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县
[1]位于浙江省中北部,
绍兴市北部,
杭州湾南岸,会稽山北麓,地处
长江三角洲南翼,东接
宁波,西邻杭州。地理坐标为北纬29°42′02"-30°19′15"、东经120°46′39",中心北纬30°00′、东经120°35′。东与
上虞市界,东南和西南分别与
嵊州市、诸暨市为邻,
西和西北部与
萧山区接壤,北濒杭州湾,腹部横亘越城区。东西宽46.6千米,南北长68.5千米,周边长356.59千米,总面积1202.54平方千米。
绍兴县县人民政府驻地
柯桥,下辖4个街道、15个镇,总人口70.47万人(2005年)。
绍兴县是全国首批24个
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在原始部落定居时代,属于
河姆渡文化圈的绍兴就是中华文明的起源区域。从
秦汉(公元前221年)到
明清(公元1911年),绍兴一直是
中国南方区域性的政治、
经济、文化中心之一,历代名人荟萃,代有人杰。素有“江南明珠”、“丝绸之府”、“文化之邦”、“名士之乡”之美誉。
地理状况
绍兴县地处杭州湾南岸,会稽山北麓,东与上虞市交界,东南和西南分别与嵊州市、诸暨市为邻,西 和西北部与萧山区接壤,北濒海,腹部横亘越城区。北纬29°42'02"至30°19'15",东经120°46'39",东西宽46.6公里,南北长68.5公里,周边长356.59公里,总面积1392平方公里。
绍兴县距杭州萧山国际机场仅30公里,
2000年7月,环切东浦、
鉴湖、皋埠、
马山、斗门5镇给越城区,故
经纬和周边长度不变,总面积减为1152.3平方公里。
2008年末
户籍人口为71.46万人,年末全县暂住人口60.68万人。
绍兴县境背靠会稽山,北濒海,故呈西面高、东北低的阶梯形地势,山脉、
平原、海岸兼有,山丘与平原间界线明显。西南部为低山丘陵河谷区,占全县总面积约51%,中北部为水网
平原区,占全县总面积约30%,平均
海拔6-7米,偶有孤山、残丘分布其间,其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史称山会平原。东北部为
滨海平原区,占全县总面积11%,海拔5米左右,系淤涨型滩涂,地势平坦。
绍兴县境内有地望名称并经实测高程的山岗共273座,岭24座,为五百岗、
木窝尖、独子尖、化山、东干山、
秦望山、西干山、
香炉峰等,海拔一般在300-400米之间。骆家尖海拔747米,为境内最高峰。
会稽山
会稽山原名
茅山,亦称亩山,是中国历代帝王加封祭祀的著名镇山之一,是我国五镇名山中的南镇,其地处浙江省中东部,西南-东北走向,主脉在绍兴地区的绍兴县、诸暨市、嵊州市、新昌县和
金华地区的东阳市,其山脉东西约100多公里,主峰高700 米,山虽不高,但名人辈出,久负盛名。
春秋战国时期,会稽山一直是
越国军事上的腹地堡垒。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不久就不远千里,上会稽,祭
大禹,对这座出一帝一霸(指
越王勾践)从而兼有“天子之气”和“王霸之气”的会稽山表示敬意;
汉代以后这里成为佛道胜地,
传说葛洪之祖
葛玄在此炼丹成仙,山中的
阳明洞为道家第十一洞天,
香炉峰为
佛教胜地,至今香火旺盛。
会稽山山川秀丽,地灵人杰。我国历史名人司马迁、
李白、孟浩然、
元稹、王安石、
苏轼、王阳明、陆游、
徐渭等等都曾游览过会稽山, 并留下许多著名的诗文。晋代书圣王羲之久住会稽山下,曾在
兰亭与文人相会,写下不朽的《
兰亭集序》,可谓与会稽山水千秋共存,位于绍兴城西南山阴道上的兰亭, 其南侧为会稽山所环抱, 溪水环绕其间,
茂林修竹, 环境十分幽静,传说越王勾践在此种植过
兰花,汉代又在此设过驿亭,故称“兰亭”。
会稽山是中国山水诗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历代文人雅士在此留下了众多诗文佳作,唐诗之路的源头就在这里,会稽山的文化积淀异常深厚,名胜古迹极多,
明代大思想家王阳明(守仁)在此筑室隐居,研修心学,创“
阳明学派”,会稽山内的山山水水都饱含着深厚的
历史文化内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上古治水英雄大禹,一生行迹中的四件大事---“封禅、娶亲、计功、归葬”都发生在会稽山。
会稽山上群峰连绵, 著名的有香炉峰、东山、秦望山、鹅鼻山、石屋山、皂靴脚、
芝坞山、龙头岗、骆家尖、走马岗、东白山等,其中香炉峰最为出名,峰顶有
观音殿, 坐北朝甫, 依岩而筑, 状若香炉。峰上经常雾气缭绕、
白居易有“峰峭佛香炉”之句.香炉峰以南的秦望山,是秦始皇登临处。秦始皇在此令
李斯刻石记功,这块篆书
石碑一直珍藏至今,共有60 字,
字体端庄凝静、风度雍容。会稽山上多有溪谷瀑布,诸暨境内的芝坞山、五泄,瀑布悬挂於
崇山叠翠之间,周围异峰怪峦争奇竞秀,景色秀丽,五泄景区于1987 年修复了
五泄禅寺,现已成为一个新的国家级旅游景区了,另外,位于会稽山脉中段的中国唯一的
香榧森林公园的建设已经初具规模。
五百岗
五百岗属浙中山脉会稽山系,海拔692米,属
江南少见的火山群地貌。山体由
安山岩构成,有多座
火山锥分布于喷出岩构成的高台地上,其中以主峰雌鹅凸(660米),雄鹅凸(637米)最为典型。
秦望山
秦望山在绍兴东南约20公里处,据“舆地广记”记载:“秦望山在州城正南,为众峰之极,始皇登之,以望东海”,故名。《水经注》记述“秦始皇登会稽山,刻石纪功尚在山侧”。这山即秦望山。海拔500余米,周围丘陵起伏,多条河溪发源于此。
香炉峰
香炉峰,又名宛委山、石匠山、
玉笥山,亦称天柱山,与
大禹陵所在的会稽山相连。相传山上有“金简玉字之书”,
夏禹发之,得“知山河体势”,终于治平洪水。香炉峰高354米,峰顶数十米见方,形似香炉,峰由此而得名,是一处佛教寺院与
风景名胜兼有的游览胜地。
发源于南部会稽山脉的石泄江、富盛江、撵宫江、平水江、直落江(
若耶溪)、南池江、坡塘江、娄宫江、漓渚江、秋湖江、项里江、型塘江、陌坞江、夏履江等10余条江河溪流,史称鉴湖36源。实有43条。北向涌入北部平原,与
浙东运河、鉴湖、西小江相交,或溢而为江,或渚而为湖,或为沼为池,为 为荡,形成河道交叉纵横,湖泊星罗棋布的平原河湖网,鉴湖、 湖、
瓜渚湖、贺家池、
白塔洋、芝塘湖、大板荡等等18个湖泊点缀其中,平静如镜,荡漾其间。
西小江
西小江,又名钱清江,原为潮汐河流,宋、明间,多次成为浦阳江下游干道,直通杭州湾。明宣德年间(1426~1435)被疏归故道,入
富春江。西小江遂自成体系。其上游为进化溪(古称麻溪,今属
萧山),源于螽斯岭,经晏公桥进入绍兴县江桥上板。经
杨汛桥,在钱清镇穿越浙东运河,折东北经
南钱清、
新甸、管墅、华舍、嘉会、下方桥、 湖,于荷湖与直落江汇合,经
三江闸,入新三江闸总干河,注入
曹娥江入海。境内河道总长58公里。
鉴 湖
鉴湖,又称鉴湖大江,为我国
东南地区最古老的著名水利工程于
东汉永和五年(140)太守
马臻疏筑,具有蓄洪、灌溉、排涝等多种功能,为
绍兴黄酒的特质水源。面积曾达189.95平方公里(包括湖中州岛),自唐以后,几经围垦,面积日渐缩小。现主湖自湖塘西跨湖至城郊东跨湖桥,长19.2公里,面积2.95平方公里,容积895.90万立方米。
浙东运河
浙东运河,古名漕渠,又名
西兴运河,疏凿于晋代
贺循。西起萧
山西兴,东至上虞
曹娥,过曹娥江经梁湖、坝头与
姚江、甬江会合,直达
明州(今宁波),全长约78.5公里,与杭温公路、
萧甬铁路平行。境内西起
钱清镇,经柯桥入城区西
郭门,出都泗门,迤东经皋埠、陶堰,于泾口入上虞,长41公里,为连接萧山、上虞至宁波的主要航道。
境内河流纵横交叉,主要有20条:
鉴湖大江,又称鉴湖。筑自东汉永和年间。几经变迁,今之主湖自
湖塘西跨湖桥至城郊东跨湖桥长19.2公里。古称有43条溪流(三十六源)注入。
石泄江,源于富盛镇石泄村后青山,经上虞东入运河,境内主流长6.3公里。
富盛江,源于
皋埠镇青龙山,经富盛镇注入运河,主流长9.4公里。
攒宫江,源于富盛镇五丰岭,经上蒋注入运河,主流全长5.5公里。
平水江,又名若耶溪,源于
平水镇茅园岭,经上灶,在稽山门汇入环城河,主流全长23.55公里。
南池江,源出平水妃子岭,在南门汇入环城河。主流全长6.7公里。
坡塘江,源出平水妃子岭,于廿亩头汇入环城河。主流全长4.1公里。
娄宫江,又名兰亭江,源于兰亭镇
大庆山,在偏门汇入鉴湖大江。主流全长21.55公里。
漓渚江,源自棠棣太山岭,于钟堰汇入鉴湖大江。主流全长20.4公里。
项里江,源于州山冷水湾岗,在彤山西侧注入鉴湖大江。主流全长4.7公里。
型塘江,源于湖塘九岭下,出寿胜埠头注入鉴湖大江。主流全长18.65公里。
秋湖江,源于
福全镇豆腐尖,在彤山东侧。主流全长6.6公里。
陌坞江,源于湖塘陌坞一字岗,在西跨湖桥注入鉴湖大江。主流全长6.75公里。
夏履江,源于湖塘凉帽尖,至
江桥前童通连西小江。
西小江,又名钱清江。源于萧山进化溪,经江桥、杨汛桥、钱清,穿越浙东运河,于荷湖与直落江会合,入新三江闸总干河注入曹娥江。境内全长58公里。
直落江,由若耶溪伸入北部平原,为山会平原南北向总干渠,与西小江会合后入新三江闸总干河。全长14.2公里。
曹娥江,源于东阳县
济公岭,经新昌、
嵊县、上虞,在绍兴孙端镇横湖村入
三江口汇入钱塘江。主流全长193公里,境内主流长26.3公里。
浦阳江,历经变迁,多次改道。1950年,由萧山上板入境,称钱清江(西小江),为萧山与绍兴之界河,境内全长8.4公里。
小舜江,曹娥江中游最大的支流,源于嵊县
竹溪赤藤岗,在五间头入境,至登岸入上虞市,注入曹娥江。主流全长72公里,境内长17.6公里。
旅游资源
绍兴县是我国著名的
水乡、酒乡、桥乡、书法之乡、名士之乡。这里气候温和,资源丰富,历史悠久,全县有1个
国家AAAA旅游区、2个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个省级风景名胜区、8个县级名胜
风景区,有柯岩风景区、羊山风景区、
安昌古镇、印山越国王陵、
鲁镇等著名景点和名胜古迹,自古为受人称颂的旅游胜地。
绍兴县
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被称为水乡、桥乡、酒乡、书法之乡和名士之乡。虽经1983年县、市分设,2000年7月市、县行政区划调整,划出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但经过几年来发掘、建设,大批
文物古迹修缮一新,新的景区景点不断推出。这些风景区既有体现江南特色的山水景区,也有反映
宗教文化的寺院景点;既有蕴含悠久历史的王陵古墓,又有体现民俗风情的
古镇古屋。至2000年底,全县有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处,县级风景名胜区8处,
国家森林公园1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0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文保点26处和省级历史文化名镇2处。柯岩风景区、
羊山石佛景区、兰亭国家森林公园、平水江风景区、印山越国王陵和安昌古镇均开放接待游客。越王峥、
舜王庙等景区正在开发中。古纤道、
宋六陵、夏履桥等
人文景点亦可控寻访古。这些风景区及文物古迹,与兰亭、大禹陵、
鲁迅纪念馆等串线连片,构成了绍兴半小时汽车"旅游圈"。
气侯条件
全县常年平均气温16.5℃,降雨量1397mm,
无霜期237天,相对湿度81%。
绍兴县地处亚热带季风
气候区。温度湿润、
日照充足、四季分明。古人曾有“越山长青水长白,越人常家山水国”之诗句,赞美绍兴“山常青,水常白”,气候湿润宜人。绍兴县
耕地面积56.2万亩,水面20万亩,山林90万亩。境内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地肥沃、资源丰富。作为
江南水乡,境内南部会稽山脉峰峦叠翠、千岩竞秀、溪涧溅珠;
中部平原河湖密布、
石桥参差、沃野千里;北部
三江汇流、沧海桑田、一畴平展。
行政区划
绍兴县辖4个街道、15个镇:柯桥街道、柯岩街道、华舍街道、湖塘街道;齐贤镇、钱清镇、
孙端镇、福全镇、
马鞍镇、平水镇、安昌镇、王坛镇、
兰亭镇、稽东镇、
漓渚镇、
富盛镇、
陶堰镇、
夏履镇、
杨汛桥镇。共有302个
行政村、109个(社区)居委会。县人民政府驻柯桥街道群贤路1661号。
柯桥街道
面积:16.23平方千米 代码:330621001 邮编:312030
全街道管理29个居委会:大寺居委会、下市头居委会、柯福居委会、百福园居委会、管墅居委会、港越居委会、瓜渚湖居委会、锦湖居委会、望湖居委会、
湖滨居委会、柯亭居委会、育才居委会、福东居委会、福年居委会、立新居委会、黄社溇居委会、中泽居委会、上
谢桥居委会、双川居委会、双梅居委会、双渎居委会、红升居委会、后梅居委会、梅巷居委会、中梅居委会、大溇居委会、红丰居委会、红建居委会、鉴湖园居委会。办事处驻
金柯桥大道458号。
柯岩街道
面积:45.02平方千米 代码:330621002 邮编:312030
位于绍兴县西南面,紧邻绍兴县城区。全街道管理15个居委会、23个行政村:上市头居委会、余渚居委会、蔡堰居委会、东担山居委会、余家弄居委会、西泽居委会、柯桥居委会、阮三居委会、堰西居委会、堰东居委会、丁巷居委会、州九居委会、独山居委会、新
未庄居委会、彤山居委会;丰项村、
州山村、埠头村、金星村、
新风村、东江村、
先锋村、中巷村、茶浜村、阮四村、
红旗村、永进村、三佳村村、叶家堰村、信心村、蓬山村、梅墅村、
路南村、 澄湾村、海山村、
秋湖村、
河塔村、里庄村。办事处驻梅墅村。
华舍街道
面积:23.05平方千米 代码:330621003 邮编:312033
位于绍兴县西北面,紧邻绍兴县城区。全街道管理12个社区、8个行政村:
兴华社区、兴越社区、温渎社区、人利社区、西周社区、
东周社区、亭东社区、亭西社区、华墟社区、上午头社区、
解放社区、聚贤社区;小赭村、湖门村、张溇村、华舍村、沙地
王村、蜀阜村、西蜀阜村、
大西庄村。办事处驻华舍村兴华路74号。
湖塘街道
面积:66.31平方千米 代码:330621004 邮编:312032
位于绍兴县西南面,紧邻绍兴县城区。全街道管理2个居委会、15个行政村:湖塘居委会、型塘居委会;宾舍村、
五丰村、湖塘村、鉴湖村、湖中村、
古城村、陌坞村、型塘村、
香林村、岭下村、
夏泽村、
铜井村、
永联村、
兴华村、永信村。
齐贤镇
面积:50.69平方千米 代码:330621100 邮编:312065
位于绍兴县东北部。全镇辖2个居委会、18个行政村:
周家桥居委会、下方桥居委会、迎驾桥村、镜湖村、阳嘉
龙村、齐贤村、兴齐村、群贤村、兴浦村、羊山村、八字桥村、
梅林村、丈午村、陶里村、
朝阳村、增大村、
光明村、柯北村、
曙光村、官湖沿村。镇政府驻群贤村环镇西路2号。
钱清镇
面积:54.45平方千米 代码:330621101 邮编:312025
位于绍兴县西北部。全镇辖4个居委会、21个行政村:西后街居委会、东后街居委会、塔下居委会、东江居委会、岭湖村、
梅东村、前梅村、
凤仪村、钱清村、
方家桥村、顾家荡村、
清风村、江墅村、南钱清村、九岩村、枢里村、
联兴村、江南村、
三西村、蜀风村、华星村、遗风村、
劳动村、白马山村、新甸村。镇政府驻东江村245号。
孙端镇
面积:31.28平方千米 代码:330621102 邮编:312090
位于绍兴县东部。全镇辖3个居委会、16个行政村:街南居委会、街北居委会、桥西居委会、
皇甫庄村、
小库村、
村头村、张家沥村、
樊浦村、
三条溇村、
后双盆村、
前双盆村、孙端村、
新河村、
镇塘殿村、
安桥头村、
许家埭村、
吴融村、红鲍村、
榆林村。镇政府驻孙端村又新路7号。
福全镇
面积:39.83平方千米 代码:330621103 邮编:312046
位于绍兴县中南部。全镇辖1个居委会、22个行政村:金三角居委会、五洋村、新对旗山村、
协兴村、福庆村、
胜利村、峡山村、
富强村、尹家坂村、
梅峰村、大生村、兴联村、锦坞村。镇政府驻
金三角商城路38号。
马鞍镇
面积:60.52平方千米 代码:330621104 邮编:312072
位于绍兴县东北部。全镇辖17个居委会、12个行政村:
东街居委会、西街居委会、飞跃居委会、钱江居委会、华阳居委会、南新居委会、平水居委会、前进闸居委会、皋合居委会、新钱清居委会、永久塘居委会、城红居委会、新闸居委会、越城居委会、红旗闸居委会、东联居委会、皋联居委会、大鱼山村、
湖安村、宝善桥村、山外村、亭
山桥村、国庆村、
新二村、新围村、飞跃闸村、
长虹闸村、寺桥村、童家塔村。镇政府驻宝善桥村。
平水镇
面积:173.22平方千米 代码:330621105 邮编:312050
位于绍兴县东南部。位于绍兴县与诸暨的相交处,全镇辖1个居委会、28个行政村:平水居委会、
横路村、
岔路口村、
新横溪村、
同康村、
红墙下村、
五联村、
平江村、
娄家村、
东桃村、新桥村、
会稽村、
西湖桥村、
梅园村、剑灶村、
下灶村、合心村、
祝家村、宋家店村、
王化村、
小舜江村、沈村村、黄壤坞村、中嵋岙村、
若耶村、
金渔村、
平阳村、
四丰村、
平水街村。镇政府驻平水村平兴路23号。
安昌镇
面积:24.12平方千米 代码:330621106 邮编:312080
位于绍兴县北部。与
杭州市萧山区的瓜沥镇和
党山镇相交,全镇辖7个居委会、11个行政村:
清风桥居委会、
新桥居委会、寺桥居委会、王家桥居委会、三板桥居委会、新街居委会、东昌居委会、国际村、西扆村、安华村、海盐村、长乐村、
九鼎村、大和村、前畈村、
白洋村、大山西村、
盛陵村。镇政府驻
车站路。可乘坐118,158,208,268,298,812,811等公交车到达。
王坛镇
面积:137.88平方千米 代码:330621107 邮编:312055
位于绍兴县东南部。全镇辖1个居委会、24个行政村:王坛居委会、王坛村、
沙地村、肇湖村、
东村村、
喻宅村、银沙村、孙岙村、丹家村、新建村、万
乔村、舜皇村、
长岭村、青坛村、
南岸村、蒋相村、王城村、停岙村、舒村村、张
蒋村、上王村、
新联村、
越联村、
新华村、坎上村。镇政府驻王坛村。
兰亭镇
面积:82.86平方千米 代码:330621108 邮编:312045
位于绍兴县南部。全镇辖1个居委会、20个行政村:娄宫居委会、大庆村、新
陈村村、谢家桥村、兰亭村、
兰渚山村、栅溪村、花街村、紫洪山村、
联合村、任家畈村、阮港村、
谢家坞村、古筑村、
桃源村、娄宫村、
山下村、黄贤村、
金庄村、里木栅村、张家葑村。镇政府驻娄宫村。
稽东镇
面积:111.41平方千米 代码:330621109 邮编:312061
位于绍兴县南部。全镇辖1个居委会、24个行政村:稽东居委会、稽
江村、雄鹰村、车头村、
大桥村、尉相村、下尉村、尉村村、顺利村、裘村村、竹
田头村、越北村、陈村村、占岙村、
官桥村、石岙村、金丰村、俞谢
骆村、营口村、
金山村、
龙东村、新上王村、
高阳村、龙西村、双坞村。镇政府驻竹田头育才路18号。
杨汛桥镇
面积:37.85平方千米 代码:330621110 邮编:312061
位于绍兴县西北部。全镇辖9个居委会、12个行政村:江桥居委会、
孙家桥居委会、
杨汛居委会、高家居委会、合力居委会、园里湖居委会、
河西岸居委会、建吴居委会、上孙居委会、王家塔村、芝
塘湖村、蒲荡下村、
横山村、杨江村、联社村、和门
程村、竹园童村、
麒麟村、仁里王村、江桃村、展望村。镇政府驻王家塔村。
漓渚镇
面积:36.62平方千米 代码:330621111 邮编:312039
位于绍兴县西南部。全镇辖1个居委会、12个行政村:漓渚居委会、朱家坞村、
黄山畈村、棠二村、红 星村、九
板桥村、棠棣村、棠一村、六峰村、大步村、漓渚村、
洞桥村、中义村。镇政府驻漓渚村横路52号。
富盛镇
面积:36.62平方千米 代码:330621112 邮编:312037
在绍兴县西南部。全镇辖1个居委会、14个行政村:富盛居委会、
倪家溇村、富盛村、夏葑村、辂山村、
义峰村、
乌石村、青马村、凤旺村、上旺村、
红山村、诸葛山村、
文山村、董溪村、
金溪村。镇政府驻倪家溇村476号。
陶堰镇
面积:25.11平方千米 代码:330621113 邮编:312036
位于绍兴县东部。全镇辖1个居委会、11个行政村:陶堰居委会、张家岙村、
陶堰村、金墅村、茅洋村、
南湖村、邵家溇村、白塔头
泾口村、横旦村、浔阳村、
亭山村。镇政府驻陶堰村。
夏履镇
面积:51.04平方千米 代码:330621114 邮编:312026
位于绍兴县西部。全镇辖1个居委会、11个行政村:夏履居委会、中墅村、
越王峥村、夏东村、
新民村、夏履桥村、
联华村、莲中村、莲东村、
莲增村、莲西村、双叶村。镇政府驻夏履村西江路1号。
历史沿革
从秦汉时代起,置会稽郡,
唐代时称越州,至南宋
赵构改为绍兴府,这也就是“绍兴”
地名的由来。
民国以后改府为县。
绍兴县历史悠久。
新石器时代,境内已有人类繁衍生息,马鞍山、
壶瓶山等多处越族聚居
遗址,距今约4~5千年。
传说时代,有鲧建尧郭迎尧巡狩;舜生上浦姚丘,厄会
诸侯于百官,因有
余姚、上虞、舜江、百官等地;
大禹治水,娶妻
涂山,计功诸侯于茅山,改名会稽山,遂有会稽之称。后死葬会稽,今存大禹陵等18处
遗迹尚历历在目。帝启袭位,
史建夏朝,立庙
南山,以奉禹祀。帝相失国,少康中兴,
无余封国,始号
于越。春秋战国,
允常称王,僭称越国。
句践继位,构筑小城、
大城(统称蠡城)。遂有大越灭吴扩土,横行江淮之间,号称
霸主。秦始皇统一中国,郡县
天下,二十六年(
公元前221),更名大越为
山阴,县制同此而始。析山阴东部置会稽镇山为大。山阴在山之北为小,故多撤山阴而存会稽。
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山、会并设才成定制,均以城河为界,东会稽,西山阴,且同城而治。
民国肇元(1912),废府设县,绍兴县直属省。3年6月,省、县间设道,属
会稽道。16年4月道废,直隶省。24年6月设绍兴
行政督察区,次年4月改第三行政督察区,32年4月改名第二行政督察区,绍兴县属区。
1949年10月,绍兴城区改置绍兴市(县级)。绍兴市人民政府成立。7日,析绍兴县东部置
会稽县。绍兴县驻柯桥镇,辖城郊、柯桥、
齐贤、进化、漓渚5个区。会稽县驻皋埠,辖皋埠、
东湖、东关、汤浦、马山、
越南6个区。
1950年3月,绍兴县增设钱清、东浦两区。5月9日,绍兴县、绍兴市(县级)、会稽县合并为绍兴县,市区称城区,县辖17区10镇199乡。9月15日,析出绍兴县之城区,复置绍兴市(县级)。27日,省人民政府依照中央政务院统一编制标准划分县别,定绍兴县为特等县。10月,绍兴县进化区所属15个乡划归
萧山县;萧山县钱清镇划入绍兴县;嵊县
三界区之双江溪、孙岙、上王、喻宅4乡划入绍兴县。
1952年1月,绍兴
专员公署撤销,绍兴县直属省。原绍兴专署所属萧绍虞盐特区(盐场管理处)及4个乡划归绍兴县。
1953年2月,绍兴县改属宁波专员公署。7月,齐贤区划分为齐贤、
安昌两区,越南区划分为越南、稽东两区。
1954年4月,析汤浦区德政、八郑两乡给嵊县。7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柯桥、安昌、东关3镇为县直属镇。10月,东关区15乡、镇,汤浦区及所属5乡,富盛区4乡划归
上虞县。是年,盐特区发生坍江,撤赵湾、荣十两乡。
1956年3月,安昌区及所属11乡划归萧山县,萧山县莲东、莲西、夏履3乡划归绍兴县,合建成夏履乡。3~5月,撤区并乡,撤销14个区建制(保留4个山区、
半山区区委班子),将原8镇、155乡合并为7镇50乡。
1958年2月21日,中共浙江省委决定,绍兴县、市合并;4月,县、市委合并结束;7月,县委决定,市人委机构并入县人委。同时建立市区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10月,全县农村实现人民公社化,共建15个公社,下设137个管理区(大队)。
1959年1月1日,盐特区头蓬乡划归萧山县,
南汇乡划归上虞县,撤销盐特区建制。
1960年8月,成立绍兴县绍兴市人民公社。
1961年9月,根据“队为基础,三级所有”原则,调整农村人民公社
规模,以原乡、镇建社,恢复区建制。全县设67个农村人民公社,10个区委、
区公所。
1962年1月11日,析绍兴县城区筹置绍兴市(县属)。市区设
塔山、蕺山、北海、
府山及城郊5个公社,同时撤销绍兴县绍兴市人民公社。
1963年1月3日,
国务院决定撤销绍兴市建制,改建为绍兴县
城关镇。4月23日,绍兴县委决定撤销中共绍兴市委,组建城关镇委和绍兴县城关镇人民委员会。
1964年9月5日,复置绍兴专员公署,绍兴县隶之。
1966年,不少公社、街道更名,如敢闯镇、群英镇、
跃进乡、五星乡及
红旗、红卫、红星、
大庆街道。
1972年4月,原
东湖区与鉴湖区合并为城郊区。
翌年8月复建。
1975年11月,恢复
安昌镇、富盛、棠棣3公社建制。
1978年1月,新建新二公社。建立海涂区(后改越北区),辖新围、
马海、新二3个公社。至此,全县共设11区、69公社、城关镇及4街道。
1981年3月31日,撤销绍兴县,建立绍兴市(县级)。绍兴县革命委员会改为绍兴市人民政府。6月,撤销各区革命领导小组,恢复区公所。8月,撤销城关镇建制,设城镇工作办公室。9月,柯桥、安昌改为建制镇,恢复人民政府名称。10月,各公社革命委员会改称公社
管理委员会。
1983年7月27日,国务院批准实行
市管县体制,撤销绍兴专员公署,设绍兴市(地级),恢复绍兴县,驻市。9月20日,省府办公厅通知,绍兴县辖鉴湖、皋埠、马山、齐贤、钱清、柯桥、漓渚、平水、越南、海涂(1986年10月改越北区)10区,安昌、柯桥两镇和61公社(乡);撤销东湖区;绍兴市设越城区(县级),辖府山、塔山、蕺山、北海4街道和亭山、东湖、
禹陵、灵芝、城东、
梅山6公社。10月,恢复乡、镇人民政府。
1984年8月,钱清、华舍、漓渚、
孙端、平水、东浦6乡改为建制镇;下方桥乡改为齐贤建制镇。
1985年9月,马鞍、嘉会、斗门、马山4乡改为建制镇。
1986年8月,富盛、王坛2乡改为建制镇。
1987年4月,合作乡改名
安城乡。10月,樊江乡改为皋埠建制镇。
1988年,撤销
安昌乡,划归安昌镇;新围乡、江桥乡、陶堰乡改为建制镇。
1989年,
柯岩、袍谷乡改为建制镇,
解放乡改为娄宫建制镇。
1991年,
湖塘乡、稽东乡改为建制镇。
1992年5月13日,县府公布撤区、扩镇、并乡
行政区划;撤销10区,并62乡镇为22镇3乡。夏履乡于是年秋改为建制镇。
1996年11月25日,稽江乡改为建制镇。至此,全县均为镇建置。
2000年6月16日,浙政发[2000]121号批复同意绍兴县
斗门镇新豆姜等6行政村划归马鞍镇管辖:斗门镇新豆姜、新斗门、新皇甫、新孙端、新合作、新马山等6行政村划归马鞍镇管辖。2000年5月29日,浙政发[2000]97号文拟扩大绍兴市市区
行政区域:拟将绍兴县东浦镇、
鉴湖镇、皋埠镇、
马山镇、斗门镇(不含新豆姜、新斗门、新皇甫、新孙端、新合作、新马山等6行政村)划归绍兴市越城区管辖。原斗门镇新豆姜、新斗门、新皇甫、新孙端、新合作、新马山等6行政村拟仍由绍兴县管辖(待国务院批复)。2000年6月12日浙政发[2000]115号文拟绍兴县政府迁址:拟将绍兴县人民政府驻地由绍兴市区迁至柯桥镇(待国务院批复)。
2001年1月13日,国务院批准:(1)将绍兴县的斗门镇(不含新
马山村、新合作村、新黄甫村、新
孙端村、新豆姜村和新
斗门村)、东浦镇、鉴湖镇、皋埠镇和马山镇划归绍兴市越城区管辖。(2)绍兴县人民政府驻地由绍兴市越城区迁至柯桥镇。
2001年8月15日,浙政函[2001]161号同意绍兴县部分行政区划调整:撤销平
江镇建制,与平水镇合并。平水镇辖72村、1居,驻平水街(原址)。撤销稽江镇建制,部分(青坛等9个村)并入
王坛镇。王坛镇辖50村、1居,驻王坛村(原址)。原稽江镇其余部分(车头等10个村)并入
稽东镇。稽东镇辖71村、1居,驻竹田头村(原址)。撤销柯桥镇、华舍镇、
湖塘镇建制,改由绍兴县政府
直辖并调整设立若干街道。 2001年8月21日,绍政发[2001]107号批复:柯桥街道办事处:管理原柯桥镇萧绍
铁路以北28居、17村,驻鉴湖路(原柯桥镇址)。
柯岩街道办事处:管理原柯桥镇萧绍铁路以南2居、42村,驻柯岩
居民区。
华舍街道办事处:管理原华舍镇3居、24村,驻华舍村(原华舍镇址)。
湖塘街道办事处:管理原湖塘镇2居、39村,驻湖塘村(原湖塘镇址)。
2003年1月30日,浙政函[2003]12号批复,同意绍兴县
齐贤镇七里江等15个村划归越城区
灵芝镇管辖:将绍兴县齐贤镇七里江、庄头、林头、
五峰、前王、潞阳、潞庄、后诸、犭央犭茶湖、山泉、
西山头、青云、立岱、大庆寺、嘉会15个村划归越城区灵芝镇管辖。调整以后,绍兴县齐贤镇辖33个村、6个居委会,镇政府驻地不变(
前进村);越城区灵芝镇辖41个村,镇政府驻地不变(
曲屯村)。
历史地位
绍兴县是全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在原始部落定居时代,属于河姆渡文化圈的绍兴就是中华文明的起源区域。从秦汉(公元前221年)到明清(公元1911年),绍兴一直是中国南方区域性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历代名人荟萃,代有人杰。素有“江南明珠”、“丝绸之府”、“文化之邦”、“名士之乡”之美誉。
绍兴,历史悠久。新石器时代,境内就有人类繁衍生息。传说时代,尚存舜、禹遗迹。春秋战国时期是越国基地。秦行郡县,始置
山阴县。
南朝陈时,析为山阴、会稽两县,同城而治。民国建元,撤府建县,合二而一,统名绍兴。因山阴、会稽、绍兴,自东汉永建四年(129)起,向为会稽郡治、越州州治、绍兴府(路
)治、
绍兴市(专署)
治所在地,故“绍兴”既泛指郡、州、府、市,其辖区时有变动;亦专指越国
都城和山阴、会稽及绍兴县。其基本地域和治所,历经近2500年基本不变。而文献史册中郡、县难分,县多以县显而名闻全国,远播
世界。1982年2月8日,国务院公布绍兴为第一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经济概况
“改革开放以来,绍兴县经济和社会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是浙江省首批命名的小康县之一。1991年起,均为“中国农村综合实力百强县(市)”,多次名列前10位。1988年起,连续三届名列全国
财政收入“十大财政县”行列。2002年,再次跻身全国经济十强县。绍兴县还是全国村镇建设先进县、全国基础教育先进县、全国体育工作先进县、全国村民自治模范县、全国农村卫生保健工作先进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区。” 绍兴县是全国商贸市场大县之一,柯桥
中国轻纺城已成为目前
亚洲最大的轻纺专业市场,轻纺产品总销售额占全国的1/3。名列全国10大专业批发市场第2位。依托中国轻纺城建立的省级经济开发区--绍兴柯桥经济开发区已初具规模,是绍兴县
对外开放的重要区域。
随着经济的发展,全县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事业都得到长足的进步。全县涌现出一批经济繁荣、社会文明、环境优 美、城乡一体的现代化新农村、
新城镇。
初步核算,2008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08.27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8.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1.64亿元,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388.62亿元,增长8.4%;第三产业增加值198.01亿元,增长10.3%。三次产业的比例为3.6:63.8:32.6,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人均生产总值85368元,比上年增长8.4%,按年度平均汇率计算约12075美元。
全县实现现价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3.40亿元,比上年增长10.6%。粮食播种面积42.16万亩,总产量19.73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6.6%和8.1%。
全县完成工业总产值2264.98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1945.53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1.1%和12.5%。
全年实现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42.36亿元,比上年增长12.9%,其中工业性投资140.61亿元,比上年增长0.2%,城市建设及非工业投资101.75亿元,比上年增长37.0%。
全年实现全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1.04亿元,比上年增长20.8%,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82.23亿元,比上年增长19.9%;住宿餐饮业零售额8.81亿元,比上年增长28.9%。
在国际市场疲软的情况下,全年完成进出口总额98.9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1.4%,其中出口64.2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1.7%;进口总额34.69亿美元,增长20.8%。
全年新批
外商投资企业66家,合同利用外资5.63亿美元,比上年下降18.0%,实际利用外资2.32亿美元,比上年下降29.9%。
全年共接待国内外
游客514.8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2.6%,境外游客12.98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4.9%,其中外国人10.2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7.8%。实现旅游总收入49.41亿元,比上年增长13.8%,其中国际旅游收入5161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6.2%。
全年完成
财政总收入75.73亿元,比上年增长13.0%,其中
地方财政收入38.52亿元,比上年增长17.5%。
建成区面积达到44.5平方公里,城市化水平由上年59.9%提高到62.0%。柯北新城、柯南新区和“两湖”区域建设齐头并进。
据
公安年报统计,年末户籍人口为71.46万人,其中男性人口35.30万人,女性人口36.15万人,分别占总人口的49.4%和50.6%。出生人口4751人,出生率为6.65%。,死亡人口4771人,死亡率为6.68%。,年末全县暂住人口60.68万人,同比增长1.0%。低生育水平保持稳定,计划生育率达98.7%,
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59%。,比上年下降1.13个千分点。
2008年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155元,比上年增长12.5%,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3372元,比上年增长12.6%。
名优特产
绍兴黄酒
品牌:古越龙山,会稽山加饭酒,塔牌绍兴酒 材料别名:绍兴酒、老酒、加饭酒、料酒、甜酒
材料分类:含酒精饮料
食用提示:烹调时酌量使用,直接饮用以30毫升左右为宜,每次最多不超过200毫升。
推荐菜品:猪肝绿豆粥 松子抗衰膏 牛肉胶冻 合欢酒 核桃阿胶膏 月季花汤 葱豉
黄酒汤 核桃肉粉 葱姜豆豉饮
黄酒煮蛋黄
材料介绍
黄酒是我国最古老的
饮料酒。已有4000多年的酿造历史。因最初的黄酒酒液
黄亮,色泽澄黄或呈琥珀色,清澈透明,故称为黄酒,经历代人民的辛勤劳动,不断完善酿造工艺,使我国的黄酒在世界上达到了较高水平。深受国内、外人士的喜爱。
黄酒主要是以糯米和黍米等谷物为材料,经过特定的加工酿造过程,使材料受到酒药、酒曲、浆水中的多种霉菌、酵母菌等的共同作用而酿成的一类低度原汁酒(压榨酒)。含有糖分、糊精、
有机酸、氨基酸、酯类、甘油、
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它常有芳香,鲜美醇厚,品种多样,形成特有的色、香、味、体。
营养分析
黄酒香气浓郁,甘甜味美,风味醇厚,并含有氨基酸、糖、醋、有机酸和多种维生素等,是烹调中不可缺少的主要调味品之一。
相关人群
一般成年人均可食用。
制作指导
1. 黄酒在烹饪中的主要功效为祛腥膻、解油腻。烹调菜肴时不要放得过多,以免料酒味太重而影响菜肴本身的滋味。夏季不宜饮用。烫热喝有利于健康。这样叮以使黄酒中极微量的甲醇,醛,醚类等有机化合物挥发掉,同时所含的脂类芳香物蒸腾,使酒更加甘爽醇厚,芬芳浓郁。
2. 烹调时加入黄酒,能使造成腥膻味的物质溶解于热酒精中,随着酒精挥发而被带走。
黄酒的酯香、醇香同菜肴的香气十分和谐,用于烹饪不仅为菜肴增香,而且通过乙醇挥发,把食物固有的香气诱导挥发出来,使菜肴香气四溢、满座芬芳。
3. 黄酒中还含有多种多糖类呈味物质,而且氨基酸含量很高,用于烹饪能增添鲜味,使菜肴具有芳香浓郁的滋味。在烹饪肉、禽、蛋等菜肴时,调入黄酒能渗透到食物组织内部,溶解微量的有机物质,从而令菜肴质地松嫩。
4. 温饮黄酒,可帮助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具有补血养颜、活血祛寒、通经活络的作用,能有效抵御寒冷刺激,预防感冒。
5. 黄酒还可作为药引子。
食疗作用
1. 黄酒是一种很好的饮料酒,虽有许多品种,但按材料、酿造方法及风味特点的不同,大体可分为江南黄酒,如绍兴酒、元红酒、加饭酒、竹叶青、
花雕酒、仿绍酒等;
山东黄酒,如
即墨黄酒、即墨老酒、兰陵美酒等;
福建黄酒,如沉缸酒、
福州老酒等。黄酒还是中药的重要辅助材料,被作为“药引”,以增强药的效力;黄酒又是烹饪中的上好佐料,不仅解腥,还可增加鲜美风味。
2. 陈酒是指当年生产,至少贮存3年以上的老黄酒。绍兴黄酒俗称“老酒”,素有越
陈越香、越陈越醇之说。由3年以上陈酿加其他不同年份的酒勾兑成的黄酒,色如琥珀,醇香诱人。
备注
1. 绍兴黄酒的种类有“
元红”“加饭”“善酿”和“香雪”四种。其中元红的酿造工艺最简单,最初人们把盛酒的坛子涂成大红色以取吉祥的寓意,后来就把这种坛子装的酒叫“元红”。“加饭”酒顾名思义就是加大糯米和水的比例。最先酿制“善酿”酒的是浙北
西塘人,他们用黄酒代替湖水来酿造新的酒,制成后发现口感更加淳厚,这便是“善酿”的由来。而如果用白色的酒药代替麦曲来酿造黄酒,制成后余下的酒糟色
白如雪,芳香扑鼻,这种酒就叫“香雪”,闻其名便已唇齿生津。
2. 黄酒存放久了,会产生酸味。如果在酒里放几颗黑枣或红枣(500毫升黄酒放5-10颗),就能使黄酒保持较长时间不变酸,而且使酒味更醇。
◆ 黄酒中含有糖分、糊精、有机酸、氨基酸和各种维生素等,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特别是所含多种多量的氨基酸,是其他酒所不能比拟的。如加饭黄酒含有十七种氨基酸,其中有七种是人体必需而体内不能合成的氨基酸。黄酒的发热量也较高,超过啤酒和葡萄酒。由于黄酒是以大米和黍米为原料,经过长时间的糖化、发醇,原料中的淀粉和蛋白质被酶分解成为低分子的糖类,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因此人们把黄酒列为营养饮料酒。
秋季吃蟹搭配饮黄酒,冬季热饮黄酒暖身暖胃,通常一入秋,黄酒便迎来它长达两季的销售旺季。随着黄酒知名度的不断提高,印象中传统黄酒的脸孔有了新的变化,老绍兴眼中的“老酒”已有了时尚的色彩。把酒精度降低,并添加枸杞、蜂蜜等辅料,让黄酒的口感变得更清爽。这一招几乎重新定义了黄酒的消费群体,拉拢到不少年轻人加入品饮黄酒的行列。那么,黄酒具有哪些营养功能呢?
以绍兴黄酒为例,由于它是以糯米为主要原料酿制而成的原汁酒,不允许添加任何非发酵物质,保留了其全部营养成分,所以它具有以下营养功能:
第一,绍兴黄酒中含有多种氨基酸,以供人体细胞生长、维持的需要。第二,绍兴黄酒中的碳水化合物,可直接吸收到血液中而发布到全身,直接产生能量,其多余部分以糖原的形式贮存到肝脏和肌肉中,不易使人体发胖。第三,黄酒中含有多种维生素、矿物元素。第四,黄酒中的水具有活化作用,有利于体内循环,能够代谢产物、调节体温等。第五,黄酒中的活性肽能提供机体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与能量,还能调节人体生理机能,易被肠道直接吸收。
目前,部分黄酒除了体现在口味的变化和包装的时尚化之外,高价位的商务酒、礼仪酒也越来越多。据透露,目前黄酒在高端餐饮市场的销售已占其总体销售的25%,黄酒的消费层次正在逐步提升。
绍兴乌毡帽
特性:内外乌黑,圆顶,卷边,前段呈畚斗形
历史: 乌毡帽,是绍兴独特的民间常用帽。明张岱《夜航船》载:“秦汉始效羌人制为毡帽。”明会稽人曾石卿亦有“鹅黄蚕茧燕毡帽”之句。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潘尚升从绍兴袍渎搬入城区西营,开设潘万盛毡帽店,年产毡帽约2000顶。1940年,毡帽益盛。
关于乌毡帽的来历,有一个美妙的传说。有一个猎人进山狩猎,追捕一只老虎至山洞,并把老虎打死,猎人发现虎穴里有一块“毛毡”。原来,老虎把平时拖吃猪、羊和其他野兽后剩下的毛压垫的窝里,久而久之,磨压成像饼一样的毡子。这个猎人把它带回家洗干净,加工成盔甲模样,待干燥后往头上一戴,顿时感到暖和舒适,甚是喜爱。消息传开,大家纷纷仿制,便有了
绍兴乌毡帽。
产品简介:外地人一提起绍兴,总离不开乌毡帽的话题。
旅游者一到绍兴,总爱买上一顶乌毡帽抑或
鲁迅笔下的咸亨酒店前戴上乌毡帽合个影,留作纪念。足见乌毡帽的影响之广、影响之深,它简直成了绍兴人的一种重要标志。
乌毡帽之所以有这么大的影响,这与鲁迅先生的作品是分不开的。鲁迅在不少作品中多次描述绍兴的乌毡帽。他在《
故乡》中描写闰土的形象时写道:“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他在《
阿Q正传》中又写道:“阿Q正没有现钱,便用一顶乌毡帽做抵押……”。从鲁迅先生的作品中可以看出,戴乌毡帽在绍兴老百姓中非常流行,是一种非常普通的服饰。小至十几岁的“闰土”,到满脸皱纹的年长者,可见乌毡帽在旧时绍兴之普遍。
绍兴花雕
绍兴花雕,是以酒坛外面的五彩
雕塑描绘而得名,
色彩斑斓,图案瑰 丽,题材多样,四时花卉,灵禽神兽,历史典故,无所不有。她不仅为绍 兴黄酒增添了诱人的装潢,也为古城绍兴镶了一道独特的光环,揉和着绍 兴浓郁的民俗,展示出一幅令人神往的风情画卷。 绍兴花雕是从我国古代女儿酒演变而来。
八十年代以后,绍兴花雕得到不断发展,并被列为我国政府赠送的国礼。1994年,绍兴酿酒总公司与
沈永和酒厂联合组成中国绍兴黄酒集团公 司,绍兴花雕改建为花雕厂,徐复沛作为绍兴花雕技艺的正宗传人担任厂长兼设计室主任。目前,绍兴花雕的油坭堆塑花色品种达200余种,酒坛 造型从原来的单一大酒坛发展到8种不同造型,11种不同的规格。这一坛 坛大小造型不一的花雕,五彩缤纷,奇谲瑰丽,曾30多次获得国家、国际 评比金奖、大奖、优秀奖,年产达五万坛以上,为中国黄酒开拓了一条灿 烂的前景。
绍兴腐乳
早在五世纪魏代的古籍中,就有对腐乳 的记载:“干豆腐加盐成熟后为腐乳”。明代
李时珍著的《本草纲目》记 载:“腐乳又名菽乳,以豆腐腌过加酒糟或酱制者,味咸甘心。”绍兴因有得天独厚的鉴湖水,其水质甘冽,又含有少量
矿物质,故绍兴腐乳品质特优,加之以
绍兴老酒作辅料,其色香味更佳,从而驰名中外。
绍兴茴香豆
茴香豆是绍兴几乎所有酒店四季常备的一种下酒物。用干蚕豆(当地人叫罗汉豆)泡浸后沥干,与首香、栓皮、食盐和食用
山茶人锅,放上适量的水,用文火慢煮,使调味品汁从表皮至豆肉吸收,持水分基本煮干后,离揭锅冷却,即成苗香豆。这种茵香豆是青黄色。表皮起皱,豆韧软耐嚼,清香味甘。
绍兴臭豆腐
凡到过绍兴的人,都被飘扬在街头的“远之则臭,近之则香”的气味所吸引过,那就是众多游人所难以忘怀的
臭豆腐。臭豆腐是霉菜的一种,它是利用
霉苋菜梗卤浸泡豆腐制成的,再用油炸了吃,香臭融合、外脆里嫩,是绍兴街头十分常见的
小吃。除此以外,还有霉豆腐、
霉千张、霉苋菜梗、霉毛豆、霉菜头、霉冬瓜等,这些都成了绍兴最有特色的风味菜肴。
绍兴王星记纸扇
绍兴
王星记纸扇品种齐全、花色多样、制作精细、用料考究。大多选用竹秀细匀的竹子作骨,以纯桑皮纸为扇面,采用高山柿漆为制作的粘料,制作工艺十分复杂。如传统产品黑纸扇,需经过72道工序,100多个制作过程才能完成。它的主要品种有:
黑纸扇。这是当初“王星记”得以扬名四海的传统产品,也是今日王星记纸扇久负盛名的名牌产品,其中尤以“毛全本”和“全棕”最为名贵。黑纸扇选料十分讲究,“全毛本”采用三年生以上冬季采伐的
毛竹为原料,“全棕”则必须用云南、
贵州等地高山生长的棕竹,扇面选用
浙南山区特产纯桑皮纸,涂料则用会稽山区的优质柿漆加上福建产的烟煤粉调制而成。“毛全本”扇骨竹筋细匀,乌黑透亮;“全棕”扇扇骨花纹别致,恰如公鸡颈毛。黑纸扇不但外观古朴典雅,且内在质量坚韧耐用,经试验这种扇子放在水中浸泡几个昼夜仍不壳不酥,具有雨淋不透、日晒不翘的特点,故有“一把扇子半把伞”之说。扇面上精心绘制的人物山水、金银铲贴,则如锦上添花,成品采用仿古锦盒盛装,优雅美观,是馈赠亲友的上等礼品。一直是东南亚、
日本、港澳地区的畅销货。
工艺挂扇。是近年开发的新产品之一,主供出口。这类扇收折长度从50厘米到150厘米共有十几个规格,主要用于客厅、书房、居室的装饰,品种有纸面、全金面、洒金面、全绢面等,扇面图案以喜庆吉祥为主。这咱扇展开远望如扇型壁画,近看则成了由20根扇骨支撑而成的精致屏风,确是观赏和实用并重的工艺佳品,一直畅销日本和东南亚地区。
白纸扇。属传统产品。这类纸扇品种规格较多,档次悬殊,从每把0.2—0.3元的经济实用扇到十几元、几十元的艺术欣赏精品均有。近年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利用扇子
印刷广告馈赠客户日见增多。这类纸扇既作为日用品,又作为宣传品、科学知识普及品,赋予传统产品以新的使命,从而焕发了青春。
香木扇。这是近年开发的又一新品种,采用优质香木,通过锯片、造型、冲花、拉花、烫花、串装喷香等工艺而成。纤细的扇骨上,有千百个精细透空的花纹,展开扇面幽香扑鼻、火笔烙出棕褐色花纹、具有檀香扇的特点,而售价只有檀香扇的1/20,尤为女青年所喜爱。此外,还有舞蹈扇、冲花扇、微型扇、仿象牙扇、工艺檀香扇、柏木扇等,也各具特色。
王星记扇庄创建于1875年(清光绪元年)。老板
王星斋,萧山临浦人(时属绍兴府),原为祖传制扇手,尤精黑纸扇技艺;其妻
陈英乃是纸扇铲贴(用
金银箔镂雕成图案贴于纸面的一种工艺)洒金巧匠。由于技巧艺高,又善于经营,名气大振,挤跨了当时杭城最有名气的“舒莲记”扇号,而登上纸扇霸王宝座。王星斋在杭州、
上海、香港等地开设门市部专营纸扇销售,同时由嫡传高徒章金木在
绍兴柯桥开设制扇作坊,专供外地门市部销售。如今100多年过去了,简陋的扇作坊已发展成拥有8个生产大类,近500余种花色、规格,设备齐全,技术力量雄厚的专业制扇厂。1986年,生产各档扇子220万把,产值256万元,创税利72万元,还为国家创外汇近30万美元。其中工艺大扇的出口额为全国各扇厂之首。王星记扇厂的扇子,不但品种繁多,而且质量上乘。1979年和1983年该厂的黑纸扇连获省优质产品,1986年工艺挂扇也被评为省优质产品,一把绘有“北京万寿山全景图”的黑纸扇荣获1987年全国旅游纪念品一等奖。