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之路 / 公告 / 著作权受侵犯起诉状应具备的证据
著作权受侵犯起诉状应具备的证据
2005-07-04    本站    浙东唐诗之路    点击: 6506

     著作权受侵犯起诉状应具备的证据
    

(一)原告在起诉状中除了应具备一般民事起诉状的要素外,尚应特别注意详细陈述关于被告行为侵犯原告著作权的法律意见,包括被告的行为是否构成对原告享有著作权的作品的抄袭、复制、改编等等,被告的行为侵犯了原告何种著作权权利。必在时将原告享有著作权的行详细的对比分析。
    原告应提出明确的诉讼请求,诉讼请求应有《著作权法》上的依据,如:《著作权法》第46条规定,有下列侵权行为的,应当根据情况,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那么,如果被告实施了这些侵权行为时,只能要求其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而不能节外生枝。
     (二)原告起诉应提供的基本证据。
     (1)主张享有著作权的作品的载体。
文字作品应提交书刊,未发表过的应提交原稿;摄影作品应提交照片;电影、电视、录像作品应提交该电影、电视、录像作品的录像带、碟片;软件应提交软、硬盘、文档等等。
     (2)对作品享有著作权的证据。
     由于著作权的无形性,著作权与著作权的载体是不同的。
     1、原告自己创作而对其作品享有著作权,或单位依法对职务作品享有著作权的证据。
     《著作权法》第11条 规定“著作权属于作者,本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如无相反证明,在作品上署名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为作者。”有原告署名的作品,是原告享有著作权权属的最重要证据。没有原告署名的作品,原告应提交证明其为作品创作者的其他证据。
     职务作品中单位依法对作品享有部分著作权的,应提交该作品系作者为完成单位的工作任务而进行创作的证据或《著作权法》第16条第二款规定情形的证据,包括单位的任务书、单位的物质投入、作者与单位的合同等。
     2、通过某种途径从著作权人处获得著作权中部分权利,包括从原始著作权人及从继受取得著作权人处获得著作权的证据。继受取得的途径包括合同、继承、受遗赠等。原告主张继受取得著作权的,应提交上家即合同的另一方、被继承人、遗赠人享有著作权的证据和自己已从著作权人处获得著作权的证据。(摘自“王克先律师在线”)

关键字: 著作权受侵犯起诉状应具备的证据
相关文章
道歉书 - 2012-01-20 22:33:49 - 点击: 3263
关于暂停发表新文章的通知 - 2012-01-05 07:21:28 - 点击: 2999
新书出版 - 2008-12-01 07:54:53 - 点击: 9214
唐诗之路唐诗选注 - 2008-11-15 16:56:26 - 点击: 10299
《中华遗产》杂志博客 - 2007-07-03 14:35:34 - 点击: 12530
欢迎加入QQ群 - 2007-06-10 00:05:59 - 点击: 12563
本站申明 - 2007-06-01 20:04:41 - 点击: 12176
新年献词 - 2007-01-01 14:46:10 - 点击: 12534
唐诗之路系列丛书 - 2007-01-01 09:17:35 - 点击: 12451
贺《浙东唐诗之路系列丛书》出版 - 2007-01-01 08:01:23 - 点击: 42732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加入收藏 Email给朋友 打印本文
最新评论 (共有 6 条评论) 发表时间 作者
 我目前在做这个计划,可惜我知识浅薄无法做好,很希望唐诗之路研究会能帮助我,把唐诗之路的品牌打响,把唐诗之路更广泛宣传.搜寻天下栏目网站是:http://www.souxuntianxia.com/,是央视人文地理节目.<hBGZ
   不知道唐诗之路研究会对我这个想法有什么看法?q
2005-06-17 07:22:29 东方萧
我联系上中央电视台搜寻天下栏目的人员,并同他们详细介绍了唐诗之路,他们认为这个题材非常好,只要能做好计划给他们看,如果计划与他们节目的理念吻合,那么节目制作人员就会来拍摄唐诗之路.这是一次宣传唐诗之路的绝佳机会,通过中央电视台这个媒体,让中国更多人来了解唐诗之路. 2005-06-17 07:21:33 东方萧
非常高兴能认识你。从你发的一些贴子来看,你对唐诗之路极为熟悉。相信有唐诗之路沿线朋友的参与,唐诗之路将更能火起来。 2005-06-17 07:17:29 萍聚
好地方,什么时候到楼主家乡作客啊!
先告诉我们这是哪吧?
2005-06-17 07:16:02 唐朝
不错。特别喜欢人第二张,有古韵。是茅洋拍的吗?

2005-06-17 07:13:05 萍聚
更多评论...
发表评论
内容:
  1.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2.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损害国家利益、破坏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破坏社会稳定、侮辱、诽谤、教唆、淫秽等内容的作品 。
  3.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浙东唐诗之路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4. 网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网站中的任意内容。
  5. 网站内所有的文章版权归原文作者和浙东唐诗之路共同所有,任何人需要转载社区内文章,必须征得原文作者或浙东唐诗之路授权。
  6. 网友提交者发言纯属个人意见,与本网站立场无关
:::Copyright ©1991-2015 新昌浙东唐诗之路研究社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
:::浙江绍兴新昌县南明街道永安巷6号 电话:0575-86027224 :::
::: 选用本网站文章和图片,请置名本网,否则为侵权。 :::
::: 备案序号:浙ICP备12033077号-1:::
公安备案号: 33062402000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