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遗砖见证嵊州建城历史
2010-04-10    朱刚    浙东唐诗之路
打印自: 唐诗之路
地址: http://www.cntszl.com/listshow.aspx?id=2795
古城遗砖见证嵊州建城历史

 古城遗砖见证嵊州建城历史

                                                        ---文/摄:朱刚

                              
      近日,漫步于县城西绣衣坊,在一户人家的围墙上无意间瞥见两块老砖,老砖的短侧面上烧制有凸起的阳文“城砧”字样,询问主人,答复说是在五十年代末百道岭看守所附近的老城墙被拆毁时,从那里拾获的,后被重新利用砌筑在围墙之上。再在附近仔细搜索了一遍,从周围一些土墙上还发现了不少此类老砖。经拍摄整理,砖上有“城”、“城砧”、“人字号”、“地字号”、“沈家模”、“道光辛丑” (公元1841年)、“公修”、“南”、“五十二都”(清代属礼义乡,位于城南郊)等字样,大体为明清两代所烧嵊县城墙砖。

     由于防御和防洪的需要,历代对剡城城墙均有修缮,城砖的需求增加,烧造任务被分配到县属各地,落实到众多的窑户。对于“豆腐渣”工程的危害,当时负责修缮城防的官员早有深刻认识,这些城砖上烧制的字号和名称可见证一二。为了保证质量,出现问题有据可查,这些城砖在制坯时由专用的范模压制,文字也随之形成,经过装窑火烧,便永久地凝固在砖体上面,一旦出现质量问题,一眼就可以看出窑砖是何处窑户制作,可以立即追查到生产责任者。窑户不仅将他们的身份识别印签打到了城砖上面,而且这些被烧结的文字还实实在在地为自己做了下商品广告。     

    文字赋予了城砖以生命,使我们后人能在城砖上触摸到历史,这些古城砖见证了剡城砖窑烧制业的发展,对于剡城建城历史也有一定的研究价值。以道光辛丑年的纪年城砖为例,说明道光辛丑年嵊县城墙进行过一次较大的维修,而道光辛丑年即公元1841年正是鸦片战争爆发的第二年,这不由让人思考到这二者间是否有着某种联系?
    旧时的剡城城墙可令唐末裘甫农民起义军3日内抗击唐军83仗而不败;金兵南下时,“绍兴属县皆溃,独嵊令宋宗年率众坚守,民赖以安”;明时令倭寇两次望城而退如今,我们所能见到的明清时期城砖早在老城的拆迁中流散四处,堆砌于黄土夹杂的围墙之间,虽已失去了往日护城的神圣使命,但仍然顽强地隐于市。随着嵊州城市化的发展和拆迁的推进,我们见到它们的机会将越来越少了。


---[相关链接]:

  剡城古城墙,位于鹿胎山东南麓及剡溪北侧,完整度和长度全省第一,始建于三国时期。嘉泰《会稽志》载:“旧经云,县城周十二里,高一丈二尺,厚二丈。孔晔记云,县治本在江东,吴贺齐为令,始移,今县城盖齐所创也。南临大溪,溪流湍暴,至庆元初,为水所啮,存者才二三尺。”唐代裘甫起义军占据县城,依据城墙,唐军攻城三日,城坚不可破。宋元时期,屡修城池。明洪武初,信国公汤和毁城,移砖石筑临山卫城。明代吴三畏寻原址筑城,城池坚固,万历《绍兴府志》载:“嘉靖时,倭患作,三十四年,知县吴三畏乃力请筑县城,高二丈有奇,厚一丈有奇,周围共一千三百丈有奇,为门四:东拱明,南应台,西来白,北望越,门上各有楼,有月城,东有陡门。”之后明清两朝近二十余次修缮不辍。今存二段:一在鹿胎山东南麓,一在剡溪北侧,古城墙是嵊州建城历史的实物见证,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http://sznews.zjol.com.cn/szrb/html/2010-04/07/content_34266.htm

http://epaper.shaoxing.com.cn/ttsb/html/2010-04/08/content_376462.htm

http://www.zj.xinhuanet.com/df/2010-04/07/content_19452243.htm
http://news.163.com/10/0407/16/63M9UJ0F000146BD.html

http://bbs.zjol.com.cn/thread-3543217-1-1.html

关键字: 嵊州 古城墙 城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