代诗歌理论一个十分繁盛的时期,

关键字: 唐代文学与地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