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金庭旧宅新探
2007-06-16    cfxren    浙东唐诗之路
打印自: 唐诗之路
地址: http://www.cntszl.com/listshow.aspx?id=1553
王羲之金庭旧宅新探

王羲之金庭旧宅新探

唐佳文


关于东晋书法家王羲之晚年曾隐居剡东, 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然而,他晚年居住在何处?民国初年,曾有人对此作过考证。最近,有一些学者通过对历史文献的研究,或实地考察,对王羲之的金庭旧宅提出重新考证。
本人才疏学浅,然对右军遗踪也颇感兴趣。为此,就历史文献对王羲之的晚年活动和居住地的记述,进行梳理、罗列,也算是一种新的探索。
在《瑯琊王氏宗谱》中,有王羲之于升平四年(公元360)撰写的《鼓山题辞》,《辞》中说他“致政金庭”;有唐元和元年(公元806)由银青光禄大夫路应撰文、知剡县事陈永秩督刊的《石鼓山王右军祠堂碑文》,《碑文》说王羲之“创金庭道院于厂岭”;有《赠右将军会稽内史羲之先生行状》,说羲之“初渡浙江,有隐居之志,既而去官……与朋友修禊于兰亭。厥后,去会稽而家于金庭山,日与亲朋许询、孙绰、支遁相乐。……归葬于金庭山侧”。
    金庭山、金庭道院、厂岭在哪里?三者有何种关联?
一、金庭山旧称桐柏山,唐改丹池山
《王氏宗谱·赠右将军会稽内史羲之先生行状》说:王羲之修禊兰亭后,“去会稽而家于金庭山,日与亲朋许询、孙绰、支遁相乐”。
南朝梁文学家沈约(441~513)所撰《桐柏山金庭馆碑铭》,详细记载他建金庭馆于桐柏山的情况。《碑铭》称:“维永泰元年,方遂初愿。遂远出天台,定居兹岭。所憩之山,实惟桐柏,实灵圣之下都,五县之余地。仰出星河,上参倒景。高崖万沓,邃涧千回。因高建坛,恁岩考室。……桐柏所在,厥号金庭。事昞灵图,因以名馆。”就是说他在永泰元年(公元498),得到皇帝的准许,到桐柏山隐居,建造了道院,名叫“金庭馆”。地理位置天台山脉,在“五县之余地”。何谓“桐柏山”?“道经云:上有桐柏合生,下有丹池赤水。” 
“桐柏山”在唐代改为丹池山。宋嘉泰元年(公元1201),王十朋主纂的《会稽志》(习惯称《嘉泰会稽志》)载:丹池山,“旧桐柏山。”宋嘉定七年(公元1214),高似孙著的《剡录》说:“在县东七十二里旧桐柏山,唐天宝六载改为丹池。” “丹池山在剡之东,旧曰桐柏山。” 《剡录》又说:“金庭馆在剡金庭山。” 
清康熙《嵊县志》:“金庭山,在县东六十里孝嘉乡。……晋王右军羲之尝家此,有书楼、墨沼、鹅池遗迹。南齐道士褚伯玉金庭观,即右军宅也。”
上述文献资料说明一点:金庭山因金庭馆而得名,其原名桐柏山,在唐天宝六载(公元747)因有丹池而改为丹池山,也就是金庭洞天所在。
二、右军旧居原名金真馆、金真宫,沈约建金庭馆,褚伯玉置金庭观
唐元和元年(公元806)路应撰文、陈永秩督刊的《石鼓山王右军祠堂碑文》说王羲之“创金庭道院于厂岭”。仅说是“道院”,未说“馆”可“观”。
《嘉泰会稽志·宫观》称:“唐高宗时赐名金庭观。宣和七年改崇妙观。旧传:王右军舍读书楼为观,初名金真馆,后改金真宫。”就是说,王羲之当年舍读书楼建“道院”,名叫“金真馆”,后来改称“金真宫”。唐高宗才赐名“金庭观”,到了宋宣和七年就改叫“崇妙观”了。这可能就是“旧经”把金庭山称为“崇妙洞天,金庭福地”在来由。
在“金庭观”前,南朝沈约建过“金庭馆”。沈约在《桐柏山金庭馆碑铭》说:“因高建坛,恁岩考室。……桐柏所在,厥号金庭。事昞灵图,因以名馆。”据《嘉泰会稽志·碑刻》说,沈约曾造《桐柏山金庭馆碑》,由其“兄珪之正书”,可惜“永元三月(碑)石已亡”。
在沈约之后,“南齐永元三年,道士褚伯玉仍思幽绝,勤求上玄。启高宗明皇帝,于此山置金庭观,正当右军之家。”“居此山三十余年”。
三、金庭洞天在“小香炉峰”之南
沈约《桐柏山金庭馆碑铭》说他“所憩之山,实惟桐柏,实灵圣之下都,五县之余地。”
裴通《金庭观晋右军书楼墨池记》说:“洞在(剡)县东南,循山趾右去,凡七十里,得小香炉峰,峰则洞天之北门也。”又说:洞天“北门在小香炉峰顶,人莫能见之。”
《嘉泰会稽志》说:“金庭洞天,在(嵊)县东南,天台、华顶之东门也。道经云:越有金庭、桐柏,与四明、天台相连,神仙之宫也。”又说:“金庭观,在(嵊)县东七十二里孝嘉乡。《道经》云:王子晋登仙,是天台山北门第二十七洞天桐柏山。洞中三十五里见日月,下见金庭壁四十里。”“丹池山,在(嵊)县东七十二里。旧桐柏山。”“是金庭不死之乡”。再说:“剡金庭山,是为崇妙洞天,金庭福地。循山趾而右,得小香炉峰,其峰八面,即洞天之北门。”
《剡录》云:“丹池山,积翠缥缈,云霞所兴,神仙之宫也。池有水赤色,勺之洁白。是为金庭洞天。”“金庭馆在剡金庭山,是为崇妙洞天,金庭福地。”“循山趾而右,得小香炉峰,其峰八面,即洞天之北门。” 
《真诰》云:“是金庭不死之乡,在桐柏之中,方四十里,上有黄云覆之,树则苏纡朱碧,泉则石髓金精。其山台尽五色金也。”
《上清经》也说:“(金庭)洞天在桐柏山中,方四十里,其北门在此山小香炉峰顶,人莫见之。”
《洞天福地记》说,“第二十七(洞天),金庭山洞,周回三百里,名曰金庭崇妙天,在越州剡县,属赵仙伯治之”。
由此来看,金庭洞天即金庭馆所在的金庭山,曾先后称“桐柏山”、“丹池山”,位于天台山脉北端的剡县境内,在“小香炉峰”之南。
小香炉峰在哪里?裴通《右军书楼墨池记》回答是县东南七十里。清乾隆五十年(公元1783),嵊县令陈纯士《游金庭观小记》里说得很清楚:“(观)东一峰名香炉”。那就是说,不管桐柏山、丹池山,还是金庭洞天,从南而来,其北端就是现在的金庭观东侧的小山头,海拔131米。至于“小香炉峰顶”在何处?“人莫得见之”,只能到小香炉峰南面高近千米、延绵数十里的大山深处寻找了。
     四、右军的金庭道院建在王罕岭
唐元和元年(公元806),路应撰的《石鼓山王右军祠堂碑文》,说王羲之“创金庭道院于厂岭”。《说文·厂部》:“厂,山石之厓岩,人可居,象形。”古语“厂”“罕”同音,“厂岭”即“罕岭”。
《嘉泰会稽志》说:世传右军渡此,见山岭崇峻,以为罕有,故谓之“罕岭”。
这罕岭在唐代因农民起义而振撼朝廷。
   《资治通鉴》载:“懿宗咸通元年(860)(浙东观察使王)式曰:‘贼(裘甫)无所逃矣,惟黄罕岭可入剡,恨无兵以守之。虽然,亦成擒矣!’ ……贼(指裘甫)果自黄罕岭遁去。”
    《嘉泰会稽志》:“黄罕岭,在(新昌)县三十里,唐咸通中,贼裘甫寇浙东。王式曰:‘惟黄罕岭可入,然卒亦成擒。’甫果自岭入剡,兵遂败。”
明万历《新昌县志》说“黄罕岭,在三十都,(新昌)县北五十里。咸通中,裘甫据宁海。浙东观察使王式之绐曰:“惟黄罕岭可以入剡,甫果自岭入,遂败之。”
民国七年《新昌县志》说:“金庭道院,县东六十里,在王罕岭。陈永秩右军祠堂碑文:右军隐剡东,创金庭道院于罕岭(王氏宗谱。今废。”又说:“王罕岭,县东六十里(一统志)。”
康熙《嵊县志》说:“黄罕岭,在县东七十里孝嘉乡。”
《王氏宗谱·赠右将军会稽内史羲之先生行状》:“家于金庭山,日与亲朋许询、孙绰、支遁相乐。”今嵊州金庭观文字说明中有“支遁建银庭寺于剡东”。王罕岭里湾自然村中有支遁所建银庭寺遗址。乡人传说:“先有银庭寺,后有金庭观。”
   为此,右军金庭道院当建在剡县王罕岭。
   五、右军旧宅地处大湖山中
裴通《右军书楼墨池记》:“越中山水奇丽,剡为最;剡中山水奇丽,金庭洞天为最。洞在县东南,循山趾右去,凡七十里,得小香炉峰,峰则洞天之北门也。……是以瑯琊王羲之领右军将军家于此山,书楼墨池,旧制犹在。至南齐永元三年,道士褚伯玉仍思幽绝,勤求上玄。启高宗明皇帝,于此山置金庭观,正当右军之家。”
《嘉泰会稽志》:“或云:嵊县金庭观乃右军旧宅,尝舍读书楼为观。在县东南七十二里孝嘉乡。今观之东庑有右军像及墨池、养鹅池。”
   《剡录》:“是为金庭洞天,晋右军之居焉。墨池书楼,遗雅不绝。”“剡金庭观,称右军故宅,有书楼、墨池。”“金庭观在剡金庭山,是为崇妙洞天,金庭福地。……去观东十五里,有大湖山。峰势入天,上有赤水、丹池(池可丈余,深不可测。其水色赤,勺之则其清如镜,祷雨甚灵——原注)。旧为王右军宅,东庑设有右军像,有书楼、墨池、鹅池。”
   这明明白白地说出了右军旧宅,在宋代金庭观以东十五里的大湖山中,与再渡村(现称“济渡村”)相距十三里。而今金庭观与王罕岭的距离刚好十五里。
  由此可以看出,右军旧宅在剡县东七十里或七十二里,在现今金庭观东十五里的大湖山王罕岭。
六、右军旧宅地势高险崇峻
沈约《桐柏山金庭馆碑铭》说:“仰出星河,上参倒景。高崖万沓,邃涧千回。因高建坛,恁岩考室。”他在《游沈道士金庭馆》诗中说:“山嶂远重叠,竹树近蒙笼。开襟濯寒水,解带临清风。”“朋来握石髓,宾至驾轻鸿。都令人径绝,唯使云路通。”
裴通《右军书楼墨池记》称:“谷抱山阙,云重烟峦,回亘万变,清和一气。花光照夜而常昼,水色含空而无底。此地何事,常闻异香;有时值人,从古不死,真天下绝景也。”“见其山水之异也。其险如崩,其引如肱,其多如朋,不三四层而谓天可升。”
《嘉泰会稽志》:丹池山,旧桐柏山,“上有桐柏合生,下有丹池赤水”,“高一万五千丈,周回八百里,四面视之如一,其一头在会稽东海际,一头入海中。是金庭不死之乡,在桐柏之中,方四十里,上有黄云覆之,树则苏纡珠碧,泉则石髓金精。其山台尽五色金也。经丹水而行,有洞天从中过。在剡、临海二县之境”。
由此可见,王羲之旧居地势极为高险,乃崇山峻岭。
七、金庭观与大湖山、王罕岭相距十五里
前面已经说过,羲之旧宅居居地势极其险峻,大湖山、王罕岭正与文献记述在地形地貌相一致。
《剡录·物外记·道馆》对金庭观与大湖山的相互方位说得很清楚:“去观二里,曰再渡村。去观东十五里,有大湖山。峰势入天,上有赤水、丹池。旧为王右军宅,东庑设有右军像,有书楼、墨池、鹅池。”这样的记述与观、山、岭三者的实际地形是完全吻合的。再渡现叫济渡,在金庭观东二里,再往东就是大湖山。大湖山西起嵊州市济渡,东尽奉化市的六诏,南至新昌县王家年(旧名“王家厂”)。最高四座山峰在新、嵊、奉三县市交界处,分别为海拔928.2米、911米、892.2米和891.米。王罕岭为大湖山脉东南向西北的山岭。岭上由外湾、里湾二个自然村组成。民国七年《新昌县志》载,王罕岭属东区沃洲镇。县境图中的王罕岭村就在新、嵊两县东部界山新昌县境内。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王罕岭为新昌县属的行政村。到1958年才出现以里湾和外湾为村级单位。里湾村海拔480.3米,外湾村海拔354.7米。岭北有笔架山(海拔653.1米),岭南有龙潭岗(海拔543.8米)、高瀑山(海拔549.8米),周边高山均在490米至670米之间。龙潭岗、高瀑山之间峡谷新筑眠牛弯水库,坝址海拔449.3米,下泄高程近300米。瀑布中流有支龙洞。王罕岭之东旧有东坑庙,岭之西有西坞,岭之北则为大湖山深处,有老庵基(海拔698米)、老龙潭(海拔695米)、拜经潭(海拔756.1米)等。地势与文献记述的右军旧居是一致的。
而现今金庭观地处平缓,海拔仅102米,西边的华堂村海拔84.2米,东边的济渡村海拔134米。如此,与文献记述右军旧宅地势高险峻峭是大相径庭的。
八、右军旧居之兴衰
王羲之于晋永和、升平间建宅于剡东七十二里桐柏山,有书楼、墨池。不久,舍书楼为馆。
宋永泰元年(公元498),沈约于五县之余地,因高建坛,凭岩考室,置金庭馆,置道士十人。
齐永元三年(公元501),褚伯玉“启高宗明皇帝,于此山置金庭观,正当右军之家。书楼在观之西北,维一间而四顾徘徊,高可二丈;墨池在殿之东北,维方而斜,广轮可五十余尺。池楼相去,东西差值五十余步。虽形状卑小,不足以壮其瞻玩;而恭俭有守,斯可以示将来。况乎处所遐深,风景秀异;契道逍遥之至理,阅鸾鹤之参差。”居山三十余年。
隋大业七年(公元611年),沙门尚杲寻右军之墓,得于荆榛之麓。
唐高宗(650~682)赐名“金庭观”。
玄宗先天(公元712)间,勅女道士王妙行诣金庭山投简。
天宝六载(公元747),桐柏山改名为丹池山。
元和二年(公元808)三月,裴通“与二三道友裹足而游,登书楼,临墨池”,“以书楼阙坏,墨池荒毁,话于邑宰王公。王公瞿然,征王氏子孙之在者,理荒补阙,使其不朽”。
咸通元年(公元860),裘甫败退,经黄罕岭入剡。
宋宣和七年(公元1125),金庭观改名为“崇妙观”。
清代,因金庭观废,改为金庭禅院。乾隆间,仅“寺后左侧合二楹安橱奉像”。
由此可以看出,现今的金庭观已非右军当年之宅居。

综上所述,我认为可得出以下结论:
一是右军舍书楼为道院时,不叫金庭观,而称“金真馆”,后改“金真宫”。
二是右军旧宅所在金庭山原称桐柏山,唐改称丹池山,地理位置在新、嵊、奉交界的大湖山。
三是大湖山中的王罕岭与文献记述右军旧居的山形地貌相吻合。
四是右军旧宅由于年代久远,遭人口迁移、战争动乱、信仰变化等种种原故,已经堙圮不存;即便是现今的金庭观也是经过多次兴废交替。


                                      初稿于2007年暮春

关键字: 王羲之,旧宅,新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